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軒然大波2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本章:第42章 軒然大波2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明朝大昏君 書海閣網()”查找最新章節!

    “皇上,‘皇明祖訓’有言:皇後不得幹預外政,宮闈當謹內外。皇後止許內治宮中諸等婦女人,宮門外一應事務,毋得幹預。後宮宦官不得幹政,此乃太祖高皇帝所立祖訓,大明朝所有人都要聽命,太後也不例外。”

    吏科都給事中張九敘站出來,直接硬懟張太後的懿旨。

    開什玩笑。

    中國曆史上多少朝代都因為後宮幹政出現大問題。正因為有前車之鑒,所以從朱元璋開國開始,明朝近三百年當中對於後宮幹政是非常敏感。朱元璋打下天下之後,就開始給大明朝立下規矩,從皇帝開始往下親王,他們的妻子都是良家子,都要從民間選擇,而不是從勳貴或者是大家族當中選擇。這是為了徹底斷絕後宮幹政的苗子。

    因此明朝後宮那些妃子,娘家都是非常普通的家庭,在朝廷都沒有實力。

    所以明朝的後宮想幹政也沒有實力。

    隻不過張太後的情況有些特殊,在整個大明朝都是非常特殊的存在。明孝宗後宮唯一的女人,又是明武宗的親母,所以地位特殊。不管是明孝宗還是明武宗之前一直讓她,而且很多問題都願意聽張太後的話。結果是造成了張太後無所顧忌,造成了張家兄弟在外麵橫行無忌。

    但這個都是張太後受寵的時候發生的事情。張太後那個時候做的事情,基本上都是通過明孝宗完成。這個雖然被人詬病,但也算不上是太嚴重的後宮幹政,頂多算是吹枕邊風。等到明武宗時期,張太後就是明武宗的親母,地位更加遵從。雖然明武宗和張太後之間有矛盾,但明武宗也沒有讓自己老娘沒臉。所以張太後這幾十年可以說是呼風喚雨。

    可是張太後你不管如何,都不應該把手伸到前朝。你在宮中怎折騰,那都是你的事情。但朝廷的事情,和太後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太後唯一能夠幹涉朝廷的時機,就是皇帝駕崩,或者皇帝出現問題無法行使權力的時候,太後可以短暫的出來管理一下事情。那些都是非常特殊的情況,隻是一些特例而已。

    但現在顯然不是這個時候。

    皇帝親自召開廷議,討論國家大事。可是在廷議上,張太後竟然發出懿旨,還要直接幹涉朝廷的事情。因此言官立馬就站了出來。

    特別是張九敘。

    吏科都給事中,在六科已經很多年時間。豈能看著張太後破壞規矩,因此立馬嚴厲批評張太後,甚至搬出了朱元璋的“皇明祖訓”。

    “此等懿旨,應該駁回。”

    監察禦史方鳳回答更是幹脆。

    方鳳此人是鐵麵禦史,因此在朝中得罪人無數,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方鳳這個人。方鳳根本不管對方是誰,該彈劾就彈劾,皇帝也不例外。朱厚熜登基之後,方鳳光是批評朱厚熜的奏折就有五次之多,都是批評朱厚熜沒有解決正德朝留下來的權閹。連皇帝都這樣批評,更不用說其他大臣。目前在內閣的這些大佬人物,有一半都被方鳳彈劾過。

    楊廷和也不例外。

    上一次楊廷和閉門謝客的時候,方鳳的態度是最激烈的。猛烈抨擊楊廷和欺天子年幼,逼迫天子,甚至認為楊廷和此等行為是權臣行為。

    當然方鳳並不是想要諂媚朱厚熜,或者是和楊廷和是死對頭。方鳳其實一直是支持楊廷和“新政”的言官主力幹將之一。可是一事歸一事,方鳳絕對不會因為支持你的政策,就徹底倒向你這邊。相反方鳳都是以事論事,非常有鐵麵禦史的風範。

    這就是方鳳。

    現在他也是非常惱怒。明明在召開廷議,太後竟然敢下懿旨。當年明孝宗寵愛張太後的時候,張太後對於彈劾張家兄弟的言官是不假辭色。可是現在已經是嘉靖朝,張太後竟然還敢如此囂張。

