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章十八般武藝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孑與2 本章:第一一七章十八般武藝

    精華書閣 ,

    雲瑾說不清楚何為模範區。

    因為,這個模範區的概念是他爹跟溫柔伯伯,狄仁傑伯伯一起研究了三天三夜之後搞出來。

    整個概念層層疊疊,環環相扣,不但考慮到了大唐的實際情況,還有一定的前瞻性,最重要的是這套概念與大唐的宗族,農社相融合,很容易為鄉民們所接受。

    總體上來說,模範區的概念並不與官家起衝突,他們是一路下沉到了鄉,,屬於皇權觸及不到的地方。

    李治發動的打土豪,分田地的模式想的很好,唯獨沒有想到最底層百姓敢不敢接受的問題,而且,一旦那些有錢人們沒有被一棒子打死,等還鄉團回來的時候,那些拿走了有錢人土地的人,下場一定很慘。

    組建了模範區就不一樣了,土地的所有權並沒有被下分到具體的某一個人或者一戶人家手中,而是屬於他們整個集體所有,隻不過是由集體委托給某一個,或者某一戶人家種植,一旦有還鄉團一類的事情發生,還鄉團要麵對的將是一群百姓,而非某一個人。

    即便是這樣精妙的規劃,也不過是一個過渡期,等五年磨合期過後,還鄉團徹底沒有了市場之後,由誰耕種並繳納賦稅,那這塊地就屬於某一個人。

    五年時間,足夠讓這些人心離散的百姓,凝聚成一個個的集體,也隻有到那個時候,才能真正消弭掉李治粗暴的政策帶來的後遺症。

    皇族,勳貴,有錢人們就像是一頭頭猛獸,他們遊弋在由百姓組成的牛群之外,隻要遇到落單的,病弱的,就會凶猛的撲上去大嚼。

    現在不一樣了,牛群有了一定的組織性,每當有落單的,瘦弱的牛遇到野獸侵襲的時候,一大群牛就會衝過來,就算是再凶猛的野獸,也隻能落荒而逃。

    因此上,窮人在對抗權貴,對抗有錢人的時候,集體出動才是最正確的方式。

    窮人最大的軟肋就是沒有生產資料,但是,李思有,她願意出錢,出生產資料幫助農夫們把生產組織起來,隻要她達成了這一目標,僅僅是供應偃師縣八千七百五十六戶百姓所需的衣食住行,以及生產資料,就足夠讓處於壟斷地位的李思在未來賺到海量的金錢。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唐人的餐桌》,方便以後閱讀唐人的餐桌第一一七章十八般武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唐人的餐桌第一一七章十八般武藝並對唐人的餐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