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更新換代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本章:第265章 更新換代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明朝大昏君 書海閣網()”查找最新章節!

    嘉靖八年年末,朱厚熜登基第九個年頭。

    朝廷很忙。

    戰後的處理,是非常複雜的事情。統計戰功,要提拔他們。而有些武將要封爵,但如何封爵,還是有很多不同的聲音。是要封侯,還是要封伯爵,都有不同的看法。

    除了武將之外,還有就是那些此戰立功的文官。

    如大同巡撫、宣府巡撫,以及宣大總督,都立了功勞。然後是謀劃這一戰的楊一清他們,還有兵部、戶部這些部門的功勞,都要統計。

    這不是小事情。

    因為這不是簡單統計功勞,到了後麵甚至是一種博弈。

    如此大戰,如此曠世功勞,所有人都想要分一杯羹。各派勢力之間、各部門之間、各個官員之間,都在爭奪這個功勞。因為某些官員,加上這一次的功勞,就可以更上一層樓。但任何一名官員上位,都會影響朝廷原來的平衡。所以這不是小事情。

    加上又是年末,本來就是最忙活的事情。

    事情堆積在一起,朝廷上上下下絲毫沒有休息的時間。

    就連朱厚熜這個皇帝,都不能好好休息。

    因為最後的拍板需要朱厚熜。

    朱厚熜也不敢有絲毫大意。本來這是一次大勝仗,一次大好事。可是一旦善後不好,反而會造成朝廷內部矛盾。不過到了年末之後,讓朱厚熜頭疼的事情,不僅僅是這些事情。

    一些明武宗時期的老臣,年紀越來越大。不少老臣身體情況不好,需要陸陸續續的離開朝廷。不過離開的不是真的年齡很大的,反而是王瓚和汪俊兩個內閣閣臣。

    他們主要問題就是身體不好。

    特別是王瓚。

    他其實是真的不想走,還想要留在朝廷。雖然皇帝阻止他進一步的打算。但王瓚在內閣的地位還是很穩固,皇帝對於王瓚依舊是很信任。好不容易爬到了內閣閣臣的位置,可以直接參與朝廷政策的製定,可謂是位極人臣。一般到了內閣閣臣的位置,除非是迫不得已,那很少有人會自己選擇離開。看看楊一清都七十五歲了,還在內閣挺著,王瓚還不到七十歲,當然是不願意離開。現在的朝廷也沒有太嚴重的政治風波,因此內閣閣臣是很少因為政治原因離開的。可是王瓚的身體已經是頂不住了。

    王憲現在正常上班,正常處理政務,都已經是非常勉強。有一半時間都要躺在床上,每天都已經是離不開藥物。

    死亡越來越近。

    王瓚感覺到了這種情況。

    王瓚明白,現在的自己如果繼續硬挺下去,那身體根本就受不了。

    因此王瓚隻能是選擇致仕。和王瓚致仕差不多的時間段,汪俊也是選擇致仕。汪俊的情況和王瓚差不多,身體已經不允許他繼續工作。

    要不是因為這一次大戰,王瓚也好、汪俊也好,都早就離開了內閣。實在是因為這段時間很忙,他們也不好致仕。現在大戰結束,他們該拿到的榮譽也能夠拿到。因此雖然很是舍不得,但也隻能是選擇致仕。

    其實在朝廷六十五歲左右開始致仕的官員很多,甚至應該說進入六十歲之後,就會有官員陸陸續續致仕。能夠跟楊一清一樣,快七十五歲還能夠活蹦亂跳的官員,畢竟是少之又少。這個年代就算你的生活條件很好,但過了六十身體都非常不好。六十歲幾乎是很多人的分界線。

