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逃跑可恥但有用的另一種用法(8600字更新)
《活埋》的再次成功,讓陸嚴河在好萊塢的好幾個作品,都一下變得炙手可熱。
無論是跟路內·斯導演合作的《源代碼》,還是綠穀拿下的《紅眼航班》,再者就是主演陣容已經定下來、即將開拍的《捕蠅紙》,都成為了好萊塢人人打聽的熱門項目。
《源代碼》還在早期開發階段,路內·斯導演正在拍攝的《毀滅日》,得等這部電影做完了,才有時間進入了《源代碼》這部電影。
而《紅眼航班》和《捕蠅紙》這兩部電影,主要角色都已經定了演員,想要爭取角色的一線演員們,苦於下手晚了。
但就在這個時候,穆肯·佐爾格跟D19的新項目露出了苗頭。
《逃出絕命鎮》,編劇:陸嚴河。
陸嚴河的又一部電影。
這一部電影還是恐怖驚悚片?!
一時間,《逃出絕命鎮》這個項目,被好萊塢的演員們都盯上了,紛紛打聽具體情況。
甚至陸嚴河都有一些國內的朋友來打聽,問有沒有那種一兩句台詞的角色,可以讓他們手的新人演員刷一刷履曆的。
陸嚴河直言,這部電影一個亞裔角色都沒有。
確確實實,也真的沒有。
這部電影就不適合出現亞裔角色。雖然陸嚴河也不太記得這部電影有沒有那種一晃而過的亞裔角色,但是,他很確定,反正主要角色是沒有的。
但是,雖然不打算用亞裔演員,可是,對於這部電影,陸嚴河卻沒有打算隻做一個旁觀者。
他跟陳寅說了一下,挑了一個公司比較受重視的年輕人,準備安排到《逃出絕命鎮》劇組,作為這部電影的主要投資方之一,以製片助理的身份參與到這部電影的整個製作過程——
學習,觀摩,把好的製片管理經驗,帶回到靈河來。
不僅如此,陸嚴河也讓陳寅從靈河的技術工種中,分別從攝影、燈光、美術、剪輯等四個工種,挑出四個值得培養的年輕人,一起送到這個劇組做學徒。
穆肯·佐爾格的電影劇組,是好萊塢的一線劇組,各方麵都是成熟而工業化製作的,很值得學習。
當然,主要也是因為有穆肯·佐爾格做導演,陸嚴河不用擔心對方不願意。
這部電影,陸嚴河自有他的話語權,於情於理,穆肯都會接受。
-
與此同時,陸嚴河也開始思考新的劇本了。
《小鬼當家》和《活埋》接連大爆,《仙劍奇俠傳》暑期即將播出,接下來的一到兩年時間,靈河賬戶上的資金會非常充裕。
與其放在自己手吃灰,不如多做幾個項目,進一步進行資本積累,為之後的轉型升級和擴大規模做準備。
根據靈河接下來一到兩年賬戶上的資金,陸嚴河還是偏向於做小成本電影來以小博大,為公司鋪路。
那些吸金力作,現在拿出去,風險大,收益卻會因為交給別人發行而大打折扣。
畢竟,如果《小鬼當家》的發行方不是綠穀,而是靈河自己,他
們今年至少多賺1億美元。
靈河什時候能夠在全球建立起自己的發行渠道,才能真正不仰人鼻息。
現在,還得繼續積累。
陸嚴河想了想,他沒有必要把每一部片子都定位到《小鬼當家》和《活埋》這樣以小博大的位置上。
隻要電影能賺錢,又符合製作成本較小的特點,就可以做。
於是,他搜刮了一下,之前早就把劇本寫出來的《戀戀筆記本》浮上了心頭。
這部經典的愛情電影,2004年上映,製片成本2900萬美元,最終全球票房1.19億美元。最關鍵的是,因為電影夠經典,後麵的長尾收入很誇張,各種版權賣得飛起,源源不斷地撈金。
很多電影公司,看著每年上映的電影就那點票房,但是,坐擁龐大的片庫,每年靠吃老本都吃得滿嘴流油。
到目前為止,除了一部《那些年》,靈河也沒有再推出另一部純粹的愛情電影。
別人都說愛情電影票房上限有限,卻看不到愛情電影一旦拍好了,回報率有多高,畢竟,愛情電影的製作成本上限也不高。
當初一部《星運的錯》,講述絕症少男少女的愛情故事,1200萬美元的成本,在全球拿下超過3億美元的票房,堪稱站在回報率金字塔尖端的選手。
陸嚴河想了想,嗯,把《星運的錯》這個名字也寫了下來。
這兩部電影,都是在製作上難度比較低的。
陸嚴河想了想,覺得自己也正好可以用這兩個劇本來試試達倫·威爾遜的能耐了。
他作為經紀人,能夠為這兩個劇本,談到什樣的條件。
之前陸嚴河的劇本,都是他自己談的。
他倒沒覺得自己吃虧了。
但是,這東西,在不在一個圈子混,總是有點差別的。
也許達倫·威爾遜去跟那些電影公司談的話,可以有超出意料的收獲。
於是,陸嚴河先把《戀戀筆記本》的劇本改了出來,發給了達倫·威爾遜。
“先幫我注冊一下,然後,你可以幫我接觸一下各家公司,這個劇本,我還沒有給任何一家公司看過。”
