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夏言回京3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本章:第280章 夏言回京3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明朝大昏君 書海閣網()”查找最新章節!

    “卿對於開海有什想法?”

    這是繞不過去的話題。

    不是朱厚熜一定要夏言支持開海,而是開海成為了大明朝目前的國策。朱厚熜要知道夏言對於開海的看法,隻有清楚夏言的想法,朱厚熜才能決定夏言不同的位置。

    夏言沉聲道:“皇上,臣這幾年在天津仔細思考了開海的問題,思考了海貿的問題。臣承認當初臣建議禁海,的確是有些衝動,且對於開海認識片麵。天津雖然主要以遼東、山東等地的海運為主,但也有很多來自建州三衛、朝鮮、倭國的商人。臣和這些商人談過,了解了他們的想法,以及海貿的利潤。這些海貿的確是推動了天津和他們之間的發展。”

    朱厚熜靜靜地聽著。

    天津海貿發展不差。

    因為天津是京城的海上門戶。中國這樣千年官本位的國家,朝廷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北京既然成為了大明朝的京城,對北京傾斜的資源無數。

    且北京是目前北方地區,唯一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大城市。而且北京是大明朝的首都,朝廷部門在這,大明朝權貴在這,朝廷扶持的學校在這,更是富商雲集。

    需要的東西當然很多。

    大量的東西,經過海貿流入天津,最後來到京城。

    正是靠著這個,天津才會迅速發展。夏言對於海貿有更多的認識,這是應該的。如果夏言在天津這多年,對於海貿沒有更多的認識,那才是有問題。

    “臣這些年和市舶總司、稅務總司,以及戶部那邊都聯係過,了解目前海貿的發展情況。海貿的確是給朝廷帶來了驚人的收益,臣聽聞嘉靖八年市舶總司的關稅收入超過五百萬兩。這真的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不過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臣知道開海之後,朝廷收入大漲,沿海百姓也越來越富裕。但臣認為朝廷在獲得好處的同時,也應該更多的考慮會出現的問題。”

    “說說,朕聽聽。”

    朱厚熜很感興趣。

    嚴嵩說的對。

    朱厚熜的確是希望夏言改變對於開海的想法,不再支持禁海。但如果夏言立馬投誠,改變自己所有的態度,然後奉承朱厚熜,朱厚熜反而會對夏言失望。

    因為那不是朱厚熜心目當中那個夏言。

    現在聽到夏言對開海的態度開始改變,但依舊有自己的認識,朱厚熜反而更高興。這才是一個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官員。

    “皇上,第一個問題依舊是關於耕地的問題。生絲和絲織品,以及瓷器跟茶葉,都是出海的大宗商品。除了他們還有棉布、蔗糖,賣的數量也是驚人。可不管是種桑、種棉還是種茶,或者是種植甘蔗,都會占據很多耕地,影響糧食產量。臣在天津開荒,就有農民看上了海貿的利潤,想要在天津種桑。天津還不是海貿主要城市,但已經有人想要種桑,因為現在種桑的利潤遠遠高於種糧食的利潤。臣聽聞鬆江府一帶,紡織廠遍地都是。‘蘇湖熟,天下足’,這一直是重要的糧倉。若是這的農民都因為利潤種桑,一旦發生不可預測的事情,那就是大事情。”

    “嗯。”

    朱厚熜點頭。

    這個問題的確不小。

    朱厚熜也一直在思考。可是既然開海,既然支持海貿,這個問題就無法避免。其實普通農民是沒有膽量改稻為桑的,因為一旦出現問題,那就是餓死人。而且改稻為桑之後,就算是掙了錢,最後還是要用錢購買糧食。這中間很容易被大戶控製。普通農民抗風險能力很低,因此他們不會輕易的冒險。

    真正改稻為桑的,都是那些有錢,沒有多少後顧之憂的地主。他們改稻為桑就算失敗了,也能夠承受失敗的代價。

    “第二個問題是,不少海商出海之後,見識了那些海外國家。有些海商甚至準備占領某些島嶼,在那稱王稱霸,建立一個國家。若是出現這種情況,朝廷要如何對待他們?臣聽聞在西洋(東南亞),已經有這種苗頭。”

    “這個需要專門討論。”

    自古以來朝廷對於出海定局的百姓,都是非常仇視的。

    甚至不再把他們當成是自己的子民。

    因為在朝廷眼中,這些人到了海外建立了海外國家,等於是背棄了朝廷。這也是朝廷嚴禁百姓出海的原因。說白了還是為了統治。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朝大昏君》,方便以後閱讀明朝大昏君第280章 夏言回京3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朝大昏君第280章 夏言回京3並對明朝大昏君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