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拓跋堳耆暉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孤獨麥客 本章:第四十一章 拓跋堳耆暉

    ,

    拓跋彝、彝超兄二人正在奮力割著地農作物。

    時五月中,去年秋天種下的越冬小麥已然到了收獲的季。

    他倆笨手笨腳的,一上午也沒割幾行。鄰人劉三實在看下去了,主動提出幫忙,條件是以部分收獲的糧食或幹脆支付錢帛作為代價。

    兄弟倆大喜,沒絲毫猶豫就同意了。

    他真不錢。

    拓跋仁福莫名其妙失蹤,好在家人沒到連,隻被沒了家產。似乎過了這些年,有些已經澹了,大夏聖人並不打算究——這一想,父親跑得可太傻了。

    在阿翁(拓跋思敬)的安排下,拓跋氏全十餘口人遷移到了岐州天興縣,利用官麵上的老關係,買了一塊公地,大約一頃有,耕了來。

    買地的錢都是阿翁出的。但翁去年過世,給他們分了不少家,至少在天興縣厚福鄉一片,拓跋氏是首屈一指的大戶。

    大戶也得自己種地,因為找不到佃農。北邊邠寧、涇原兩地曾經茫茫多的吐蕃人、羌、黨項人,要自己分了地,要不知道被遷移到哪去,今竟然難以找到佃戶,實在愁人。

    再加上鄰人們也對拓跋家購買公地很是氣,人就更難找了。

    謂公地,就是字麵意思,屬於官府手中未分配去的土地。

    地的用處很多,以前唐為例,一部分公地就作為職分田來給官員發補貼,即這塊的全部或部分收,給應的官員。官員後不再受這個待遇,換下一個人。

    驛站的驛也是公地的一種。驛田收入歸驛站,作為廷補貼的分,將離任後,自然也就無法配這部分收入了。

    除此外,祭田、草場、山林、皇、禁苑、行宮等,都算公地,名目還很。

    公地的管理不,時人少地多,也找不到足夠的去耕種,因此大部分都荒著。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晚唐浮生》,方便以後閱讀晚唐浮生第四十一章 拓跋堳耆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晚唐浮生第四十一章 拓跋堳耆暉並對晚唐浮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