陸嚴河在電話所說的這些,達倫·威爾遜自然秒懂。
達倫·威爾遜早就想介入陸嚴河的編劇經紀代理。
隻是,之前陸嚴河的編劇工作,根本沒有達倫·威爾遜可以介入的空間。
陸嚴河的每一個劇本,基本上都有著中國式的資源置換與投石問路,本身“在商言商”的性質並不放在首位。
現在陸嚴河屬於站穩了腳跟,可以來試試“在商言商”的水了。
-
陸嚴河一邊回憶著《星運的錯》的劇情,一邊寫劇本的時候,《中國好歌曲》這個節目如火如荼地播出兩期以後,如願以償地火了。
好幾首歌的表演視頻,在全網走紅,播放數據驚人。
在這個原創音樂稀缺的時代,突然冒出來這一個做原創音樂的音綜——
真的是“獨此一家”了。
其他的音綜都是翻唱,隻有《中國好歌曲》,全是原創。
而且,風格各異。
陸嚴河自己就看到了“小周深”、“小單依純”、甚至是“小薩頂頂”,甚至還有“小周傑倫”。
各種風格的音樂,各種風格的歌手,看上去沒有一個統一的調性,但本身的調性卻無比統一,就是原創音樂。
做這樣一檔節目,籌備時間就是將近一年半的時間,也主要是花在了這個上麵。
製片人鄧璐接受采訪時就表示:“這個節目最艱難的環節,其實就是找歌手,其實大家都知道,我是在子杏姐離開之後接手的,最難的難關,都是子杏姐帶著我們咬下來的,當然,也要特別謝謝靈河,如果沒有他們支持——長達一年半的時間,不斷地給我們提供籌備經費,支付團隊人員的工資,包括歌手們的訓練、工資等等,沒有這樣的支持,我們很難堅持標準和初心,等到聚集這多我們認可的、想要推到大家麵前來的歌手。”
“其實想要製作一檔輕鬆的、賺錢的綜藝節目,太容易了,在目前這樣的綜藝環境下,請注意,我說的不是製作一檔很火的綜藝節目很容易,而是賺錢。”鄧璐說,“但是,靈河提出這樣一個策劃,去啃這樣一塊大骨頭,讓市場上出現這樣一檔節目,我覺得是很有意義的,我不想借用一個綜藝節目來說音樂不死,但我想說,這個世界就應該更豐富、更精采,而不是千篇一律,默守陳規。”
“原創音樂的風險就是不知道市場是不是會買單,那些改編經典音樂的音綜當然也各有各的困難,但我覺得,各種各樣的音綜都得有人做吧?也許我們做的這一檔,會成為一個催化劑,讓各個平台都開始去做原創音樂,那需求變大了,市場變大了,是不是原創音樂人也會跟著變多呢?因為生活窘迫而改行的音樂人,是不是會少一點
呢?”
“節目的招商情況很好,我前麵說的那些,並不是說這個節目不賺錢,我沒有賣慘的意思啊,請幫我強調一下,標黑,標粗。”鄧璐大笑,“而且,因為這檔節目是用來推原創音樂新人的,前期都是年輕的新人歌手表演的歌曲,但是到了後期,會有更被大家熟悉的歌手登上我們的節目的,嗯,當然,表演的也是第一次推向市場的新歌,我希望這個節目能夠變成所有歌手為新歌來打歌的節目,這是我私人的一個小小心願。”
-
讓《中國好歌曲》從一個季播節目,變成一個周播節目?
就跟現在的《偶像時代》一樣?
陸嚴河思考著可能性。
至少現在肯定做不到的。
不會有那多的歌手來這個節目打歌。
現在肯定還是以新人新歌為主。
但是,後麵或許確實可以圍繞《中國好歌曲》打造一個給已出道歌手打歌的衍生節目。
如果能夠做成知名歌手新歌首唱首選的舞台,那含金量就很高了。
就像現在的《偶像時代》,國內沒有任何一個偶像不在這個節目表演舞台的。
尤其是《偶像時代》所舉辦的年度音樂節,是可以給舉辦城市拉動數十萬人流量的。
影響力非常大。
陸嚴河覺得可以嚐試,不過前提是有歌手們願意來節目打歌。
這需要節目先做出影響力。
鄧璐說:“如果我們有想法做這樣的節目,我覺得我們可以先放出一點風聲出去,或許會有一些歌手來聯係我們。”
陸嚴河點頭。
他說:“其實,如果有歌手聯係我們,而且歌的質量確實不錯,我們可以為他們單獨錄一個首唱舞台,放到後麵節目中,作為一個單獨的表演環節,如果這樣的環節反響不錯的話,或許就像你說的,能夠直接吸引到一些歌手主動聯係我們。”
鄧璐點頭。
“我去跟梓妍姐說一聲,看看拾火的簽約歌手有沒有適合的。”陸嚴河說。
-
其實,現在各個音樂平台都有自己的“原創計劃”。
但效果怎樣,見仁見智。
《中國好歌曲》能夠做成什樣子,陸嚴河並不知道。
但是,有更高遠的目標是好事,隻是別好高騖遠。
當下,還是先把這個節目按照一開始的想法,原原本本地錄好。
而這個時候,葉脈網的《城市遊記》也找來了。
辛子杏說:“回歸之後的第一期,你有沒有空?”
