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培養官員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本章:第121章 培養官員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明朝大昏君 書海閣網()”查找最新章節!

    王瓊來了之後,欽差團隊已經集合。

    做好準備之後,就可以南下。而此時夏言再次給朱厚熜上奏,要求朱厚熜廢除市舶司,實行海禁。雖然朝野上下都有海禁的呼聲,但朝廷重臣並沒有多少表態。

    因為朝廷重臣都摸不準朱厚熜的脈搏。

    不明白朱厚熜到底是支持海禁,還是反對海禁。相比起言官來說,朝廷重臣更重視皇帝的態度。因為皇帝決定他們的政治前途。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們當然是不會隨便表態。內閣首輔楊廷和需要一個穩定的國內外環境,為他目前推進的新政一個和平、安穩的環境。

    隻有安穩,新政才能夠順利。

    海貿?

    楊廷和也不是很看好。或者說楊廷和對於海貿沒什特別的看法。楊廷和對於朱元璋、朱棣他們製定的朝貢貿易很是滿意。朝貢貿易雖然讓朝廷負擔比較重,但對於穩定周邊還是有很大的作用。

    市舶司的存在也是如此。

    楊廷和因為需要安穩,因此反而不希望市舶司這邊發生什大事情,保留原樣就可以。因此海貿、海禁,楊廷和沒有多少傾向,隻要市舶司不出現大動蕩就好。所以楊廷和在這個事情上並沒有明確的表態,連帶著內閣閣臣都是沉默。

    至於楊一清不一樣。

    楊一清目前推動的馬市,其實就是邊貿。邊貿和海貿雖然一個是陸地上的,一個是海上的,但意思是差不多的。楊一清內心當中是反對海禁,擔心一旦真的海禁,那會波及到邊貿。那些言官先要求海禁,說不定很快就會推動禁止邊貿,這實楊一清不能接受的。

    楊廷和和楊一清兩個大佬,因為自己的原因,對於海禁不發表看法,朝廷重臣在海貿當中當然是態度曖昧。因此很多大臣不管是支持的,還是反對的,都回避這個話題。

    但夏言不一樣。

    一直在朝野鼓吹禁海,還聯絡大量的言官一起呼籲海禁。然後聯合這些言官,聯合那些反對海貿的官員,天天給朱厚熜寫奏折,要朱厚熜厲行海禁。

    “夏言,禁海問題,朕不是說過等吳侍郎調查浙江之事再說。”

    朱厚熜被夏言搞煩了。

    因此不是一次兩次。自從爭貢之役之後,夏言一直是上躥下跳,在朝野上下掀起海禁的呼聲。在朱厚熜明確表態,海禁問題暫時擱置的情況之下,夏言還在不停的給朱厚熜上奏折。

    搞得朱厚熜非常生氣。

    因此朱厚熜就讓夏言來乾清宮,要親自和夏言談談。六科在大明朝政治架構當中很重要,作為七品小官,廷議的時候,六科都是會參加。且六科給事中對於皇帝的聖旨都能夠封駁,還能夠監察六部,權力大得很。

    但就算是如此,六科官員還是屬於言官的範圍,所以才會把六科給事中和督察院禦史合稱為科道官員。所以六科給事中單獨麵聖的機會還是不多的。

    皇帝每天和朝廷重臣談論政事都煩得很,哪有時間和六科給事中這些小官單獨說話。朱厚熜每天有一半的時間在武英殿處理政務,甚少和六科給事中單獨談話。

    至於皇帝在乾清宮召見六科給事中,更是少之又少。如果是其他人,朱厚熜根本不會在意,都給壓住。但夏言是朱厚熜挺喜歡的,且是準備未來大用的。

    可是夏言總是這樣,真的是惹怒了朱厚熜。朱厚熜就召見了夏言,讓他別老是盯著這個事情。

    “皇上,若不禁海,未來會有更多的佛郎機強盜,會有更多的倭國海盜。且沿海百姓淪為海商奴仆,淪為海盜,影響沿海安穩。且海貿未曾給朝廷帶來任何的好處,反而朝廷負擔一年比一年大。大明泱泱中央之國,物產豐富,並不需要海貿帶來的東西。何必冒著海盜騷擾沿海安穩的風險,繼續開海貿?隻要市舶司還在,那未來沿海就不可能安穩。為了朝廷安穩,為了沿海百姓安穩,應該關掉市舶司,實行海禁。”

