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鼎革2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本章:第24章 鼎革2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明朝大昏君 書海閣網()”查找最新章節!

    “皇上,督察院清查內外冗員問題,已有初步結果。”

    督察院左都禦史石站出來。

    皇帝勤政有什好處?

    就是現在這樣。弘治朝的時候,弘治皇帝信任內閣,因此朝廷事物主要是內閣幾個大佬徐溥、李東陽、劉健、謝遷這些人處理。明孝宗對於內閣的建議,非常重視,基本上不會隨便反對內閣的建議。到了正德皇帝的時候,正德皇帝討厭這些文官嘮嘮叨叨,天天管著自己,因此更信任內廷太監。內閣的折子很多都是司禮監處理。

    所以明朝這些年處理很多事情,都是差不多一樣的步驟。

    除非是皇帝特別信任的六部尚書,不然六部很多事情都會交給內閣。內閣看完之後,會進行票擬。所謂的票擬就是寫上內閣對於這個事情的意見。

    對於出現的問題,寫上意見,交給司禮監。

    司禮監秉筆批紅。

    也沒有什,就是寫同意或者反對。皇帝別看把工作都交給了司禮監,但按照程序司禮監太監每天都要跟皇帝匯報工作。司禮監如果僅僅從這個方麵來說,沒什權利。

    但司禮監太監的權力更多的是體現在哪。

    體現在他們是皇帝的近臣。

    皇帝的口諭,給皇帝擬旨,聰明的司禮監太監都可以摻雜一些自己的想法。隻要在這麵做好文章,這就是最大的權力。同樣的口諭,不同的傳達方式,出現的結果也是完全不一樣。

    這是之前朝廷處理政務的一般流程。

    像石清查冗員的問題,如果是弘治朝、正德朝的時候,就要把調查的內容交給內閣。就算是給了皇帝,皇帝也會直接把折子送到內閣。內閣按照這份報告,寫出他們的建議,然後轉交給司禮監。

    但朱厚熜登基之後就不一樣。

    因為剛剛登基,而且朱厚熜為了穩定皇位,這二十多天非常勤政。每天都會來武英殿處理事情,因此石也不需要經過內閣,不需要經過司禮監。在武英殿直接給皇上匯報。

    為什在大明朝,勤政的皇帝麵前,內閣和司禮監實力大減,幾乎是擺設。就是因為內閣和司禮監的成立,本來就是為了讓皇帝輕鬆,給皇帝減負,打造的機構。他們就是皇權當中延伸出來的機構。

    皇帝懶政的時候,內閣和司禮監權力大增。因為他們用的就是皇帝的皇權,皇帝退一步,那他們占有的皇權就多一些。可是碰到了勤政的皇帝,權力就收回到皇帝身上,內閣和司禮監就要退一步。

    “你給大家說說。”

    兵科給事中夏言已經把調查資料交給了朱厚熜。

    朱厚熜一邊看,要求石講解一下。

    “皇上,時間緊迫,更準確的數據還有待於調查。據我們初步查勘,內監旗校工役冗濫人數超過10萬人,大約在12萬人左右。錦衣衛旗校工役冗濫人數超過3萬人。且錦衣衛太多恩幸得官者,人數超過2000人。及兵部旗校工役冗濫人員4000多人,工部冗濫人員達到9000餘人。除了旗校工役冗濫之外,不管是二十四衙門,還是錦衣衛、六部冗官現象都非常嚴重。”

    朱厚熜翻看調查報告,也稍微明白了現在的情況。

    所謂的旗校工役冗濫,其實主要是工匠人數膨脹。京畿地區匠戶不到30000戶,大約在27000戶左右。可是現在北京各大衙門擁有的工匠卻人數驚人。內廷二十四衙門就有十多萬工匠。當然說是有這多工匠人數,但其中又有很多都是空額。

    在明朝不管是任何衙門,都喜歡把工匠納入到自己這。

    因為這些工匠一旦在某個衙門登記在冊,他們就能夠吃著國家的錢。其實這些錢是不可能給那些工匠的,都是管理他們的那些人自己吞了。明朝的匠戶,身份地位都非常低,各個衙門使用這些工匠掙錢,但幾乎是不怎給他們錢的。匠戶雖然不是奴隸,但在這些衙門大佬眼中就是給他們掙錢的奴隸。

    包括一些工程的時候,使用大量的工匠。朝廷會出一筆錢,也會給工匠一些薪水。但這些錢很難流入這些工匠口中,反而都被人貪汙。因此在這個時候,哪個衙門工匠人數多,哪個衙門就有錢。

    結果是各大衙門的工匠人數都遠遠超過定額。

    但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就算不給這些工匠太多的工資,但你最起碼要讓他們吃飯。一個工匠都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家庭。這多的人口,一年消耗的朝廷糧食就不是小數目。

    石他們遞上來的報告當中,都有初步的計算。

    按照石他們的計算,這些多餘的工匠,每年要吃掉百萬石以上的糧食。現在北京總人口才多少,加起來也不過是六七十萬人口左右。而且北京現在吃的糧食都是漕糧,運到北京並不容易。可是光養活這些工匠,就要耗費這多的糧食。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朝大昏君》,方便以後閱讀明朝大昏君第24章 鼎革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朝大昏君第24章 鼎革2並對明朝大昏君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