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淩波微步舞北冥(三)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紫色之水 本章:第661章 淩波微步舞北冥(三)

    崇聖寺山門宏大,與中原那些古名院不同,望去十分華麗闊氣,描金繪彩,奢侈輝煌,彰顯皇家寺院風範。

    山門左近不遠處有一顆菩提樹,傘蓋巨大,遮陽蔽日,綠葉如星,嫩枝似簇,花苞初形,隨風搖曳,幹身足夠幾人合抱。

    “好一顆樹!”趙檉手搭涼棚望去,這菩提樹北方沒有,自從南北朝時從天竺傳來,隻在兩廣以及大理才可見。

    “陛下,此樹我大理有名,已數百年齡,譽為佛樹。”段易長在旁接口。

    “過去瞅瞅。”趙檉道。

    來到樹下,果然蔭涼,比在遠處看還更要雄偉,令人驚訝。

    “祖父出家之後,祖母過來探望,兩人便於這樹下相見,佛樹為證,無有私情,隻論國事。”

    “他倆那時在這樹下見麵?”趙檉納悶道:“你怎知道?”

    段易長道:“我段氏傳燈錄上有書寫此事。”

    “傳燈錄。”趙檉點了點頭,倒是知道此書,他望著菩提樹:“你祖父祖母……”

    段易長的祖父是文安帝段正淳,祖母是當時大理國第一才女,號稱蒼山白鳳的高升潔,因喜著白衣,又文武兼備,是以有白鳳稱呼。

    “這樹看過太多人世悲歡,風雨變遷了。”趙檉感慨道。

    “是的陛下,這樹比我大理國的曆史都要年久。”段易長望著大樹,一臉敬畏。

    “身是菩提樹,心似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趙檉緩緩道。

    “陛下,這個……不該是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嗎?”段易長納悶道,他知道這是六組慧能的偈語,卻不知趙檉說的這個。

    趙檉微微一笑,神秀與慧能這兩首偈子,神秀在前,慧能在後,事實上神秀佛法也精通,可五祖弘忍覺得此偈門外未進,慧能作時卻是覺得並非未進,而是未盡,所以寫出第二首偈一,就是菩提本非樹的那首。

    兩首其實可以合在一起去讀,便是從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境界,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更高境界。

    這來看,其實隻是一條道路走的長短,一雙眼睛看的遠近,一顆心領悟的淺深。

    佛家講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由此又可見,所謂遠近其實是領悟之遠近,而非觀之遠近,相之遠近,肉眼可見之遠近。

    那神秀一直主張的漸悟,就是初級階段了,說沒入門,或者剛入門,剛學會走路都可以。

    慧能主張的頓悟,正契合佛家真諦,一念為佛,一念為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拈花一笑,轉身成佛。

    所以慧能主張的頓悟,事實上是極為高深的境界,這個境界倘若能夠做到,那已經是準佛了。

    如能做到,便會成佛。

    放下屠刀,頓悟成佛,普通人也好,魔也罷,不過一個念頭罷了。

    人人有佛性,魔在佛中坐,隻是頓悟天地寬,人佛一念間。

    頓悟,頓悟……?

    仿佛一聲大雷在趙檉腦海中炸響,頓悟究竟是什?

    難道隻是頓悟成佛嗎?

    那武道境界上天人,為何也要頓悟?

    莫非……大道至簡,殊途同歸?

    不管怎樣的學習修煉,最終的成就都必然是對標直達,是“恍然大悟”,是一下子悟道?這就是頓悟嗎?

    不管佛家,還是道家、或者儒家,都是講究“頓悟”的嗎?是目標不一,但殊途同歸嗎?

    所有的聖賢,所有的經典,所有高明的方法,之中真諦,講的都是直達最高的目標?

    所謂直達至高目標的路程,其實就是頓悟?而不是神秀所言的漸悟?

    是了是了,悟之一字,哪有漸漸而成?所說的漸漸,隻不過是為了完成那最後的靈光一現,最後的頓悟成功,漸漸不過是為頓悟鋪路而已!

    這個至高,這個無尚,就是“沒有最好,隻有更好”!

    儒家所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是直接站在“正大光明”的巔峰之上,而修齊治平,是把個人的修身齊家與治國平天下的崇高目標直接溝通,就是那一句,“人人皆可為聖賢”!

    佛家說,“人人皆有佛性”,這個“性”是不是儒家“性本善”的“性”?是不是“明心見性”的“性”?各類經典中開頭的“如是我聞”,就是直接“如是”,直接對標了“人人皆可以成佛”!

    道家說,“道可道,非常道”,是說不要站位於常道,而要直接站位於非常之道,直接占位於太上,站位於無上大道!

    這樣看來,頓悟是一種最高明的智慧,即直取最高站位,直達至高無上!

    頓悟,是“取法乎上”,是“正大光明”,是“上善若水”,是“見賢思齊”!

    頓悟是瞬變,是直接改變,不是量變引起質變,而是質變引起量變,直取直達,“虎變豹變”,大人虎變,君子豹變!

    我明白了!

    趙檉在菩提樹下一不動,整個身體仿佛融進了空氣之中,融進了天地之中,融進菩提樹內,融合進這一草一木,萬物之。

    他身形無聲無息,似有似無,仿佛存在,又仿佛不在,明明就在那,但身邊眾人恍惚之間,又似發現不了他。

    他嘴角含笑,便好像風也含情,樹草也爭春。

    他目光深邃,便好像這天也悠遠,地也無垠。

    他不說話,周邊人便沒誰敢說,沒誰敢舉動,連喘氣都放到最輕。

    元纓不停地往四周打著眼色,她見過狗師父這種樣子,好像叫做頓悟,一旦這個樣子不許任何人打擾,不許任何喧鬧與喧嘩。

    不知道過去了多久,可能是一刻鍾,可能是半個時辰,也可能是一個時辰,趙檉終於動了。

    他一隻手臂抬起,向上指了指,另外一隻手臂向下也指了指,口中輕輕吐出兩個字:“天人。”

    這一刻,這一時,這一光景,他終於晉升到了……天人合一的天人境!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方便以後閱讀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第661章 淩波微步舞北冥(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第661章 淩波微步舞北冥(三)並對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