第五百一十五章 武聖之威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水瓶座的悲傷 本章:第五百一十五章 武聖之威

    聽到顏正卿的話,孔貞運臉色蒼白,顏正卿一直是他的智囊,現在連顏正卿都不知道該怎辦,那豈不是說儒家隻能坐以待斃了?.

    “顏兄,既然朱由校想要斷我儒家的根,不如我們聯係一下各地的豪門!”

    孔貞運咬牙道,儒家被針對也不是第一次了,大明開國之初,朱元璋就曾經針對過儒家,因為宋元之後,儒家思想獨霸天下,其勢之強,連朱元璋都不得不倚重。

    為了改變儒家獨大的局勢,朱元璋便下詔,孔廟春秋釋奠,止行於曲阜,天下不必通祀,大概意思就是以後對孔子的祭祀活動,在曲阜弄弄就行了,沒必要全天下都那大張旗鼓地去搞。

    想要以此斷絕天下對儒家的崇拜,可是引起了儒家的反抗,當時的儒家鼓動了滿朝大臣反抗,最後朱元璋也明白了孔子動不得,隻得極不情願地收回了詔令,畢竟他也不可能因為這樣就殺光滿朝大臣,導致剛剛穩定下來的大明再次陷入動亂。

    後來朱元璋又以孟子之言不敬帝王為由,將孟子的牌位清出孔廟,不得配享,想要逐步瓦解儒家。

    隻不過再次被儒家破解,當時的刑部尚書錢唐抬著事先準備好的棺材,上殿直諫,孔家又暗中聯絡各地豪門,散播流言,逼得朱元璋不得不把孟子的牌位請回孔廟,這兩次反抗徹底打消了朱元璋針對儒家的想法。

    至於之後的大明皇帝,朱棣本身皇位來得不正,本就要儒家的支持,之後的皇帝更是沒動儒家的魄力。

    既然現在朱由校想要斷儒家的根基,那就再鼓動一次天下人逼宮,逼朱由校取消大明律的科舉!

    “難……”

    聽到孔貞運的話,顏正卿歎息道:“除非儒家重新出現扛鼎之人!”

    當初可以逼朱元璋退步,那是因為大明剛立國不久,元朝殘部還在草原上虎視眈眈,各地也還有叛亂,朱元璋不可能為了削弱儒家而弄得天下大亂。。

    而且當時的豪門士族做官的途徑隻有儒學和科舉,天下人自然不可能坐視朱元璋毀了儒家,斷了他們的晉身之路。

    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大明四海升平,草原上的蒙古人要降了,要連南下的膽子都沒有,朝鮮也並入了大明,女真人更是直接滅族。

    沒有外患,也沒有內憂,想逼朱由校退步,那就是做夢,人家手中握著數百萬精兵,誰敢跳?真當朱由校殺的人不夠多?

    最重要的是,現在大明那些豪門的晉身之路,除了儒家之外,還有法家,沒了張屠戶,人家也不用吃帶毛豬,大不了拜入法家。

    反正他們隻是想要當官,根本沒必要和儒家一起陪葬!

    最最關鍵的是,劉一璟他們這些文官高層投靠了法家,而鄒元標、顧秉謙他們這些人又都不願意出頭和劉一璟他們硬碰硬。

    單靠一些心向儒家的中下階層文官,估計連劉一璟他們都鬥不過,更別說逼宮朱由校了。

    所以他們現在基本上就沒有反抗之力,除非現在儒家立刻出現一個扛鼎之人,然後說服鄒元標和顧秉謙他們出頭,這樣或許有機會逼朱由校退步。

    聞言,孔貞運也沉默了下來,因為自從衍聖公的爵位被除之後,孔家的影響力便下降了很多,就是在山東也沒有太大的影響力,平時一些小事情,人家會賣他們麵子,可真關係到家族安危,人家可就未必會鳥他們了。

    京城中,自從靳文輝倒黴下了刑部大牢後,劉一璟等人也沒有停著,四處出擊,將跳得最歡的十幾個禦史統統送進了大牢,整個京城中一下子就死寂了下來。

    原本還想表現一下的文官們一下子都焉了,沒有高層在背後撐腰,劉一璟等人的打壓無異於降維打擊。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簽到在神話明末》,方便以後閱讀簽到在神話明末第五百一十五章 武聖之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簽到在神話明末第五百一十五章 武聖之威並對簽到在神話明末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