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清涼穀
“真沒想到,咱們幾人之中,柳兄才是真正悶聲發大財的人,此前在下怠慢,失敬失敬!”
盧驚鴻說完,不知是想起什,又主動問道:
“柳兄,不知你被安排去膳堂,平日住在何處,我娘親早上和我說,這些日子多虧你照顧,正好女君殿也批準了她留在劍澤陪在下……
“娘親說,要是咱們還能住一塊,當個鄰就好了,反正都是熟人,平日相互幫襯……不知你意下如何。”
歐陽戎不太感興趣,隻是應付:
“嗯嗯,看仙女們安排,我今日才剛去膳堂,不太清楚那邊的情況。”
盧驚鴻點點頭:
“我讓娘親去試試吧,看能不能讓師姐們通融下,反正也是小事。”
沙二狗忍不住插話;
“盧公子,那回頭咱們可以一起去竹堂。”
盧驚鴻佯裝沒聽見,偏過頭去。
他沒有解釋,他們是入選的竹堂,平日大多數時候都待在竹堂那邊,沒法和歐陽戎、李紈等人一起住。
歐陽戎、李紈等勞役與特殊家屬,應該是有專門居住之地。
盧驚鴻麵無表情。
這姓沙的土包子簡直傻的冒泡,連這個都搞不懂,對周圍情況也是兩眼一抹黑,啥都不懂不去打探,隨波逐的,就知道瞎跟著他蹭,真是又好氣又好笑,他才懶得多言
至於什一起去竹堂,盧驚鴻感覺和他站在一起都是在丟臉。
不多時,宋芷安、餘小娘子趕來,她們換上了飄逸吳服,腰肢上各掛著一枚桃牌。
從今日起,已經算是入門越女了,不過一位在秋堂,一位在桃堂。
“柳大哥,盧公子,沙兄弟……”
雙方打了個招呼,一起站在沙灘上等待木筏來接,五人來的都算很早的了。
眼瞧著諶佳欣她們那夥九姓小娘都還沒到齊。
阿青不在歐陽戎身邊,但宋芷安和餘米粒都沒問柳青姑娘去哪了。
而且,也不知有意無意,五人小團體聊天之際,宋、餘二女找歐陽戎話說的次數都多了些,喜歡跟著柳大哥的沙二狗就不用多說了,連盧驚鴻也變得如此,他時不時的找個話題,轉頭和歐陽戎笑語幾句。
放在往常,歐陽戎都是維持木訥青年的人設,站在四人後方,充當小透明聽他們講話的,主心骨是宋芷安。
而經過昨夜阿青赴宴一事,眼下五人小團體內的重心似是隱隱有些偏離,像是什都沒變,但又像是變了什。
比如說,眾人聊天之際,會有些若有若無的注意力落在了最後方站著的木訥青年身上。
對於這種潛移默化的變化,無人有異議,歐陽戎察覺到後,也沒去管,他還是保持老樣子,能木訥不開口就不開口。
身處陌生環境,話說多了,容易露出馬腳,這叫防微杜漸。
不多時,沙灘上的人群後方,發出些嘈雜聲,歐陽戎跟隨眾人,回頭看去。
一位雙手環胸的高挑小娘走來,與阿青一樣的雪白吳服,卻無玲瓏可愛之感,而是氣勢淩人、鋒芒拔萃之感,路過人群。
她後麵還跟著一眾九姓小娘,將她眾星拱月一般包圍,其中也有蕭蘭蘭身影,不過蕭蘭蘭臉腫大半,頭戴帷帽,低頭走在姐妹們身後,和馴服了的野貓似的。
是諶佳欣。
路過五人身邊,諶佳欣偏頭像是看了眼宋芷安和後方的歐陽戎,便目不斜視,繼續前進。
和阿青一樣,也有一位陌生師姐乘著竹筏,前來接她。
諶佳欣排在眾人之前,率先離去。
不出意外,腳下這兩座初始的小島,眾人後麵應該不會回來了,會有新的住處。
新越女們和竹堂少年已經劃分各堂,以後算是分布在劍澤內各地了。
包括歐陽戎、李紈這樣的勞役或家屬,也有特定住處。
雲夢澤大部分是平湖,宗門建築分布在一座座島嶼上,若島嶼間隔太遠,無棧橋與鐵索,那木筏船舶,就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此刻,一艘艘木筏靠岸,各堂都有專門的越女師姐前來接人。
喊到名字的小娘紛紛上船。
“宋芷安。”
很快,輪到了宋芷安,破格入選秋堂的緣故,她排的很前,要與其它兩位優異小娘一起去秋堂報道。
和其他小夥伴招呼一聲後,宋芷安突然回頭,主動朝站在最後方的木訥漢子開口:
“柳大哥,保重,咱們改日再見,要是有空餘,我和米粒去膳堂找你,到時候好好嚐嚐柳大哥廚藝,還望柳大哥別覺得煩。”
歐陽戎木訥答:“不會,你們保重。”
宋芷安輕笑了下,毫不矯情,轉身走人,輕盈躍上了木筏。
很快,餘米粒也走了。
老規矩,越女們有限,竹堂少年或小娘退後。
不多時,新越女們走光,輪到盧驚鴻、沙二狗、阿弘等人,有竹筏靠岸接他們。
或許是意識到什,沙二狗有些著急的回頭問道:
“柳大哥,咱們是不是沒法一直待著了,你在膳堂,俺在竹堂。”
盧驚鴻不理他,朝歐陽戎抱拳示意後,上船去了。
歐陽戎看了看依依不舍的沙二狗,輕輕點頭:
“還能再見的,你先去竹堂熟悉情況,我又不走,還在此地,後麵有的是機會見麵,或者像宋姑娘、餘姑娘那樣,沒事可以來膳堂看我。”
“好吧……”
沙二狗深呼吸一口氣,埋頭前進。
隻不過木筏駛離後,站在空曠沙灘上的歐陽戎瞧見,遠去木筏上,短發青年似是頻頻回頭。
歐陽戎有些安靜的目送。
沙二狗雖然質樸之中有些鄉下野人的小狡黠,但對他這個柳大哥還是很真誠的,一些屬於粗人的小心思都愛和他碎碎念的講,不把他當外人。
說實話,歐陽戎挺喜歡這種簡單純真的情誼的。
細思起來,從龍城一路走來,好像認識了不少像沙二狗這樣的淳樸老實人。
例如最初的阿山、六郎,例如後麵的黃飛虹一家,元懷民勉強也算……
歐陽戎也不知道是為啥,或許是他自帶某種天然的親和力,或許是舉止接地氣吧。
但是他漸漸的,也不敢靠新來的他們太近了,不願關係親近,甚至不太想把他們帶在身邊一起共事。
因為有阿山的前車之鑒。
靠他太近不好,如同撲火的飛蛾。
所以歐陽戎開始控製自己的距離。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