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誤闖檀郎屋
快要天明,月亮早已隱退到雲後。
包廂內,書桌前,歐陽戎隻點了一盞孤燈,燈火清幽幽的打在他的臉龐上。
一人一鏡,身影孤零零的。
此時此刻,歐陽戎手持著新得的這麵折角方鏡,在終於看清楚了上麵的一行字跡後,整個人安靜了下來。
屋內明明沒有開窗戶,但歐陽戎卻總覺得麵前的蠟燭在不足的搖擺亂顫。
放遠些看,這一粒孤零零的燭火,也將他投射在後方牆壁上的影子,也推的左右搖擺。
秦亡始於此?
歐陽戎不清楚,到底是何人,在一麵古鏡的背後,刻下了這行字。
因為這五個字是凹陷進去的陰文,不確定是先天就刻有的,還是後天有人加上去的。
但看到這一行字的瞬間,歐陽戎此刻的腦海,有很多念頭轉過。
首先想到的,當時是環形大廳內的那些壁畫。
其次就是那一副斷頭壁畫盡頭的那扇漆黑之門。
因為這一麵折角方鏡就是從此門內拿出來的。
首先,這一句話說的沒頭沒尾的。
若是按照字麵意思去理解的話,所謂「秦亡始於此」,當然是指,秦王朝因為此物而滅絕。
刻下此字之人,到底是在感慨,還是在預言?
若是感慨,那就是馬後炮,是秦後之人,在這麵鏡子上刻下的。
若是預言,那就更令人細思極恐了,此鏡也至少會有千年曆史。
到底是何等人物,能在千年前放下如此厥詞?
但不管如何,這麵折角方鏡,來曆絕對不簡單,很大可能是秦代的古鏡。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令人驚悚的細節,不管以上兩點是哪一點成立,都很嚇人。
那就是,「秦亡始於此」指的到底是這一麵鏡子;還是指和這麵鏡子有關的人或者事,也就是說,鏡子是這件「亡秦之事」的誘因物還是見證物。
若是前者,歐陽戎覺得有些太誇張了。
千年前那個朝代滅亡的原因,史書上有過記載,後人眾說紛紜。
若是將最大的原因歸結給這麵古鏡,有些違背天道運轉的邏輯,有迷信的嫌疑。
主要是如此大的「鍋」,單單一麵鏡子哪背得了,連鼎劍都背不起,更別說它了,難道還能比神話鼎劍還要神異?
還是說,它就是一口鼎劍?
這種可能性,歐陽戎看了眼濕漉手帕上的銅鏽髒漬,很快便在腦海中否定了O
神話鼎劍,由鼎所鑄,不鏽不衰不滅,這麵折角方鏡很顯然不符合。
所以,他思索片刻,重新拿起古鏡,定睛凝視,開始揣摩起其中一個字眼。
始字。
秦亡始於此,等於說,是從此鏡開始,而不是全部由此鏡主導。
那就是說,它不是主導秦亡的主要誘因罪魁禍首,而是某種————見證之物!
至少在刻字之人看來,是如此沒錯。
也就是上述分析中的後者。
這麵折角方鏡,有可能參與或見證了某些秦亡之事!是先秦之物。
歐陽戎頓時臉色嚴肅起來。
此鏡到底是何來曆,又有何功用,為何會留落在漆黑之門內,和一具滴血屍體在一起?
另外,涉及到漆黑之門,歐陽戎又想到一種不小的可能。
所謂「秦亡始於此」,所指的會不會是漆黑之門內的空間,還有空間發生的事情————而不是鏡子本身?
這一麵秦時古鏡,隻是作為書寫者感慨的文字載體,單純當做了「手邊紙張」,記錄了這一行字?
歐陽戎手持古鏡,思索良久,覺得不無可能。
「金光嗎,在小萱視野,此鏡難道有何異處————既然能留在那扇漆黑之門內,留在那個死人身旁,類似陪葬品,想必不會是普通之物,肯定是有些意義的。」
歐陽戎低頭,照了照古鏡,還是沒有什異常之處。
他沒有氣餒,繼續用靈氣試了試,注入古鏡中。
折角方鏡紋絲不動。
「要不用功德紫霧試試?功德紫霧既然模擬代替各個道脈的靈氣,或許也能符合此鏡所需要的靈氣————」
歐陽戎手持鏡子,坐在書桌前,思索了下,閉上了眼睛,先進了一趟功德塔。
寂靜的塔內,高懸頭頂的福報鍾,還是那個老樣子,日常摸魚。
歐陽戎瞥了眼,轉而去檢查了下小木魚。
【功德:三百零二】
今夜在漆黑之門前用了些,不過有又自然增長了點,補充了回來。
剩下的這些功德紫霧應該夠用了。
其實,若是他功德值很充沛的話,完全可以直接將崔浩召喚出來,請神上身,可以好好問一問盧長庚墓穴和漆黑之門的事情。
隻可惜現在見崔浩一麵,需要三千功德,對於暫時離開了潯陽官場的歐陽戎來說,有些過於奢侈了,不過,眼下他在雲夢劍澤和膳堂那邊,也漸漸找尋到一些積攢功德的途徑,倒也沒有那捉襟見肘了。
不過,若是采用這種法子,需要注意的事,不能讓小萱等人看見崔浩,需要隱秘行事,妙思的話倒是無所謂,反正她是還見過的————
歐陽戎思索片刻,從功德塔中退了出來,開始專注起了眼前。
他睜眼,看了看古鏡,旋即,有紫色霧氣湧出,沿著小臂,來到他手心和銅鏡背麵的接觸處,湧進了鏡中。
書桌前,空氣有些寂靜,隻有手掌緊握鏡身注入紫色霧氣時手掌的微微顫栗動靜。
起初倒是一起如常,紫色霧氣被緩緩注入鏡子背麵。
>>章節報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