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王與相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紅心布 本章:第978章 ,王與相

    

       第978章 ,王與相

      顧航與羅伯特,都是絕頂聰明的人。

      他們之間,不需要花什時間,反複的闡述自己的想法,又或者是說服對方。他們能夠清晰的確定,自己的核心利益是什,也能夠迅速的明白,什東西是對方的核心利益所在,是不可能妥協的。

      正因如此,他們之間的溝通,相當高效。

      很快,一些最基礎的、不可違背的原則共識,就建立了起來。

      首先,帝皇是帝國的至高代表,是神權信仰。在他未來回歸凡世的那一天——先別管有沒有——祂就是人類的帝皇,從精神到靈魂到肉體,統治著所有的人類。

      這肯定是第一的,不能否認的。

      但在這之外,將會建立一個明確的帝國雙首製。

      帝國將擁有兩位元首——羅伯特與顧航。

      帝國攝政王與帝國首相。

      攝政王自然好說,他是神聖泰拉及帝國全域軍事、政治的最高領袖。

      而顧航擔任的這個帝國首相,就跟過去一萬年以來的首相不太一樣了。相反,跟當年帝皇還在的那個時代,那位‘永生者’坐鎮的帝國第一位首相的權責,比較相似。

      現今的首相,主要的角色是帝國至高議會的一員,是帝國政府的首腦,統領著帝國中央政府的四大職權部門,理論上法務部、軍務部、稅務部、行政院的總理,都得聽他的。

      然而,實際上這萬年來的帝國中央的諸多首相,極少有能夠同時掌握這四個位置的時候。單一部門的總理,政治資本大起來、態度強硬起來,硬懟乃至於架空首相,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而在軍隊方麵,首相不僅不能直接指揮軍隊,連軍事戰略的布置,都不太容易插手。軍隊的幾個大頭,星界軍和海軍的至高大元帥並不受首相的領導。哪怕首相能夠通過軍務部,間接的插手,但跟首相有可能掌握不住政府部門一樣,這種間接的領導會更虛弱。

      更別說連利用首相職權間接領導的權限都沒有的審判庭、機械教、刺客庭、星際戰士之類的勢力了。

      大災變之前的齊伯督當成個真正實權的首相的情況,在帝國曆史上其實是少數。而且,他在成為首相之後,還是當了好幾十年孫子,又花了幾十年收拾局麵,才慢慢搞成的。

      但就算是搞成了,作為帝國首相的權力本質,還是建立在政府部門上。想要發揮更大的權力,則要依靠對至高議會的掌控。

      說白了,能當實權首相的,並不是首相這個位置有多大的權力,而是那個人,本身夠厲害,依靠出眾的手腕,拿捏了至高議會。本質上,其發揮的,是至高議會的權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帝國首相的權限,其實很受限。

      但按照顧航與羅伯特的新約定,那就不一樣了。

      至高議會,未來會成為個擺設。完全在首相領導下的帝國議會,變成了個下轄機構——這就是曾經的第一首相的權威。

      未來的顧航即將擔任的這個首相,帝國議會將會向他負責,議會的任命權在首相手。統轄行政、財政、法務、軍務這四大部門之外,全帝國所有宙域、星域的政府機構,也將受首相領導下的帝國中央政府的直接任命與調派。

      那種宙域主席像是諸侯盟主、星域元首像是封地諸侯、行星總督像是封建主的結構,將會被打破。

      整個人類帝國範圍內的人事管理、經濟建設、軍事建設、法務維穩等事務,都將完成更高程度的集權。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攝政王名義上是軍事與政治上的最高領袖,但實際管的具體事務,遠遠沒有首相那大、那廣、那深度。攝政王更像是個外麵打仗的最高統帥,政治上的代表,真正負責執行的人們,是首相領導下的帝國中央政府。

      在這個結構上,攝政王令與首相令,將會從兩個方向上,貫徹星海。

      但也正因如此,羅伯特當然會有顧慮。

      這個架構下,‘攝政王’這一角色,是很容易被架空的。

      於是,無論是攝政王令還是首相令,有一個前提:帝國的法律必須淩駕於所有具體政務之上。首相令與攝政王令的權限,由《帝國重組憲章》框定。

      而這個憲章框架由羅伯特與顧航共同指派的法務專家聯席起草。

      憲章簽署完畢後,兩邊會合並,形成一個新的部門,‘帝國憲章委員會’,獨立於首相和攝政王,主要的工作就是監督、審查每一份王令、相令,是不是違反了憲章的規定。

      這個委員會看上去是個第三方的監督機構,但實際上所謂的‘監督’,隻不過是泡影而已。

      憲章委員會的構成成員,是顧航和羅伯特派來的法務專家,他們分別代表首相與攝政王的意誌,他們肯定不會反對自己的元首,最多就是反對對麵的。而就算是被憲章委員會裁定了,某道命令是‘違憲’的,那本質上是在憲章委員會,一方壓倒了另一方。

      那可不是好現象,可能就象征著兩人之間產生了矛盾,以至於要在這個平常隻是擺設的機構進行公開的交鋒。

      而在常規狀況下,兩人應當互相有默契,不超出憲章規定,或者非要超出的話,商量商量著,把憲章先改了再做下一步。

      當然,這玩意兒作為一個監督機構,甭管往後是不是名義上的而已,總歸還是得存在的。至少,也得讓兩位帝國元首,在出現了矛盾之後,有個地方可以坐下來,協商解決。

      除了這個憲章委員會之外,還有一個,大約也吸是形式上的‘製約’。

      攝政王與新首相的權力與責任巨大,所以提供給攝政王與首相以最新的合法性確認的《憲章》,本身必須經由攝政王、帝國首相認可,並在禁軍大元帥、火星鑄造將軍、國教教宗的見證下簽訂。

      以後的修訂也是一樣的流程。

      兩位元首認可當然是最重要的。畢竟,憲章說到底還是他們二人互相之間的約定誰幹什,約定互相的‘勢力範圍’,屬於把醜話說到前麵,更方便配合。

      至於其他所謂的見證……那也就是個見證吧。

      如果真到那所謂的‘帝國雙首製’成型的時候,在高度集權的兩位大佬下麵,什火星教派,什帝皇禁軍,那又咋了?不還是得老老實實聽從調派?

      禁軍還好,就如火星教派,顧航還能容忍所謂的‘帝國雙頭鷹徽章上的另一頭’這種東西存在?

      看看在聯盟境內的機械教是什樣的生存環境就知道了。

      顧航會給機械教予以尊重,但這種尊重是建立在機械教歸入到聯盟的研發體係、生產體係麵來的。

      那種機械教的艦隊滿世界收集技術資料、回收黑箱,不管別的事情的狀況,在聯盟是不被允許發生的。在聯盟中的護教軍、機械教艦隊,都已經被重新整編。除了艦隊和陸軍部隊的編製名字,保持了原有的特色,保留了象征其來源的機械教文化元素,最多也就還保留了一些他們特色的指揮體係罷了。在整體戰略規劃上,是完全要聽從聯盟總司令部的命令的。

      叫你去暗麵遠征的某個方麵軍就得去,沒得商量;去了也沒什獨立指揮權,必須得服從方麵軍司令部的命令,接受作戰任務,好好完成。完成不好,該扒官服扒官服,該上軍事法庭上軍事法庭。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行星總督開始》,方便以後閱讀從行星總督開始第978章 ,王與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行星總督開始第978章 ,王與相並對從行星總督開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