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市舶司改革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本章:第135章 市舶司改革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明朝大昏君 書海閣網()”查找最新章節!

    “佛郎機之禍,倭國使團之亂,都是海貿引起的禍端,豈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嘉靖二年,因為朝廷重臣的病逝,出現了一係列的變動。

    內閣、六部都出現了變動。

    王瓚成為吏部尚書之後,立馬和內閣溝通,最後提議翟鑾和李時擔任翰林院翰林學士。朱厚熜同意內閣和吏部的提議,任命翟鑾和李時擔任翰林學士。

    翰林學士是正五品,品級一點都不高。

    但這個正五品,是地方正二品、京官正三品都要羨慕的職位。早年的內閣還是翰林院的一部分,內閣大學生都是隸屬於翰林院的。後來經過了明仁宗改革,到了明英宗的時候,內閣和翰林院才分離開來。不過就算是分離開來,但翰林院和內閣很多功能是重疊的。翰林學士也是最有很多機會入閣的大臣。

    所以翰林學士非常重要。

    翰林學士不僅是有機會入閣,甚至還有直接入閣的,有直接成為六部尚書的。可以看出翰林學士的含金量。

    翟鑾和李時,走出了這一步,對於他們兩個人來說是官場上的一大進步。等朝廷這些事情都落錘之時,作為欽差去浙江的吳廷舉回到了京城。

    吳廷舉回京之後,就上奏要求放開海貿。

    要求對於市舶司進行改革。而且吳廷舉以自己當初在廣東擔任右布政使的時候製定的“番舶進貢交易之法”為範本,拿出了一份新的貿易方式。

    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海貿和海禁當中,楊廷和、楊一清這些大佬的確是沒有發表什意見。但這隻是因為他們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不希望出現太大的變動。

    不管是海貿也好,海禁也好,太大的變動對他們都不利。所以他們更希望保持現在的情況,等他們處理了自己手中的事情之後,再來討論這個問題。

    但吳廷舉現在突然提出如此激進的改革方案,他們怎可能看著不管。

    海貿,整體來說朝廷重臣很少有人從心底支持。因此吳廷舉的改革想法剛剛提出來,立馬就招致了大量的批評。那些言官立馬抨擊吳廷舉。

    海貿最大的反對者,最積極推動海禁的夏言被朱厚熜打發到了天津。但其他的言官也都不是好惹的。

    “皇上,此言臣不敢苟同。”

    吳廷舉這一次是做了完全的準備,一定要推動海貿改革。

    因此吳廷舉上前一步道:“不管是佛郎機之禍,還是倭國使團之亂,歸根結底非是因為海貿原因。不僅不是因為海貿,反而是因為我朝海貿沒有完全放開有關係。佛郎機為何一定要來我朝,為何一定要占據屯門,就是為了和我朝做生意。但因為佛郎機商人沒有勘合,所以無法和我朝做生意。因此他們才會選擇占據屯門,以屯門為基地,和我朝一些民間商人走私貨物。”

    “再看看發生在寧紹的倭國使團之亂。說起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倭國各方勢力都想要和我朝做生意,可是我朝發放的勘合數量有限,才出現了一真一假的情況,最終釀成了倭國使團之亂。”

    “若是我朝能夠放開海貿,就不再有這些問題。讓這些商人可以毫無製約的來到我朝做生意,他們就不會再考慮走私,也不會發生這種衝突。這樣既可以減少沿海衝突,也能夠給朝廷帶來大量的收入。”

    吳廷舉意思很簡單。

    不管是和葡萄牙打仗,還是倭國使團在浙江火並,不是因為海貿帶來的後遺症,相反都是因為海貿限製太多。隻有突破這種限製,才能夠解決這樣的事情。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朝大昏君》,方便以後閱讀明朝大昏君第135章 市舶司改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朝大昏君第135章 市舶司改革並對明朝大昏君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