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左慈的迷宮12峰頂的金殿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蕭勾子 本章:76 左慈的迷宮12峰頂的金殿

    身覆鎧甲,腳踏戰鼓。周身六臂,皆持金刀。一頭四麵,皆為怒相。

    階梯盡頭的兩旁各立著三米多高的銅甲人,前傾著身體擺出揮刀的姿勢,俯視著腳下的三人。

    三人離得老遠就看到銅甲人,近看仍不免讚歎一番。

    銅甲人戴著飛碟一般的帽子,眼睛和嘴巴都是鏤空的,仰頭看著很是嚇人。

    銅甲人的上半身是一根粗壯的主軸上套著三個厚重的銅環組成的身體,銅環內有齒輪與主軸咬合。每個環上裝著兩條手臂,手持鋼製的大刀,但在刀刃上鍛了層厚厚的黃金。

    銅甲人腳下的戰鼓中間也有一副內有齒輪的銅環,環上鑄著鋼身金刃的劍齒。

    此時太陽正好在他們身後的位置,陽光照得銅甲人身上閃爍著光暈,讓人覺得天梯之上便是仙境,二位是天界的神衛。

    三人認定銅甲人是用來抵禦魔荊的機關甲人,一旦旋轉起來,六對金刀封鎖山道,魔荊就像闖入粉碎機被切成數段。如果想攻擊甲人,便會被戰鼓上的劍齒切碎。

    三人迫不及待要看看山頂的情景,可剛一露頭雙眼刺痛,山峰之上竟然金光閃閃!

    三人伸手遮著眼睛,從指縫中勉強看到峰頂中央有一座金殿。

    寶蓋頂,八柱四門,倒像是一所道觀。

    金殿前的空地上有一座三層的圓形石壇,壇麵用雲白色的堅石砌成,中間放著一隻圓銅鼎,足有千斤重。鼎中心立著一根高約六米,杯口粗的銅柱,頂端裝著個排球大的銅球。這根銅柱旁邊還立著三根高約三米,碗口粗的銅柱。

    石壇邊緣八個方位各立著一個三麵四臂的銅甲人,高約兩米,姿勢各不相同,刀鋒一致對外。

    瞧這陣勢像是某種大陣,兄妹倆心情激動,剛要邁步上去,被公孫治攔住。

    “先等等,光線強烈對咱們不利,若是有機關不容易察覺。太陽很快落到山後麵,那時再上。”

    兄妹倆同意,坐在台階上休息。

    苦等十幾分鍾後,西方隻剩一片紅暈。峰頂金光褪去,換成了橘紅色,不再像之前那般刺眼。

    三人保持警惕,緩步前行。

    沒有強光阻礙視線,這才發現地麵大部分的石板是銅的,如澆鑄一般幾乎難以發現接合處。這些銅板以石壇為中心,如蜘蛛網一般連接成網路,延展到距離崖邊三丈處。且多有節點、斷點,點位或方或圈,排列均勻,都是石板麵。

    瞧著上麵可以站五六個人的樣子,三人猜測點位上麵曾經放過什東西,或者就是用來站人,排兵列陣的。待看到網路連接著守山的銅甲人和石壇邊的銅人,又覺得網路可能是機關的控製關節,點位下麵藏有機關。

    奇怪的是石壇上的銅鼎是實心的,中心的銅柱與銅鼎為一體。另外三根底部有縫隙,看起來可以拔出。銅鼎上還有六個圓洞,兩兩對應,口徑與三根銅柱一致。

    三人無心細研,直奔金殿。

    金殿的建築風格古樸,無甚花樣,可它夠大,夠亮。不知用了什技術,銅沒有被氧化成青綠色,依舊金黃。

    門匾上書“靈真金閣”,可謂名副其實。

    四道門雖然關著,可透過窗格可以看到殿內金光閃閃,就沒有不反光的東西。就連地麵被打造得如同一麵銅鏡,能照出清晰的倒影。

    殿內供著四個金燦燦的全身雕像,均超過三米高。

    最左邊是一位身穿素袍,頭戴巾冠,手持竹簡的中年男子。下一位是盛裝長須的老人,腰側別著長劍。右邊是衣裳好似睡袍,披頭散發地坐在椅子上,雙腿齊膝而斷的中年男子。最右邊是身穿漢服,美麗端莊的女子,頭上戴著鹿角一般的發飾,雙手拖抱一隻莖杆很長的靈芝。

    四尊雕像背後的牆麵上,浮雕著一位老人的半身石像,十分巨大,幾乎占滿八米高的牆麵。石像質地細膩,通體米黃無雜色,卻也能看得出是一位鶴發童顏,慈祥的長者。

    他的左手平攤,掌心上懸浮著一團火焰,但是火焰中刻了一個圓形平麵,不知何意。而右手拈著長須,寬大的衣袖如流雲一般散開,接近地麵時卷起,成為四尊雕像的供台。

    很明顯,四尊雕像是記錄中提到的四聖,而背後的長者應該是他們的師父。

    這會兒天色已暗,可殿內光線依舊通明。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零一號周刊》,方便以後閱讀零一號周刊76 左慈的迷宮12峰頂的金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零一號周刊76 左慈的迷宮12峰頂的金殿並對零一號周刊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