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蒙粒的“示好”,李治百的“後退”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宋不留春 本章:第875章 蒙粒的“示好”,李治百的“後退”

        

          “這都是大牌演員才會有的吧?我知道這邊的好萊塢巨星,往往一個人就有十幾個人服務,每個人都負責不同的業務板塊,一個經紀團隊,有人負責劇本,有人負責媒體,各司其職。”

          “是的,但是,這再小的演員,也都是有經紀人的。這跟國內最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國內的演員,你要簽的是公司,要就是自己有資源單幹。”江玉倩說,“可是在好萊塢,很多演員,你起步階段是沒有公司簽你的,你就隻是跟某一個經紀人簽約,由他負責你的工作,隻要你想演戲,你就得有一個經紀人,否則,你沒有渠道接觸到任何的項目,包括試鏡機會。這建立了一個非常完整的運轉體係,演員跟製作方之間的交流,必須通過這個龐大的經紀人係統來運行。”

          李治百:“那其實說起來,你的意思是,這的秩序比較完整?”

          “沒錯,秩序完整,但是不井然。”江玉倩笑了,“你這個詞說得太對了,正因為每一個部份都已經建立起了完整的秩序,所以你作為個人,是很難在這樣一個龐大的環境,去成為一個僅僅靠運氣就能一夜飛升的奇跡的。而你能依賴的,依附的,就是這些已經建立了規章製度的體係。在這種情況下,你能付出什?你也可以繼續堅持夢想,堅持原則,跑試鏡,見選角導演,做小劇場演出,給選角導演們留下好印象。可是,競爭的人太多了,如果你不是那種一鳴驚人的天才,你沒有出眾的、讓人印象深刻的美貌,你不付出點什,你永遠隻是這一套經紀人-選角導演-試鏡體係的邊角料,你會怎做?”

          江玉倩無奈地笑了。

          “這的演員,有名的,沒名的,都要試鏡,看似很公平,但就像頒獎季的公關一樣,秩序之外,總有模糊的灰色地帶。以前我覺得這的體係成熟,值得國內學習,現在卻又覺得,也不是那回事,很多戰場都不在演員身上,到了經紀人和PR那,換言之,演員想自己打這場仗都不行,隻能依賴這些將軍們。”

          江玉倩的目光仍然落在西德尼·韋斯身上。

          “所以,一茬一茬的演員想要冒頭,一茬一茬的演員想要守住自己的位置,一茬一茬的演員想要更進一步,一步步,你明知道有很多的陷阱,你明知道誘惑與危險並存,但是,你不得不往前走。”

          “不是都說,這有各種各樣的美國夢嗎?”李治百說,“那些隻身闖蕩好萊塢、靠著自己的魅力、天賦令人折服,拿下機會,一飛衝天、一舉成名的美國夢,都是假的嗎?”

          “不,當然也有真正的、幸運的美國夢。但我的感受卻是,所謂的各種各樣的美國夢,他們能成立的根本,是幕後的推手們定期需要用一個案例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實力以及權力。不是星星會自動冒出來,是那些造星者需要推一些星星出來。”江玉倩說。

          “你聽起來好悲觀。”李治百關心地看著江玉倩,問,“你是不是有點累了?”

          江玉倩搖頭:“不是,我隻是正好跟你聊到了這一些,不吐不快。我這幾年經曆的,沒有人可以分享,也很難指望有人體會我的心情。我越來越容易陷入對自己堅持的疑惑,包括我到底為什要做一個演員,而我接下來又要追求什。對這個環境的認識不斷加深,我就愈發容易感到幻滅。像西德尼·韋斯這樣目的明確,而且堅定,竟然也讓我感到羨慕,即使她所采用的手段,令我排斥。”

          李治百認真地點了點頭。

          “我明白你說的這些。”

          “你真的明白嗎?”

          “嗯。”李治百說,“以前不太明白,後來,嚴河也經曆過這樣的掙紮和深思,直到我自己也經曆過一段時間的自問自答。以前我常說嚴河,總是想一些不是問題的問題,後來我意識到,名利、理想這些確切的追求,帶給我們的是實際的煩惱,唯有不是問題的問題,才會真正拽住我們。”

          他在江玉倩耳邊問:“你知道之前有一段時間,我被什困住了嗎?”

          江玉倩搖頭。

          “我明明是因為熱愛表演舞台,熱愛唱歌跳舞,所以才來做明星的。”李治百說,“剛開始做演員那陣子,我還一直在兼顧著我的偶像工作,出歌,弄舞台,後來,漸漸的,演員的工作就逐漸占據了主心骨,再到後麵,就完全以演員的身份來工作了。我很多次看到一些好的表演舞台,我都在問我自己,這是怎了?為什突然就放棄了。”

          “你是為什放棄了?”

