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章 聰明的武氏兄弟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孑與2 本章:第一四一章 聰明的武氏兄弟

    雲家現在是一個大家族了。

    雖然主人隻有五個,家臣卻已經有十六個之多,每個家臣都管一攤子,算起來至少有近萬人靠著雲氏吃飯呢。

    這大的家業,想要在短時間內理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雲初此次回家,聽取了在家的九位家臣的匯報,安排了雲氏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以及發展的主力方向,事情繁雜不說,有些事情讓人極為煩惱。

    比如姚崇正在主持的黃河環線開發事宜。

    在大唐開發這些荒僻之地,沒有武力支持是行不通的,畢竟,天知道黃河的那道水灣就住著一群不知道隋朝滅亡,被大唐取而代之的人。

    為了支持姚崇的工作,雲氏手頭五成以上的武裝力量被派去了黃河。

    所以,雲初是在回到長安第八天的時候,才正式坐衙的。

    原來的長安留守劉仁軌去洛陽當宰相去了,留守衙門就剩下十七個副留守,其中,李氏王爺就有五位。

    真正能管點事情的王爺是雍王賢。

    弄清楚事務本來麵目的李賢,就不再是往日那種麵目可憎的模樣了,他對自己的定位找的很準,那就是教育。

    他如今還是大唐國子監祭酒,統管長安的所有官立學堂。

    長安城的官立學堂現如今有一百二十七座,從弘文館,崇文館到國子監,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等高等學府,再到專門教授道教學問的崇玄學,太醫署下轄的醫學,太仆寺的獸醫學,司天監的天文曆算學,隸屬於東宮的農學,種子學,植物學等等。

    就連長安官辦的蒙學,經學,也屬於雍王賢的管製之下。

    所有的副留守麵,雍王賢的身份最高。

    副留守麵還有百騎司的大都督,有禦史台的紫金光祿大夫,有中書省的侍郎,門下省的給事中,工部,吏部,兵部的職銜尚書,以及長安十六衛的兩位大將軍,再加上雲初。

    皇帝答應讓雲初擔任長安留守的,可是呢,任命旨意至今沒有下來,雲初也就不再期望了。

    當雲初不碰人家權柄的時候,滿屋子的副留守都是一群幽默風趣且大度的好人,就是不能侵犯人家的利益,哪怕是有一點侵犯的苗頭,也會被這些人活活的掐死。

    一對十六的時候,基本上就沒有通過任何政令的可能,雲初也沒有那個本事同時滿足十六隻饕餮的胃口,還能頒布出一個好的政令來。

    沒有辦法頒布出覆蓋整個長安地區的好政令,雲初也絕對不允許這些人把手伸進長安,萬年兩縣,誰要是在這方麵動手動腳了,那就砍手剁腳的血腥場麵了。

    跟十六位副留守吃了幾頓酒宴之後,雲初很確定,這些人在長安已經吃的腦滿腸肥,到了該殺的時候了。

    洛陽發生的自相殘殺的血案,雲初一度有些不忍心。

    在跟十六位長安副留守吃了幾頓酒宴之後,雲初第一次覺得李治在洛陽做的是對的,如果李治還想整治一下洛陽,雲初就認為,他身邊的這十六個混蛋,各個都該夷三族才對得起他們在長安的行為。

    酒宴就擺在萬年縣的後衙,因為工作很多,一共吃了四天,才算是安撫好了這些王侯顯貴們,離別的時候,這些人對萬年縣的食堂讚不絕口,決定回去之後也改善一下自己部門的食堂。

    雖然不可能跟萬年縣的食堂靠齊,至少擺酒宴的時候不能太失臉麵。

    整整四天下來,這是大唐長安的十七位副留守們唯一達成的工作內容,至於抗旱救災,搬遷極旱之地的百姓到有水源的地方居住的小事情,毫無意外的被否決了。

    處理完畢了高層的事情,雲初就在萬年縣擂鼓升堂。

    第一四一章 聰明的武氏兄弟.

    萬年縣擂鼓升堂,因為雲初官階高,身為副留守主管的就是兩縣,因此,長安縣的官吏們自然也是要一並來堂下聽用的。

    站在最前麵的人毫無疑問就是武承嗣,武三思兩位侯爺,在他們兩個身後五尺以內站立的人,雲初一個都不認識。

    於是,他粗暴的要求站在前邊的人都滾開,這才對顯露出來的盧照鄰跟楊炯道:「本官遠征西南的時候,你們已經是一部的主事,現在為何成了從事?」

    盧照鄰上前一步道:「下官僥幸,又因為平日比較溫順,才蒙主簿大人信重降了一級,別人比下官淒慘的多,很多主事如今連雜役都不如。」

    雲初瞪著武承嗣兄弟兩個道:「是你們幹的?」

    武承嗣攤攤手道:「下官乃是長安令,自然不會越俎代庖的去管理萬年縣的事情,而且,我長安縣的人物變動雖然有,卻無關大局,九成以上的人手都是老人手,下官覺得他們用起來頗為順手。」

    雲初聞言點點頭,他相信武氏兄弟應該是有這個覺悟的。

    隨即,就把目光落在惴惴不安的萬年縣主簿魯繡的臉上,皺眉道:「你看他們不順眼是嗎?」

    魯繡躬身道:「啟稟君侯,萬年縣屬下官員有人任職已經有十年之久,任職七八年者比比皆是,如盧照鄰,楊炯等在萬年縣任職也有五年有餘。

    一人一事,不可長久任職,此乃國朝慣例。」

    雲初聽了魯繡的解釋,並沒有回應他,而是直接對盧照鄰以及楊炯道:「某家離開長安時萬年縣是什模樣,明日再次升堂的時候,就要恢複到什模樣。」

    魯繡焦急的道:「君侯,所有人員安排已經走了吏部的流程,新的人員任命也已經通過了吏部的銓選,不可更改。」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唐人的餐桌》,方便以後閱讀唐人的餐桌第一四一章 聰明的武氏兄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唐人的餐桌第一四一章 聰明的武氏兄弟並對唐人的餐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