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之上,劫火燃燒後的灰塵飄飄揚揚,四周彌漫著蛋白質烤糊的焦臭味。
潘多拉從空氣中浮現,站在洛恩身後,望向山下一片漆黑死滅的大地,臉上滿是錯愕:
“您這就把他們全殺了?”
“是他們先違的約,我隻不過是按照誓言收債。”
洛恩斜了潘多拉一眼,反問道:
“怎?你可憐他們?”
“那倒不至於,我可比您更希望看到這些白眼狼早點完蛋。”
潘多拉不假思索地搖了搖頭,隨即有些疑惑地問道:
“隻不過,您不是打算利用他們進入迦南地,在波斯帝國的統治疆域內打下一根釘子嗎?眼下這些迦南人全死了,難道不會影響您後續的計劃嗎?”
“迦南人?這不就是嗎?”
洛恩臉上流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向前微微抬手。
頓時,布置在山頂的魔法陣嗡鳴運轉,光狀的大門緩緩打開,一個個男女老幼排列起整齊的隊伍,從伊甸園中陸續走出。
他們簇擁到洛恩身前,如朝聖般低下頭顱,齊齊肅穆高呼:
“父神!”
聲音如山崩海嘯般響徹荒野,透著前所未有的尊敬和愛戴。
那絕非之前那批迦南人在日常禱告時流於表麵的敷衍,而是一種虔誠到近乎狂熱的崇拜。
因為,正是這位救主為他們建造救世的方舟和棲身的樂園,讓他們在諸神滅世的大洪水得以幸存;正是這位陛下愛子民勝過愛神業,兩次為他們舍棄到手的世界源質;
正是這位為他們獨自擋下並引開追兵,讓弱者也配擁有生存的權力!
所以,眼前的身影值得這份敬愛和崇拜。
潘多拉恍然大悟:
“巴比倫人?原來您要的隻是那些迦南人的身份,而非他們自身!”
“廢話!”
洛恩白了潘多拉一眼,冷哼道:
“向波斯帝國境內摻沙子,事關重大,如果不是信仰堅定的自己人,我敢用嗎?這群迦南人能背叛對他們施恩的埃及,背叛和他們立約的天父【伊勒】,自然也能輕易背叛我。指望他們成事,恐怕到時候,我們怎死的都不知道。”
實際上,在決定前往埃及策反迦南人之前,他就和巴比倫眾神通過氣,做好了讓巴比倫人偷梁換柱的打算(詳見第81章)。
畢竟,曆史中的迦南人毫無操守可言,洛恩自然不敢真的信任這群沒有道德底線的白眼狼們。因此,他立下約定,設置考驗,想借機清除掉內部的毒瘤,保留下一部分還算幹淨的火種。然而沒想到,這批迦南人已經爛到了根子:
一條歸鄉路還沒走完,他們就再三違背誓約,甚至明目張膽地偽造並祭祀起了新神。
明白對方已經無藥可救,洛恩也掐滅了心中的最後一絲憐憫,果斷召來天使大軍,發動了【末日審判】,徹底抹殺了這些潛在的危險分子,選擇用巴比倫人將他們完全替換。
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躲過大洪水、從伊甸園中走出來的巴比倫人,似乎要比這些背信棄義,出逃埃及的迦南人,更接近【神之選民】的描述。
曆史上,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都尊奉亞伯拉罕為祖先和先知,因此並稱【亞伯拉罕諸教】。而根據《舊約·創世紀》的記載,亞伯拉罕原本居住在美索不達米亞的烏爾城,後來奉天主的命令,帶著妻子撒拉和侄子羅得遷徙到迦南地。天主應許給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這片土地,並與他立約,要求他和他的子孫後代要自此向主獻上信仰,忠誠侍奉。
作為古代蘇美爾文明的重要城市,烏爾城正位於巴比倫神代境內,麵生活的自然都是貨真價實的巴比倫人。
洛恩望著山下焦黑的大地,眸中閃過一絲諷刺。
所以,也算另一種層麵上的符合史實?
此時,一旁的潘多拉經過短暫的思考之後,忍不住提醒道:
“您的擔心不無道理,但讓巴比倫人去假扮迦南人,混入迦南神代,您不覺得太冒險了嗎?萬一他們被發現了怎辦?”
“那你告訴我,這些巴比倫人和你見過的迦南人有什不同?”
潘多拉一愣,望著眼前一張張有些陌生,又有些熟悉的臉孔,不禁啞然。
由於巴比倫和迦南兩大神代距離相近,水土氣候和生活習慣相同,文化交流頻繁,所以無論是巴比倫人,還是迦南人都是標準的西亞人種,麵貌極其相似。
所以,無論是從外貌長相,還是從行為習慣,都很難分辨出差別。
停頓片刻,潘多拉又提出了疑問:
“那口音和語言呢?”
“迦南人遷居到埃及這久,口音和語言受到些影響,出現點偏差,很正常吧?”
“氣息上………”
“這個更簡單。”
洛恩略一揮手,荒野上飄蕩的劫灰逐個融入一眾巴比倫人體內,掩蓋了他們原本的來曆。
潘多拉仍舊不放心,繼續提出了新的質疑:
“雖然您的考慮很周全,他們的偽裝也很完美,但這種手段恐怕經不起神靈的反複查驗,萬一……”洛恩斜了潘多拉一眼,反問道:
“你會在意腳下的螻蟻每天有多少生老病死,族群數量又何增減嗎?”
潘多拉下意識地搖了搖頭,隨即醒悟了過來。
正如她不會在意腳下螻蟻的繁衍和死活,高高在上的神靈也從未真正在意過地上的人類。
因為對他們來說,人類和螻蟻無異,根本不值得投放太多的注意力。
但往往看似沒有威脅的,才是最致命的。
潘多拉對這位心思縝密的上司徹底服氣,心中再無擔憂。
隨即,巴比倫人在洛恩的指導下,於西奈山上重新與【神】立約。
這次,不僅有作為總綱的【十誡】,還有負責解釋的【約書】。
此物又被稱為【神典】,是一部基於【十誡】的律法文集,其中簡明的強調社會和家中的道德生活,對人權予以保障,內容包括奴婢之道、凶殺的處理、待盜賊之例、對困苦者的愛護、諍訴的處理、守安息年和節期等。法律中顯明神的公義恩慈的特性,並包含高水準的道德和法律管治。
再下來是有關聖所的條例和各項禮儀的設立,希望神的子民們不單要守法,過道德生活,更要依照神的心意服侍神,過敬拜的生活。
而當在場所有的巴比倫人在【十誡】和【神典】前許下承諾,完成儀式,那些銘刻在泥板上的神紋也紛紛亮起。
萬千金色的光塵融入他們的體內和腦海,為他們徹底打上迦南人的烙印,編織出一份過去的記憶。記憶,是最不可靠的東西。
因為,它會欺騙我們。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