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晚一些時候,劉澤凡在宣傳中也接到了采訪,被問及他為什轉發了陸嚴河的那篇專訪稿,卻沒有說一個字。
劉澤凡沉默思考了好幾秒,才說:“因為我不會說話,我擔心說多錯多,被一些別有用心地人抓住一些字眼,扭曲我的意思,嚴河在很多方麵都是我在學習的人,其實對於最近的一些聲音,我早就想回應了,可是沒有那個能力去表達出來,正好我看到了他的這篇專訪,怎說呢,我覺得,百分之百地表達了我的心情。”
媒體馬上追問:“所以,你認為演員之間是不存在競爭的,是嗎?”
劉澤凡這一次沉默了十秒,才說:“你看,我說了,有的問題,我是沒有能力回答的,因為我一開口就會被抓小辮子,我知道你在給我設置陷井,但我沒有能力避開他,我用嚴河說的一句話回答你,惺惺相惜,彼此支持。”
……
劉澤凡的這段視頻采訪被發到網上,跟陸嚴河的專訪稿放在一起,引發了很大的熱議。
劉澤凡的回答被稱為“大智若愚”。
他的粉絲都在玩梗“別欺負這個傻子了”。
陸嚴河稍晚一些時候,在自己的微博上發了一張跟劉澤凡的合照。
是他們在一家電影院的合照,在他們兩邊,是他們兩部主演電影的海報。
兩個人互相摟著彼此的肩膀。
陸嚴河配的文字是:下一部電影見。
劉澤凡轉發:傻人有傻福。
後麵還掛著一個笑臉。
劉澤凡的評論區:嚴河又給你寫了一個新劇本是嗎?
劉澤凡:[噓!]-
清明節。
首日,《舟》的票房隻有3125萬,劉澤凡主演的電影《惡意生》高達6200萬。
幾乎是一倍的差距。
但是,到了零點,《舟》的官微發布的是《惡意生》的票房喜報,《惡意生》的官微發布的則是《舟》的票房喜報。
都是喜報。
《跳起來》官微在《舟》官微喜報評論區回複:假如我現在是個挑事者,我就要問你了,《惡意生》前麵預售這火,怎首日票房沒有過億,啞火了?
《舟》官微回複:清明節檔期,非大片,首日票房都六千萬了,還啞火?你長炮眼了?
《跳起來》官微在《惡意生》官微喜報評論區回複:假如我現在是個挑事者,我就要問你了,頂級明星主演的電影《舟》,首日票房隻有三千萬出頭,還喜報?怕不是撲街吧?
《惡意生》官微回複:頂級明星自降片酬來演、製作成本遠低於市場平均水平的藝術電影,首日票房能有三千萬,大幅領先藝術電影的票房首日表現,這不叫喜報,叫撲街?你才是個撲街。
兩大電影官微聯合《跳起來》這家媒體的“自導自演”大戲,在第二天引發了巨大的輿論反響。
很多人都加入玩梗。
玩梗的方式是,站在黑子的角度,黑這兩部電影,讓黑子們無路可走。
罕見的,清明節檔期,第二天,票房大盤高於第一天。
《惡意生》和《舟》都保持了跟第一天一樣的票房成績,微幅逆跌了。
“惺惺相惜、彼此支持”八個字又一次上了熱搜。
辛子杏發微博:有的時候,不怪有的人為什年紀輕輕就能成為行業的中流砥柱,他的聲望,不僅僅是靠一部部作品積累起來的,走到後麵,都要靠人格。
娛評人管蘇晨也說:真希望業內的人格局都高一點、大一點,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武無第二,文無第一,競爭之外,也有合作,合作可以共贏。
-
陸嚴河完成了《舟》的上映,飛回了紐約。
但是,《舟》這部電影在經曆了首映幾天的宣傳轟炸之後,開始發揮出了它作為藝術電影的威力——
源源不絕的討論。
中國文藝界幾乎都去看了《舟》這部電影,也都在討論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本身就很傳奇。
它的編劇,劇本的背景故事,都是業內的“奇聞異誌”。
而這部電影,它獲得了西圖爾電影節的評審團大獎,這更是讓文藝界的人不可能不去看。
幾個演員的表演都不用說了。
本身不是重點。
電影的結構、表現手法以及最後的主題,才是大家討論的重點。
包括最後的結局,父親到底是怎死的?
在電影上映大約四到五天之後,這個話題成為了最熱門的話題。
《舟》麵的父親到底是怎死的?
各種各樣的分析貼出現。
是生病去世的。
是於孟令飾演的女兒殺的。
是陸嚴河飾演的兒子殺的。
……
各種各樣的角度,各種各樣的細節。
好些人甚至因為這樣的討論,去看第二遍、第三遍,看完以後,再把自己的發現寫出來。
>>章節報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