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全境,以及東方宙域全境,在曆時幾個月的“通電’行動中,全數被鏈接了起來。
當最後一個星球的鏈接工作完成之後,顧航也總算是能夠鬆一口氣。
不管怎樣,在這場大災難中,他的基本盤,是保住了的。
“通電’後的星界航行,仍舊比不上過去的安全程度,但已經到了能用地步了。
在當前環境下,能夠做到這種程度,已經很令人滿意。
至少聯盟上下,現在是歡欣鼓舞。雖然日子還挺艱難,但至少最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不至於大開慶典,但至少人們的生活、聯盟的發展,可以恢複正軌。
但顧航並沒有開心起來。
想一想帝國的其他區域,情況恐怕要糟糕到讓人哀歎的地步。
唯一稱得上是好消息的,是顧航觀測到,隨著亞空間洪流過境,這場災難帶來的餘波,也在逐漸的減輕這不禁讓人產生了一種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災難是不是會過去呢?
事實證明,並不會。
當亞空間浪濤削減到一定程度後,就不再減弱了,轉而進入到了很穩定的狀態。
顧航通過直接觀察亞空間,可以看到,隨著那個名為卡地亞的鎮守世界消失之後,在現實宇宙中留下來的,是一道永不愈合的傷口。亞空間的力量,從中不斷的泄露而出。雖不如剛開始那洶湧,但是卻足以維持猩紅瘢痕的存在,並持續的、永久的讓現實宇宙發生了變化。
而那道猩紅瘢痕本身,也仍舊如天塹一般,完全隔絕了兩端。
不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災難就不會結束。
但要如何根除問題?
顧航現在也還根本想不到。
至少,從他的角度來看,他是無能為力的。
在亞空間中,連神皇都隻能暫避鋒芒,他就更不要提了。
在現實宇宙中,聯盟跟地獄之門距離相當遙遠,幾乎是從帝國的最東北端,對應帝國的西南邊境。星界隧道還能用的時候,跑那一趟都要兩三年;星界隧道用不了的當下,根本就是過不去的。怎辦呢?
顧航有些悲天憫人。
他不是為帝國中央、為神聖泰拉上的那些蟲豸著想,那些高官們一個個死了倒還幹脆。指望顧航對他們有什忠誠,有什為他們分憂的想法,那是純屬做夢。
但是,對於人類這一種族,以及凝聚著整個族群的“帝國’這一整體象征,顧航當然會擔心。這片宇宙的底色,是黑暗而恐怖的。帝國作為全族群的集合體,無論有再多的不堪,但在客觀上,它就似乎人類這一種族,能夠在星宇之間存活至今的最大憑仗。
它在無數年的歲月,承擔了無計其數的壓力。
不管之前聯盟與帝國中央有多少矛盾,但顧航從來沒有想過,沒了帝國,聯盟就會變好。
不會的。
當沒了帝國這一“高個子’,天塌下來了,聯盟自己也得扛。
如果聯盟之外的人類世界,一個個的淪陷,顧航都不敢想象,那些個人類之敵將會強到什地步。綠皮獸人將會占據大量的適合繁殖的世界;吞噬了無數世界的虛空蟲族會膨脹到無法想象的程度;以萬億、百萬億為單位被獻祭的人類靈魂,會成為亞空間邪神們最美味的資糧……
現在聯盟能保一時安定,甚至因為跟帝國中央無法聯係上,以至於連每年幾萬億的帝國稅都不用交了。但是,誰能確保一世安寧?
等到外麵被吃的差不多了,異形、混沌壓到聯盟邊境,那可就隻剩下聯盟一家,來扛那些強化到無敵程度的敵人了。
決不能讓這種情況發生!
必須得做些什。
聯盟本土的困境已經得到了解決,些許的後遺症不是大問題。得益於處理得及時,效果明確,沒有引爆出嚴重的混沌入侵和叛亂。小規模的鎮爆戰爭,對聯盟當下的統治構不成挑戰。
現在,顧航的目光要看向聯盟之外了。
他第一件事就想要跟帝國中央,跟神聖泰拉取得聯絡。
不管先前關係再怎惡化,至少雙方還沒有翻臉;到目前為止,也唯有神聖泰拉,具備統合全帝國的大名義。
哪怕將這些刨除不說,帝國中央所掌握的實力,還是最強的。光一個神聖泰拉,兩萬億人口,就抵得上旁處一整個星域。更不要說,萬年積累下來,神聖泰拉不知道埋了多少秘密,有多少底蘊。同時,神聖泰拉所處的太陽星域,是帝國全境最發達的區域,現在的龍鷹星域是不是趕上了都還未必,主要是神聖泰拉和火星這兩個地方,太猛了。
乃至於整個帝國中央疆域九大宙域,也是全帝國範疇內,平均產能最強的一片地方。當然,現在的聯盟十四星域加起來算是個宙域的話,大約是比中央疆域的宙域要更發達的。
讓帝國中央活過來,或者至少確認一下他們現在是什狀態,對於帝國命運將會有很大的幫助。顧航本以為自己有這個能耐。
我乃頂尖靈能者,在整個亞空間不是第一檔,不是第二檔,也起碼是第三檔的頂尖了,辦這點事兒辦不成嗎?
還真辦不成。
現在,基本已經可以判斷出,聯盟和神聖泰拉之間,已經被猩紅瘢痕給完全分開。
在大裂隙貫穿帝國的現狀下,兩者已經分隔一方了。
往日,他往神聖泰拉,跟加拉爾多打個靈能電話隨便打。甚至,如果他想的話,其實他不一定非得需要坐上一年的船,而是可以直接肉身穿越,三兩天就抵達神聖泰拉。
代價無非就是在橫穿亞空間的時候,比較麻煩,容易被盯上;同時,在神聖泰拉降臨的時候,動靜比較大,必然會被審判庭、禁軍什的發現。
比起那些麻煩,還不如老老實實坐一年船呢。
然而,當下他卻連個電話都打不過去。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