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因為《捕蠅紙》獲得成功,萬青青現在也是好萊塢比較受關注的製片人。
除了《捕蠅紙》,今年六月即將上映的《戀戀筆記本》,以及《黑衣人》,萬青青都是靈河方的製片人,參與了電影的部份工作。
她現在的職位是靈河的北美CEO。
萬青青現在主要做兩件,一是代表靈河製作陸嚴河在好萊塢的項目,這樣的項目,一般都是參與製作,二是在好萊塢找好項目。
這讓她現在的工作有點像一個傳統的好萊塢製片人。
一個傳統的好萊塢製片人,首先要找到一個好故事、好劇本,或者說,一個idea,然後,去拿到一筆初始資金,可以讓製片人找到編劇,將它改編成劇本。
很多時候這個初始資金是製片人自己墊付。
有了劇本,就去找適合的導演,討論合作的可能性,再然後,慢慢地搭起一個劇組。
這個過程中,製片人所扮演的角色跟很多人的理解並不一樣。
萬青青因為自己做了《捕蠅紙》這個項目——這個項目就屬於她一手拉大的孩子。事無巨細,全都要管。陸嚴河就隻是提供了一個劇本,以及製作費。可以說,萬青青最後把《捕蠅紙》這樣一個項目成功拉扯長大,最後又成功地取得票房上的成功,她就跟經曆了一段取經路一樣,最後蛻變了、成長了。
接下來跟索倫合作的《戀戀筆記本》和《黑衣人》,萬青青都隻是作為靈河方的代表,雖然有製片人之名,排序卻靠後,實際上在劇組的參與程度也不高。盡管如此,萬青青卻必須將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到這幾個項目上,哪怕能夠讓她做決定的東西很少。對靈河而言,《戀戀筆記本》和《黑衣人》都是公司發展的重要環節。
對萬青青來說,過去這段時間,是她想要大展拳腳、大幹一場卻有點被困住的階段。
但這些事情,萬青青都沒有跟陸嚴河說過。
她知道這些事情應該由她自己消化。
她也知道,她在這個年紀,已經獲得了其他人難以想象的資源。
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
因為她的職位,以及她在靈河的地位,連好萊塢這邊都有人在揣測,她是不是陸嚴河的女人。
在好萊塢,這樣的性別歧視更加嚴重——當然,更加無形,因為一旦有形,就會遭人譴責。一個年輕女性,能如此快地走到高位,擁有常人所無法調動的資源,而且不是一個符號式的擺設,她一定有她的能力,但她也一定不僅僅是靠自己的能力——
這樣看似認可她能力的偏見,比簡單膚淺的“靠男人上位”的偏見,更令她棘手。
都承認你有能力了,還要怎樣?
在當下的輿論環境中,這樣的揣測不會以任何語言形式出現在她的耳朵,然而,大家的眼神也好,微表情也好,尤其是每當她出現在一個地方,那種彼此交頭接耳的小動作,都在某種程度上提醒著她,這個地方是怎看待她的。
所以,萬青青現在越來越信賴一件事,那就是不要管別人是怎看待你的,也不要在意別人眼中,你是如何獲得這一切的。你的所作所為,改變不了任何別人眼中的事實。但你隻要牢牢把握住你擁有的,認真做好你應該做的,你在這個世界終有一席之地,並且你的一席之地,不會被那些看似刻薄、淩厲甚至是扭曲的流言蜚語所擊垮。
也是因此,萬青青充分地明白,這不是一個她可以完全按照自己想法去做事的環境。陸嚴河給予了她充分的信任、資源,她也必須回報陸嚴河——最好的回報,就是在陸嚴河最需要的地方,幫他把這個地方站穩了。
這段時間,萬青青經常跟陸嚴河見麵。
她也得以有機會把自己之前積累的、看上的幾個項目,跟陸嚴河報告。
這種在路上、餐桌上甚至是茶餘飯後聊項目的時機,永遠比正襟危坐地坐在辦公室匯報要更好。
陸嚴河聽萬青青說了好幾個項目,都聽進去了。但是,對於萬青青所說的這幾個項目,陸嚴河目前聽下來,並沒有特別心動的。他發現萬青青感興趣的這幾個項目,幾乎都是《捕蠅紙》的翻版,簡而言之,都是相似類型的、群像的、不斷反轉的懸疑性質故事。
但是,萬青青每一次跟他講述其中一個項目的時候,陸嚴河都可以明顯感覺到她的熱情、專注,以及一股絕對能夠把這個項目給做好的信心,所以,陸嚴河並沒有打斷過她,也沒有在她講完之後,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是讓她可以再研究一下,回頭再繼續討論。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