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李治覺得自己比秦孝公英明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孑與2 本章:第一四九章李治覺得自己比秦孝公英明

    精華書閣 ,

    自從瑞春當上了百騎司的大都督之後,李治的耳目明顯清明了很多。

    被砍頭的左春也不是不忠誠,隻是在百騎司大都督的位置上待久了之後,難免會生出很多人情世故來,有時候,這些人情世故是在工作中與人結交的,有一些,則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交易,時間長久了之後,這種事越來越多,最後就讓百騎司作為皇帝耳目來說,就沒有那靈敏了。

    人情世故對於百騎司這樣的單位來說,就是耳屎,眼屎一類的汙物,雖然不至於讓人耳聾眼瞎,終究會有一些妨礙。

    李治對於百騎司的整頓其實早就開始了,到了最後,左春等一幹百騎司高層反倒成了阻礙,因此上,李治就讓瑞春殺了左春取而代之。

    目的很明顯,他就是想要讓瑞春這個左春的徒弟明白一件事,百騎司隻能聽命於皇帝,也隻能由皇帝這一個主人。

    殺掉左春僅僅是瑞春殺人的開端,左春死後,百騎司又相繼死了六位位高權重的都督,其中就包括長安都督任相。

    現在的長安沒人知道百騎司的都督是誰,就像此時的長安真正管理長安的人是長安縣,萬年縣的兩位主簿。

    雲初跟溫柔離開長安之後,長安就對皇帝來說就屬於不設防的地帶,如果皇帝這個時候覺得雲初,溫柔兩人有什不妥的話,完全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對兩縣的官員做一些調整。

    結果,皇帝什事情都沒有做,這也就預示著長安,萬年兩縣依舊是大唐皇帝屬下的縣,這的官員唯一效忠的對象就是大唐皇帝。

    如果非要說這兩縣跟其餘地方有什不同的話,最明顯的地方便在於清正廉潔。

    然而皇帝對長安,萬年兩縣的清正廉潔之名本就在預料之中,所以,就把關注重點放在了兩縣的施政方法,以及施政效率上了。

    結果,他得到了一個滿意的答案,長安,萬年兩縣在這兩方麵堪稱大唐州縣之表率。

    皇帝接下來自然是要深入了解一下的,然後,他就從百騎司得到了一整套長安,萬年兩縣的施政方針,方法,以及他們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唐人的餐桌》,方便以後閱讀唐人的餐桌第一四九章李治覺得自己比秦孝公英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唐人的餐桌第一四九章李治覺得自己比秦孝公英明並對唐人的餐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