          “不是放棄,隻是有那一兩年,嚴河給了我好幾個劇本,加上我自己也被慫恿著做製片人,我的時間就完全被演戲給占據了。”李治百笑了笑,“做著做著,就自己忘記了把時間再分一點給舞台表演,做著做著,發現我在演員這條路的工作,更讓我的工作團隊熟悉、擅長,做著做著,我意識到,我希望把演員這個工作,做得更好,才能幫到嚴河,幫到家。”

          “那你自己呢?”江玉倩皺起眉。

          “對,這就是我有一段時間經常問我自己的,你考慮了這多別人,你怎沒有想過你自己呢?”李治百說,“直到後來我又私下去找過之前的編舞老師,包括聯係了我之前熟悉的收歌團隊,我突然意識到,不是我為了他們而放棄了我喜歡的唱跳舞台,而是比起唱跳舞台,我更希望我的存在,對我身邊的人有切切實實的幫助,我不希望有一天他們需要我的時候,我拿不出他們需要的東西,對於我真正在乎的那些人,能夠在他們需要的時候拿出他們需要的東西,是我感到最驕傲自豪的時候,然後,困住我的那些執念、掙紮,就再也困不住我了。”

          江玉倩:“你的意思是,我其實沒有太想清楚,我真正想要的是什?”

          “你這幾年事業的上升太快了,接觸的人和環境也變得太快了,你不是沒有想清楚你想要的是什,你是沒有時間去想這些東西,卻又在偶爾想到這些事情的時候,突然發現,有很多的空白,你就彷徨了。”李治百笑了起來,“嚴河跟我說過,你之前想要衝獎,但後來放棄了這個目標,決定全心全意地去成為一個巨星,在這個目標麵前,你這兩年取得的成績卓有成效,可是,你發現要更進一步,不僅僅是難度,你看不到空間。”

          江玉倩神情一頓。

          “因為,在好萊塢,所有的巨星都是大獎得主,這是一個商業與榮譽交織最厲害的地方。”李治百說,“剛才你跟我說了那多,我不知道你自己發現了沒有?你的潛意識想要表達的意思,既有你對好萊塢這個體係的抵觸,也有你對自己作為一名中國演員、無法適應這個體係的難受,你甚至有點打退堂鼓的意思,你還說你羨慕西德尼目標堅定而明確,可不就是你對你的目標產生動搖了嗎?”

          江玉倩張了張嘴,許久,才說:“……我從來沒有這想過,你說的似乎是對的。”

        -

          電視直播中間播放廣告的時間,是現場大家social的好時間。

          陸嚴河直到這個時候,才有機會跟《老友記》劇組的人見麵、合影。

          “這一季《老友記》最新一集在Maxine的二十四小時觀看人數,已經突破1500萬了。”尹新城很興奮地說,“還在破紀錄。”

          “剛才我還碰到有人跟我說,美劇版《老友記》似乎要完結了。”詹芸也說。

          “完結?”陸嚴河立即露出了驚訝之色,“不會吧?”

          美劇版到現在滿打滿算也就拍了三季。

          “據說是主演們要求漲片酬,但是Maxine不答應,談判陷入了僵局。”詹芸解釋。

          “美劇版的收看人數不是很多,他們要求漲片酬,Maxine估計確實也很難答應。”陸嚴河說,“一漲就是六個人跟著一起漲,壓力太大了。”

          而他們的《老友記》自從在嶽湖台重啟之後,他們六個人出演這部劇的片酬都是一樣的,當然,陸嚴河還有編劇和製片人的片酬以及分紅,這是另算。

          那個時候,陸嚴河就跟其他人說清楚了,這部劇,每個人都是底薪+利潤分紅的模式,因為這部劇會越來越紅,可是,六個人一起漲薪帶來的壓力會非常大,為了確保這個係列可以正常地做下去,他們六個主演的收入,主要通過分紅來實現。

          在那之後,每一季大家都沒有再漲薪,當然,每一季帶給演員們的回報是非常豐厚的,雖然不如原版《老友記》那誇張。

          如今,看到美版《老友記》因為主演片酬談不攏而陷入製作僵局,顏良再想起陸嚴河當時的做法,隻覺得陸嚴河確實有先見之明。

          《老友記》一季季地拍下來之後,竟然越來越火,這是超出了除陸嚴河以外所有人預料的。

          在《老友記》之前,也確實沒有一部電視劇,可以拍得這長、這久。

          中國的電視劇是沒有美劇那種季播劇的傳統的,一部劇做十年甚至二十年的都有。

          而他們六個人湊在一起,就跟吉祥物似的,旁邊的人看見了,都主動想要過來合影,包括好幾位今年頒獎季的頭號種子選手,以及影帝、影後級別的大咖。

          一聊,他們竟然都是《老友記》的觀眾。

          歐美這邊,情景喜劇的觀眾規模是非常大的。然而,這多的大咖都在看這部劇,也實在出乎他們的意料。

          甚至有人說:“如果後麵有個角色邀請我來客串,我會非常樂意的。”