陸嚴河最近確實閑著沒有什事。
而且,他現在也休息得差不多了,願意去接觸一點新的人和事了。
於是,陸嚴河說可以。
辛子杏仍然擔任總製片人。
不過,這個節目各方麵的配置,明顯提高了。
從攝影團隊到拍攝方案,比之前那個隻有幾個人的小班子,強了不是一星半點。
這個紀錄節目的常駐嘉賓是周書宇教授,秋靈姐的男朋友——啊,不對,現在應該叫老公了。
他們結婚了。
時間真的是一晃而過。
而除了陸嚴河,辛子杏也邀請了作家石夏,以及攝影師龐玉。
陸嚴河第一次跟龐玉見麵——
後者是國際上都很著名的攝影師。
他的很多照片,傳播度都非常廣。
一位藝術家。
全球頂級年曆倍耐力年曆也曾邀請他掌鏡其中一年的攝影。
從這樣的嘉賓陣容,其實就能夠看出來,辛子杏對於《城市遊記》這個節目的投入,《城市遊記》對於葉脈網的戰略意義。
仍然是品牌欄目。
不計回報地建立品牌形象的那種。
這些人,怎說呢?
都是在各自領域地位很高的那種。
未必能號召來多少觀眾,但出場費一定少不了。
而最讓陸嚴河感到驚喜的,是秋靈竟然也會參與到節目的錄製。
作為一個普通人。
這是辛子杏的想法。
“一是因為秋靈是周書宇的老婆,也和陸嚴河認識,不會因為是一個普通人就跟這群人有隔閡;二也是因為,我希望在這個節目,能有那種真正的、城市煙火去的感覺,名人的樸素是噱頭,素人的真實感是基底。”
聽了辛子杏的想法,陸嚴河知道了辛子杏。
辛子杏這是準備每一期都邀請各行各業的普通人來參與到節目的錄製。
但是,又得是跟錄製的這群人有一點聯係的,不至於在節目格格不入、讓人覺得很生疏的。
當然,這又是一個嚐試。
其實做節目,你想要做出一個跟“快餐節目”“明星薈萃”不一樣的,跟創作一部影視劇沒什差別,一樣要看節目的創意,看節目組的執行力,看節目嘉賓之間是否有感覺,這一樣是需要一些人文藝術上的追求,才能夠做出一點不一樣的東西的。
-
陸嚴河重回《城市遊記》這個節目的消息,很快就被人拍了路透。
現在任何一個明星想要做一點什事情,不被任何人提前知道,難度係數太高。
尤其是陸嚴河這受人關注的大牌明星。
然後,誰都沒有想到,這件事遭到了陸嚴河的很多粉絲的抨擊。
原因是,這個節目現在已經配不上陸嚴河的身價了。
緊跟著,就開始有人抨擊辛子杏,說辛子杏用私人關係才勸動陸嚴河來這檔節目。
先是《城市遊記》一期節目製作經費不超過十萬元,後是陸嚴河都拿了奧斯卡了,回國以後,休息了這久,一個節目都不上,不公開露麵,結果好不容易有動靜了,卻又是去錄《城市遊記》了。
隨後,就有一些黑粉順勢開始攻擊陸嚴河,陸嚴河之所以現在還願意錄《城市遊記》,是因為過於想要塑造自己“文藝青年”與“拒絕名利”的形象了。
在這個世界上,有那一部分人,是永遠無法理解“非功利的動機”和“隨心而動的選擇”的。他們甚至隻能將其定義為“文青病”或者“腦子有病”。
但這樣的聲量突然地、仿佛突然被集結了一支軍隊一樣轟炸陸嚴河,陳梓妍不作他想,肯定是又有人出手了——
要把陸嚴河給踩下去。
至少,在陸嚴河勢如破竹的時候,給他找點麻煩。
對一些上升期的藝人而言,這樣的手段被稱為“防爆”。
對於陸嚴河來說,他當然已經無法被“防爆”,但是,仍然可以抹黑他。
不是非要把他拉下神壇才行,隻要讓他的金身不那無懈可擊,自然在利益的爭奪麵前,會不斷有人跟著踩一腳。
辛子杏二話不說,亮出了一張宣傳圖,上麵好幾行字——
《城市遊記》再度回歸,不忘初心的情懷,更具深度的視野。
第一期嘉賓:
玉明大學副教授周書宇。
著名作家石夏。
著名攝影師龐玉。
《城市遊記》老朋友陸嚴河。
玉明市警察秋靈。
以及,葉脈網主編辛子杏。
隨後,陳梓妍轉發了這條微博,說:情懷是最真摯的東西,配得上的,是真心與誠意,配不上的,是世俗與偏見。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