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詔農業地理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孤獨麥客 本章:南詔農業地理

    南詔的農業地理,大致可分為六個部分。

    (1)洱海農耕區。

    這是南詔的龍興之地,曆史悠久,主要居民是烏蠻、白蠻,南詔後期曾有過一次戶口統計,共10萬9300餘戶,也就是五六十萬人口,當之無愧的第一財賦重地。

    “其土有稻、麥、粟、豆,種獲亦與中夏同,而以十二月為歲首。

    菜則蔥、韭、蒜、菁。

    果則桃、梅、李、奈。

    有絲麻女工蠶織之事,出施絹、絲布,幅廣七寸以下、染色緋帛……”

    簡而言之,因為氣候宜人,這是一個與中原傳統農耕區差不多的地方,可媲美於江南,而今置大理府,同樣是大夏雲南道的第一重鎮。

    (2)滇池農耕區。

    這地方的開發曆史其實不比大理晚,秦漢時代一度十分輝煌,比大理還強,但魏晉時代有所衰退。

    唐代短暫據有此地,曾在滇池沿岸致力於圍墾大業,隨後便中斷。

    南詔接力,成績顯著,雖然比大理要遜色不少,但依然是雲南第二重鎮,是為東京鄯闡府。

    滇池農耕區的主要居民是西爨白蠻,漢化程度很高,主要居住在後世昆明、曲靖、楚雄州東部及紅河、文山州部分地區。

    “土俗唯業水田,種麻、豆、黍、稷,不過町。

    水田每年一熟。

    從八月獲稻,至十一月、十二月之交,便於稻田種大麥”

    ——實行的是水稻、大麥複作製,一年兩熟。

    (3)烏蠻畜牧區。

    主要位於南詔的東部,居民是東爨烏蠻,大致分布在後世楚雄州、昭通、曲靖、紅河部分區域。

    “散居林穀”

    、“土多牛馬,無布帛”

    、“皆衣牛羊皮。”

    簡而言之,他們不太種地,不織布,靠畜牧謀生。

    但其實並不窮,“東爨,烏蠻也。

    當天寶中,東北自曲州、靖州,西南到宣城,邑落相望,牛馬被野。”

    (4)西北畜牧區。

    主要位於後世雲南西北的迪慶、麗江、怒江一帶,主要人口是烏蠻別種磨些蠻、施蠻等部族。

    當地人以畜牧為主,曆史上在吐蕃、南詔間反複易手,終為南詔所得,置劍川節度使。

    (5)西南畜牧區。

    主要位於瀾滄江、怒江流域,後世有騰衝、保山等地,其實是南詔一處十分發達的地方,置永昌節度使,農耕、畜牧皆有,畜牧比重大些,但山間平原的麵積相當不小,是南詔主要產馬區域,主要居民是哀牢夷。

    “地宜沙牛,亦大於諸處,牛角長四尺已來。

    婦人惟嗜乳酪,肥白,俗好遨遊。”

    “馬出越賧川東麵一帶,崗西向,地勢漸下,乍起伏如畦畛者,有泉地美草,宜馬。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晚唐浮生》,方便以後閱讀晚唐浮生南詔農業地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晚唐浮生南詔農業地理並對晚唐浮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