    夏言再次表達自己的看法。

    吳廷舉在廣東看到的是海貿的利潤。特別是破了朝貢貿易,實行自由貿易之後,市舶司隻是抽調稅收,給地方政府帶來大量的銀子。海貿很掙錢,這是吳廷舉在廣東親眼看過,親眼驗證過的。可是市舶司這些銀子,大部分被市舶司的太監中飽私囊,又被地方官吏吞下,最後到達朝廷手中的少之又少。

    可是一旦統一市舶司,政策統一,支持海貿,加上朝廷統一收稅,那朝廷的收入會猛漲。

    且海貿不僅利潤大,還在養活沿海幾十萬上百萬百姓。這都是吳廷舉在廣東看到的,所以他是極力的支持海貿,但是要改變現在的朝貢貿易。

    而夏言不一樣。

    夏言入仕之後,一直都在六科,看的都是朝廷的資料。從朝廷的立場上看,海貿沒有任何的好處。反而因為朝貢貿易,給朝廷財政的壓力是越來越大。每一次朝貢使團來到大明朝,朝廷都要高價購買他們的東西,再給他們一大堆的賞賜。除了朝廷之外,各地方政府也不是很喜歡朝廷貿易的使團,因為每次來朝貢使團,地方政府都要接待他們。這就是典型的勞民傷財。

    經濟上沒什好處,在政治上也是越來越沒有好處。

    大明朝在朱元璋、朱棣在的時候,朝貢貿易就是一種外交體係。朝貢貿易並不是說朱元璋和朱棣他們好麵子,為了麵子弄出來的。相反這是當時情況之下的一種劃分勢力範圍的辦法。以大明朝為核心,周圍的國家都是大明朝的保護國,大明朝確定他們的勢力範圍。大明朝用朝貢貿易打造各國外交體係,讓這些人安分守己,好好守著自己的勢力範圍。這種劃分,穩定大明周圍各國形勢,也穩定大明朝的邊疆。可以說大明朝開國的時候,朝貢貿易是發揮過很重要的作用。

    可惜到了現在,大明朝實力下降了不知道多少。相比起朱元璋、朱棣的時候,現在的大明朝實力差了一大截。北方邊境麵對蒙古部落都隻能是采取守勢,隻能是靠著城牆防守。因此周圍很多國家發生的事情,大明朝都管不了。

    就像是葡萄牙占領馬六甲,在朱元璋、朱棣那個時候,大明朝怎可能沒有表示。發生這種事情,大明朝早就討伐葡萄牙。而且還帶著安南(越南)、暹羅(泰國)這些小弟一起。

    可惜現在大明朝已經沒有這樣的實力。

    根本管不了自己保護國發生的事情。

    因為沒有了早年強橫的國力,所以靠著大明朝強大國力基礎上打造的朝貢貿易,在政治上、在外交上也已經是處於崩潰狀態。以往大明朝的那些保護國,是來朝拜大明朝,因此遵守朝貢貿易。但到了現在,那些原來的小弟,都開始不尊重大明朝。現在還給大明朝朝貢的使團,一大半不是為了維持當年的外交關係,而是為了經濟上的利益。朝貢使團來一次大明朝,就能夠獲得大量的經濟利益,這才是他們到現在還維持朝貢貿易的原因,而不是跟大明朝開國時候那樣,是真的畏懼大明朝實力。

    也就是說到了現在,朝貢貿易在政治上、外交上、經濟上,都到了末路。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朝大昏君》,方便以後閱讀明朝大昏君第121章 培養官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朝大昏君第121章 培養官員並對明朝大昏君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