    六十歲之前和六十歲之後,完全是兩種情況。

    王瓚和汪俊都是如此。

    六十歲之後,身體情況是繼續下降。

    不過兩個人並沒有太多的遺憾。

    畢竟他們擔任內閣閣臣的時候,有了薊州大捷、宣府大捷、大同大捷。這樣青史留名的大捷,雖然他們不是直接策劃者、直接指揮者,但作為內閣閣臣肯定是有功勞的。

    且朱厚熜也不是吝嗇的。

    離開之前給他們加封一些虛銜,讓他們風風光光的離開朝廷,給他們足夠的尊重。

    他們致仕,朝廷就要選擇新的內閣閣臣。在目前的朝廷,有資格入閣的還真不少。大九卿資曆都不差,入閣其實都沒有問題。當然最有資格的肯定是協辦大學士,因為協辦大學士本身就是內閣閣臣的候選人。隻要是內閣閣臣的空缺出來,第一個補上的必然是協辦大學士。

    因此第一個選擇的就是協辦大學士兼任翰林學士的李時。

    接著入閣的,就是工部尚書趙璜。這個選擇也沒有多少異議,因為目前大九卿當中,資曆最深的就是工部尚書趙璜和吏部尚書高友璣。高友璣是吏部尚書,是製約內閣最重要的一環。

    而且高友璣正在進行吏部改革。

    推行“考成法”。

    比當一般的內閣閣臣重要多了。所以朱厚熜最終選擇的是工部尚書趙璜。

    等李時和趙璜入閣之後,選擇禮部尚書賈詠為內閣協辦大學士。

    這樣出來了一些重要位置。就像是工部尚書、禮部尚書、翰林學士等等。工部尚書的候選人當中,吏部左侍郎王時中拔得頭籌。

    這也算是朱厚熜給離去的王瓚一個安慰。

    再怎說,王瓚和汪俊,在朱厚熜心目中的地位是不一樣的。汪俊隻是因為資曆足夠,所以進入內閣的內閣閣臣。對於朱厚熜來說,沒有多少私人感情。

    但王瓚是朱厚熜登基之後,一手提拔的內閣閣臣,更是大禮儀之爭當中朱厚熜這邊最重要的幹將。雖然後來打壓了一下,但這種“戰友情”是其他大臣比不了的。

    現在王瓚致仕,在王瓚離開之前,朱厚熜也算是給王瓚一個交代。

    讓王瓚可以安心致仕。

    其他大臣也感受到了皇帝的想法,所以反對的聲音並不是很大。

    畢竟王時中三年前可是吏部尚書的有力人選。要不是朱厚熜打壓,王時中當時就是吏部尚書。所以晚了一些,但他成為工部尚書不存在任何問題。

    因為李時入閣,因此不可能繼續擔任翰林學士。

    所以補充的是,鴻臚寺卿嚴嵩。嚴嵩是鴻臚寺卿,同時兼任翰林學士。這一步絕對不簡單。因為鴻臚寺卿雖然權力開始增加,甚至已經成為了從二品職位,但依舊不是最重要的部門。

    無法參與國家政策的製定。

    最多隻能是參與廷議。可是一旦兼任翰林學士,就能夠參與內閣會議。目前的朝廷來說,內閣會議才是真正決定國家大政策的會議。

    皇帝、內閣閣臣、內閣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兵部尚書參與的會議,加上翰林學士可以參與。所以對於嚴嵩來說,成為翰林學士之後,在朝中的地位是大大增加。

    不過並沒有結束。

    本來一般情況之下,翰林院都是有兩個翰林學士,但這也不是固定的。朱厚熜任命董為翰林學士兼任詹事府詹事,這樣翰林院有了三名翰林學士。

    而且很巧合,三個人都是弘治**的進士。

    當然三個翰林學士,但嚴嵩和董兩個人都各有各的事情。嚴嵩是鴻臚寺卿,主要是負責鴻臚寺的事情。董則是詹事府詹事,主要負責詹事府的工作。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朝大昏君》,方便以後閱讀明朝大昏君第265章 更新換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朝大昏君第265章 更新換代並對明朝大昏君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