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教,此僚毫無悔改之心,一再脅迫毫無悔意,已經入魔太深難以挽回,可以行動了。”
返回佛門的靜觀匯報了計劃。
這一次是計劃,也是最後一次試探,試探的結果就是悟蟬邪佛無可救藥。
“既然如此,就行動吧。你準備好了沒有,此計劃有危險的。”明慧道。
“阿彌陀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靜觀沒有說其他。
但是這句話代表了一切。
想要把一個入魔的神聖引誘出來,作為‘奸細’他的風險很大。
不能保證悟蟬邪佛瘋狂的時刻,先殺他。
“阿彌陀佛。”明慧雙手合十行禮。
明心靜念,他是明字輩,靜觀隻是靜字輩,按說叫他師祖的。
但此刻明慧對一個靜字輩的小輩行禮,佛門曆經風霜,就是有這樣的人,才可以在一次次風暴中艱難前行的。
隨後靜觀離去了,開始按計劃行事。
另一邊。
“幽冥神主大人,我們句句屬實,不敢隱瞞,請神主大人收留。”
在從屬修士的大本營中,今日迎來了一批很特殊的客人。
一個個風塵仆仆的,臉上寫滿了憂慮,進入大殿迎頭就拜,仿佛到了最危機時刻。
領頭的人正是大盟主,被神聖逼迫無奈,打算投靠從屬修士的異域勢力。
“且起來吧,慢慢說不要著急,從屬陣營是一個願意主持公道的地方,也是一個愛護弱小的地方,你們有想法慢慢說。”
幽靈船眸光流轉,看了看不遠處的掃地僧劉文賀等人。
得到大家的點頭後,張嘴說話。
“是!”大盟主一行人站了起來。
這時掃地僧開始詢問了。
“你們其實…可以找真修的?”掃地僧試探的問。
“回高僧,我們的確想過,可神聖非要逼迫我們立下道心實驗,我們別無他法……此外,當著諸位大人小人不敢隱瞞,曾年少輕狂,說過一些大言不慚的話,哪怕諸位真修大人大度不計較,小人等也愧疚難耐……左思右想,從屬陣營在諸位神主大人的帶領下,公正無私,銳意進取……”
幾乎沒有謊言,不存在什九真一假。
除了修辭有點偏向外,一點謊言都沒有。
他們明白自己的處境,這個時候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實話實說,不要說假話。
就算騙過諸位神主大人,也是在為未來埋下危機,不是智者所為。
最好的辦法就是實話實說。
“嗯!”幽靈船點了點頭,但是沒有說話。
掃地僧繼續道:“原來如此,難為你們了。年少輕狂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悔改,你等能悔改,代表你等成長了,隻要自我成長,就是難得的人才。”
掃地僧對他們進行了肯定。
現在的問題是,要不要接納他們。
要把好處和壞處都列舉出來,利大於弊就收留,弊大於利就看情況。
綜合考慮了一下,似乎利大於弊。
真修群體還是強大的,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最主要的還要兼顧道主的理念。
說到道主的理念,他們很明白。
為何道主推動這樣的大勢?
不能說道主對真修的所作所為不滿了,而是時代需要革新一下,需要自我革命的階段。
可以說大部分的真修群體是不錯的,但是不能阻礙一部分宵小蛀蟲的誕生。
這是難以避免的。
不過,出現了也不要慌張,不出現才是怪事,一個世界的發展總是麵臨考驗,這才是真實。
伊甸園一樣的世界隻是美好的幻想,現世不存在的。
出現問題就解決問題,不滿與抱怨沒用。
就如此時此刻,出現了蛀蟲,出現了阻礙不要怕,打掉他們就行,掃清他們就行。
一次世界舞台主角的變革,就能改變,就能一掃塵埃。
推動大勢,讓一個新的群體去替代另一個老舊的群體,推動的過程中,消滅那些蛀蟲和毒瘤就是了。
而且已經開始,心劫就是第一步,入了劫的,有些能度過去,但大部分會消失。
他們就是道主清掃毒瘤的刀。
這一點他們必須要明白,這是道主的理念,這一點不能動搖的。
目前世界上的種種,各種不公,各種陰暗,各種人為設計的懸崖都有,資源財富被壟斷,金字塔的結構已經不能形容。
強大的修士掌握強大的資源還能理解,那些不強大,卻靠所在勢力和不正義手段,占據很多資源的,這算什?
要知道在一個真正可以修行的世界,在一個道心意誌為核心的世界。
不是占有巨大的資源就能夠獨占鼇頭的。
修行需要資源,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天賦和意誌。
一旦迷失了,占有再多的資源都沒用,而癡迷的占有更多資源就是道心迷失的證明。
就如玄黃的那些弟子們,以及一些真正的強者。
他們看似資源不缺,可是占有心真的不多,多了絕對是累贅,是阻礙修行的魔障。
自己的心都不能掌控,如何修行,如何進步。
一個衣衫襤褸,堅定求道的高手,絕對比一個富麗堂皇,占據很多資源的蛀蟲成就更大。
超凡的世界,不是靠資源就能橫行世界的。
修行需要道心和意誌。
真正內心強大的高手,其實不在乎什資源,夠用就好,錦上添花。
而一個迷失了修士,會貪婪的占據海量資源。
也就是說修為進步的最關鍵因素,他們不認為是自己的意誌和道心,而是覺得,資源才是最關鍵因素。
這已經念歪了經。
可能有的世界,這樣理解沒錯。玄黃創立的修行體係,不是這樣的。
天賦,才情,意誌,道心,永遠是玄黃道法進步的最關鍵因素,唯獨沒有什資源。
遙想最當初,玄黃起步的時候,哪有什資源。
隻是變廢為寶而已。
通過自己毅力和才情,把敵人以及天地萬物變成資源而已。
詭異就是玄黃世界的最主要建設材料,修士界能有今天,絕對離不開詭異的‘任勞任怨’。
還燃燒自我的成就了玄黃,以及修行界。
這才是玄黃提倡的修行。
因為玄黃是法有源頭,他這樣認為,就是這個世界最大的緣起。
就是說,隻有符合他的理念的,才能走到最後。
不符合他的這個理念的,占有再多的資源也沒用的,終歸是一場空。
這就是法有源頭的影響。
>>章節報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