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遼東防禦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本章:第158章 遼東防禦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明朝大昏君 書海閣網()”查找最新章節!

    “楊卿,你看呢?”

    李承勳和蔣瑤。

    都是非常出色的地方官員。

    應該這說,大明朝選拔文官的方式,雖然有很多問題,但還是有他的獨到之處。雖然很多人後來抨擊大明朝的文官,但從選拔官員來說,大明朝的這套方法還是比較先進的。

    在大明朝,能夠在科舉路上過五關斬六將最後成為進士的,不可能是完全的書呆子。那種不問事時的書呆子,是很難走到進士這個地步的。因為到了鄉試、會試,你必須要飽覽群書。不僅僅是四書五經,還要讀很多政策方麵的書,還要讀律法方麵的書。因為科舉當中這些都會涉及到。

    為什詩書傳家的讀書人,為什官宦世家的讀書人,更容易在科舉上有收獲。

    就是因為他們家有足夠的書籍。他們可以獲得足夠的政策方麵的書籍,也能夠看到很多課外的書籍。而一些貧寒子弟,他們最多隻能是讀四書五經,其他方麵的書籍很難獲得,結果是眼界無法開闊。知識積累不足,在文章當中是很容易看出來的。

    因此能夠中進士的,書真的是看了很多的。

    當中出色的又在翰林院,天天在翰林院看書。他們在翰林院看書,可不是看那些沒用的東西。相反他們看的都是朝廷曆年的政策,從這些政策和處理政務的公文當中參悟皇帝和朝廷重臣的執政思路。除了這些公文之外,翰林院官員還能夠詳細的看到全國各地的資料,這些都是最寶貴的財富。甚至在翰林院的很多書籍都是朝廷機密。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底子,翰林院的官員才還會被稱為“儲相”。

    而科舉成績不算很好的,就要在六部或者是地方擔任官員。總製遼東、薊州軍務的李承勳,擔任遼東左布政使的蔣瑤,就是從地方官員一步一步走到現在位置的。

    因為一直在地方處理地方事務,因此兩個人都有非常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

    他們兩個人商量之後,給朝廷上了一份奏章,要求在遼東打造一個防禦圈。以沈陽和遼陽為中心,擴建開原、鐵嶺、撫順、遼河套(新民),這些城市,完成整個遼東的防禦圈。

    這些城市,也不是憑空擴建的。

    和沈陽一樣,這些城市都是軍屯所在地,都是衛所所在地。像開原,就有三萬衛和遼海衛,鐵嶺則是有鐵嶺衛,都是軍隊所在地。本身就有一定規模的小城。

    而李承勳要做的,就是擴建這些地方,加強這的軍備情況。

    積極防禦策略。

    李承勳不是一個保守的人,相反他在遼東的策略是激進的。但又不是冒險的激進,而是積極防禦戰略。李承勳在明武宗時期就是遼東巡撫,朱厚熜登基之後更是任命他為總製遼東、薊州軍務。

    李承勳對於遼東非常熟悉。

    李承勳認為,現在的明軍,包括邊境軍隊問題太多。想要衝出去,和草原部落打仗,費心費力,效果卻不是很好。還不如采取積極防禦的策略,擴建這些要塞城市。

    一步一步壓縮草原部落的生存空間,增加大明朝對於這些地區的控製力。

    蔣瑤和李承勳談了幾次之後,大致上認同李承勳的意思。蔣瑤不是一個不懂變通的人,相反隻要是他覺得正確,那就會強力推動。因此聯名給朝廷寫了這份奏章。朱厚熜接到奏折之後,並沒有召開內閣會議,或者是廷議。

    而是召見了楊一清。

    皇帝的權力,在這體現。

    內閣閣臣,皇帝想見就見。雖然內閣閣臣當中,內閣首輔權力最大,但其實皇帝喜歡哪一個內閣閣臣,那哪一個內閣閣臣的話語權更高。

    本來這種事情,朱厚熜應該跟內閣閣臣一起商量,或者先跟楊廷和商量。但朱厚熜有自己的考慮。

    所以隻是找楊一清說話。

    “李總製的想法,整體來說是不錯的。”

    楊一清開口。

    對於李承勳的積極防禦方案,是比較讚成的。楊一清今年七十歲,但身體是真的好。楊廷和比楊一清小了五六歲,但身體條件來說,楊廷和是比不上楊一清的。楊廷和過了六十歲之後,身體衰老速度非常快。

    可是楊一清現在每天在朝中都是精神抖擻。

    每天看著那多的奏折,看那多邊疆情報,處理那多的事情,卻絲毫看不出疲勞的樣子。

    “但還是有很多問題。”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朝大昏君》,方便以後閱讀明朝大昏君第158章 遼東防禦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朝大昏君第158章 遼東防禦並對明朝大昏君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