          人家主動這說。

          他們也來美國參加過好多次宣傳活動了,跟各路人馬打照麵,其中不乏金球獎這樣的場合,甚至金球獎都不是他們第一次來。

          然而,如當下這般的熱情,卻是第一次出現。

          陸嚴河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難道是Maxine過去這一年,在歐美這邊做了大量的宣傳推廣?倒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畢竟他們自己做的美劇版《老友記》沒有做起來,現在又因為演員要求漲片酬而陷入製作困境。而他們的《老友記》,根本不見熱度下滑的趨勢,盡管出現了一些劇情狗血化的評價——

          但是,這部劇從第一季開始,走向就很狗血。

          真正喜歡這部劇的劇迷,在這方麵的接受度其實從第一季開始就經受鍛煉了。

          在情景喜劇掉坑的人,追的其實也不是劇情了。

        -

          “姐,陳老師今天晚上要是拿了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的話,我們是不是可以發條微博祝賀一下?”

          國內,寧瑤今天晚上收到了張悅真的邀請,到她家一起看金球獎頒獎典禮的直播。

          不止是她一個人,還有公司其他人也接到了邀請,一共十幾個人,其中一半都是藝人,張悅真親自簽的藝人。

          張悅真笑著看了寧瑤一眼,說:“怎了,你難道覺得今天晚上陳老師還有希望拿獎?”

          《十七層:重啟》又不是什大爆劇,又不是歐美公司製作,基本上與拿獎無緣。

          寧瑤這說,是有點“自嗨”了。

          但是,她卻姿態親昵地抱住了張悅真的手臂,撒嬌似的說:“有姐在,陳老師這一次拿不了,下一次也會拿,總會有拿獎的一天,我想問的是,我們可不可以在陳老師獲獎的時候,沾一沾陳老師的光嘛。”

          張悅真笑眼寵溺地看了寧瑤一眼。

          “你們想沾沾光,我還能攔著不成?”張悅真說完這句話,才看向其他人,“不過,比起你們沾陳老師的光,我更希望以後看到你們能夠站到那個領獎台上。”

          大家一下安靜了下來,有些不知所措地看著張悅真。

          張悅真渾然不覺氣氛的改變一般,繼續笑著,語氣誠懇地說:“你們都是我選進公司的,我對你們寄予厚望。”

          寧瑤第一個開口,元氣滿滿地說:“好的,姐,我一定努力,爭取三年提名,五年拿獎!”

          張悅真馬上就笑了起來。

          “就是要有這樣的誌氣才對!”張悅真鼓勵道。

        -

          “她今天這是怎了?”從張悅真家離開以後,同樣簽在張悅真公司的李海錄開車,送寧瑤回去,一開出小區,就迫不及待地吐起槽來,“以前話話外都敲打我們,讓我們弄清楚自己的位置,不要有太大的野心,今天突然讓我們有誌氣了。”

          李海錄語氣透著諷刺。

          寧瑤坐在副駕駛。

          她低頭刷著手機。

          “誰知道呢,說不定是跟陳品河吵架了。”寧瑤說,“這一次金球獎的頒獎典禮,她都一反常態沒有跟過去,而是在家組織了我們這些人聚會。”

          “今天晚上出現在這的這些人也很有意思,全部都是她一手挖掘的人。”李海錄說,“你說,張總會不會是跟陳老師之間鬧掰了?”

          “你想什呢,怎可能。”寧瑤頭也不抬地否認了這件事,“張總有多愛陳老師,你不了解。”

          李海錄聳聳肩膀,“我不像你那受她重視,可以天天跟在她身邊,又怎會了解,我也就是隨口猜一下,不過,我還是覺得,這不是她平時的作風,以前她是絕對不允許任何人有一丁點兒逾越的想法,尤其是話話外都要以陳品河為尊,你不覺得奇怪嗎?”

          “重要嗎?”寧瑤卻反而了一句。

          “什?”

          “奇怪不奇怪的,她今天晚上的信號傳達得很明確了,她接下來會大力地捧我們。”寧瑤終於抬起了頭,說:“對我們來說,這是好事,這不就夠了嗎?她跟陳品河到底是不是鬧掰了,又或者是因為別的,對我們來說,都不重要。”

          

          李海錄:“這說的話,也是。”

          “我之前就跟你說過了,你在張總麵前,說點好聽的話,將姿態放低一點,她會將一些資源傾斜給你。她很在意我們是不是真的尊重她,聽她的話,隻要她認為你是聽她的話,她就會願意給你資源,捧你。”寧瑤說,“你總是說,男女有別,我能說的話,你說不出口,我能做的事,你也不好做,之前我不知道,今天晚上過後,何霆他們幾個一定會有所表示的。”

          李海錄:“對了,《十七層:重啟》的女三號,是不是會留給你?”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擇日走紅》,方便以後閱讀擇日走紅第875章 蒙粒的“示好”,李治百的“後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擇日走紅第875章 蒙粒的“示好”,李治百的“後退”並對擇日走紅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