    而且現在的問題張太後不僅僅是囂張的問題,而且是完全不把大明朝的規矩放在眼。一個深居後宮的太後,懂什治國,趕在廷議上指手畫腳。

    這樣的事情絕對不能忍。

    “皇上,太後懿旨,應該駁回。我朝廷議,除了特殊時期,還沒有太後懿旨幹涉的情況。此乃違背祖製行為,必須要駁回。”

    負責禮部事物的禮部左侍郎王瓚也攢出來開口。

    皇明祖訓。

    這是朱元璋曆經好多年才製定的,要求朱家徒子徒孫要聽從的東西。這就是大明朝最高的禮儀,沒有人可以違背。後宮幹政,第一個違反的就是皇明祖訓。

    是禮部負責的事情。

    這樣明晃晃的違背祖製,王瓚豈能看著不敢。因此立馬上前表達自己的看法,此等懿旨,應該直接駁回。

    “臣附議。”

    督察院左都禦史石上前一步。

    用洪亮的聲音,附和王瓚。石想的更多,因為他是督察院左都禦史。如果這一次的事情不能解決,那以後督察院還有什臉麵處理京城那些權貴的案子。

    難道太後的懿旨,現在都可以指揮督察院?

    若督察院聽從太後的懿旨,到時候天下臣民不知道該怎評論督察院,怎評論督察院一把手左都禦史石。說不定會把石直接釘在大明朝的恥辱柱上。

    “建昌侯案乃是朝野關注的大案,豈能由太後懿旨,就結束調查。若此例一開,後宮幹政就成事實,此乃亡國之道。臣身為督察院左都禦史,太後懿旨,絕不敢接受。督察院乃朝廷機構,非太後私人機構,豈能奉行太後懿旨行事。臣請求皇上,應駁回太後懿旨,且應該重重懲處太後身邊佞臣。”

    如果不是太後,而隻是皇帝的妃子,石甚至會要求廢了這個妃子。或者就算不是妃子,而是皇帝的皇後,石都會要求皇帝訓誡皇後。

    後宮幹政,這可是大事情。

    是絕對不能逾越的紅線。

    但正因為是太後,是目前大明朝最尊貴的女子,所以石才沒有涉及到太後,要求懲戒太後。而是要求皇帝,懲處太後身邊的人。太後下這種懿旨,簡直是不能接受。既然無法處罰太後,那就處罰太後身邊的人。這是對於一些身份貴重之人,常常使用的招數。

    “石憲臣(石),太後隻是一時著急,不至於懲處太後身邊的人。朕登基不久,豈能懲處壽安宮的人。若朕處罰壽安宮的人,朕就失了孝道,以後如何麵對天下臣民。”

    朱厚熜搖頭。

    雖然心已經是樂開了花,但表麵上卻是裝的很為難的樣子。甚至表示為了孝道,自己都不應該懲處太後身邊的人。現在離興獻王孝期結束,還剩下了三個月左右的時間。隻要時間一到,內閣必然是要求朱厚熜宗祧,要求朱厚熜過繼到明孝宗名下。到時候張太後就是正兒八經的朱厚熜嫡母,朱厚熜要叫太後為“母後”。

    但朱厚熜不願意。

    不過隻要朱厚熜不願意,那就會出現曆史上大禮儀之爭。這是無可避免的事情。朱厚熜要叫張太後“母後”,封她為“聖母皇太後”。要就不認張太後為“母後”,那就是拒絕過繼到明孝宗名下,這樣肯定會和朝臣發生衝突,發生大禮儀之爭。所謂的大禮儀之爭,嘉靖皇帝的壓力來自兩方麵。一方麵是維護皇統,維護儒家禮儀的楊廷和他們,一方麵則是來自宮中的張太後。

    因為大禮儀之爭,爭得就是名分的問題。

    若沒有大禮儀之爭,朱厚熜就是張太後的兒子。一個“孝”字,就可以壓得朱厚熜束手束腳。因為張太後就成為了母親,在講究“孝”的大明朝,你如何忤逆母親。以孝治國,一個皇帝一旦失了孝道,那皇帝身為九五之尊也會是舉步艱難。可是一旦掀起大禮儀之爭,那張太後的利益就會受到損失。因為大禮儀之爭,朱厚熜要封張太後為“伯母皇太後”,這個和“聖母皇太後”的含金量差了一大截。所以曆史上嘉靖皇帝的大禮儀之爭,張太後這邊給的壓力也很大。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朝大昏君》,方便以後閱讀明朝大昏君第42章 軒然大波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朝大昏君第42章 軒然大波2並對明朝大昏君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