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章 定遷(1+12)(潛龍勿用加更28113)
“見過魏王!”
楊銳儀雖已為大真人,對待李周巍卻更顯鄭重了,踏幽而下,到了近前抱拳,親近不失禮節,笑道:
“你我於庭州之間謀謨,如今不過數日,魏王已破諸洛,博野斬公孫,使洛下天境墜如星雨,紫火綿綿,煙沙無垠…”
他一頓,讚歎道:
“襄地克服輕易,卻四麵臨敵,一朝有難,來者未必能盡得其土…夔趙攻汝,庾氏不克,梁王平襄,久圍梁川,石齊伐洛,三敗函關,皆不如魏王。”
楊銳儀雙目含笑,極為敬佩。
正如他楊銳儀所說,洛下其實不難攻入,難的是怎一口氣把這珍貴的沃土吃下來,他本以為博野和梁川必然丟一個,卻沒想到盡入彀中!
‘必然在我功績上再添一筆。’
麵對他的讚揚,李周巍笑著搖頭,隨意道:
“夔趙輕率,偏師折,梁王君代,夏人恥夷,石齊入襄,尚懼舊帝,由局勢變化而已,如今洛下一盤散沙,使一二土雞瓦狗來援,自然陷落。”
他稍稍客氣了,讓一側的庾息、剛剛趕來的羊泫采一陣汗顏:
‘土雞瓦狗…好在罵得不是我等!’
一盤散沙總比土雞瓦狗好聽,但是轉念一想,他們這些紫府在這場大戰中扮演的角色卻也不比土雞瓦狗好到哪去——無非是個個惜身,爭先恐後投效。
楊銳儀哈哈一笑,隻做了個請的手勢,道:
“前去襄鄉細聊。”
畢竟陰陵還是陶氏的地盤,楊家態度還算尊敬,眼下是準備把治所立在襄鄉了,眾人便一路往西,很快見到那滿天的紫火,一老一少已經在太虛中迎接。
賈保住了自家晚輩,連秘境落了都不顯得沮喪,滿臉堆著笑,卻不大敢開口,李絳遷立在前方,行了一禮,聽著楊銳儀讚道:
“恭喜昶離!”
李絳遷還禮謝過,因為父親在此主持,顯得不動聲色,低調地將眾人迎接到大殿去了,一同落座了,把主位空出來,一位是魏王,一位是大將軍,一左一右落座了,其他人方按著修為次第落座,聽著李周巍道:
“大將軍既然西來,東邊的戰線如何安排。”
楊銳儀顯得遊刃有餘,笑道:
“最東邊是不好動的,有修越、高家,又有蓮花寺…我等把短陳占住了,一路連到了長闔,隻要長闔不亂,側翼抵著修越,就不必憂心白江…”
“倒是中部…我等一路向東,占了不少蓮花寺的地盤,在【懷焌】定住了,和他們劃分地界,再往西一些則在汝水下遊的【山】,請了劍門的人在此。”
他說的含蓄,估摸著也是請那位劍仙來了,否則哪能這自然地脫身過來?
‘隻要淩袂出馬,整個東邊是不必擔憂了。’
劍仙的實力自然不容質疑,更何況一位四神通大真人、兌金劍仙!
楊銳儀仍怕他覺得不穩妥,正色道:
“陛下已遷都景川。”
這簡簡單單的七個字,瞬間就讓一旁沉默的玄惟麵色大變,驟然抬起眉來,瞳孔中滿是震撼!
楊銳儀作為大宋乃至於楊氏意誌的體現,乘輦而來,從始至終目光都在李周巍身上,一個多餘的眼神都沒有給這些降臣,玄惟尚且麵不改色,如今卻駐足不能前。
大宋遷都!
他感慨地站在大殿,心中默默一歎,隨後反應過來的便是庾息!
這老人先是微微一愣,旋即目光中閃過一絲狂喜。
‘遷都景川?既然國都毗鄰江淮,我等前去三江,好處數也數不清了!’
李周巍隻一點頭,從袖中取出一金卷來,靜靜地端在手,道:
“本王欲請大將軍一同進表聽宣,請真陽帝命,處置襄地。”
此言一出,一眾目光投射過來,楊銳儀頷首:
“魏王請講。”
李周巍站起身來,輕聲道:
“第一,遷徙諸洛,充實淮間。”
這八個字平靜卻有力,哪怕諸修早有預料,此刻也忍不住暗暗唏噓。
洛下之土富足,不說這些大世家,光是一地之民眾,便逾千萬,也就眼下紫府眾多,大宋神通極廣,否則也不是說遷就遷的!
‘耕耘洛下千年,終究要背井離鄉了…’
當然,對於這千萬民眾來說,總體還是利大於弊的——洛下今後必有大戰,未必如今日一般小打小鬧,柔柔和和,一旦有了幾位紫府計劃之外的情況,必然伏屍百萬!
‘倒不如遷徙個幹淨,淮間戰亂方休,千無人,也算是有無垠的良田。’
楊銳儀含笑點頭,李周巍則環視四周,道:
“其二,襄土歸附,諸洛皆順,本王將上表真陽,使諸洛受賜,各自在淮間有土,擇其英才入紫金殿!”
這一點亦無大礙,楊銳儀終於轉身,向著諸紫府笑道:
“洛下一地,不止是疆土廣闊,還有千萬民眾,諸洛世家,使修武得之,至少可以有四紫金!”
這數量倒是出乎了李周巍的意料,他原本以為也就三位,一位給陶氏,一位給庾氏,再有一位給賈氏或者別家,如今稍稍一頓,繼續道:
“第三,賈庾二姓有功,本王上請修武,使二姓有封,或在淮間有一國,補全玄韜,太虛營造。”
此言一出,太虛中一片寂靜,庾息更是一下抬起頭來,目光震撼,腦海中閃過這位魏王方才的話語:
‘如此之地,未必不能再有!’
不是稍加安撫,一疏怨心,不是隨口一言,少謝殷望,而是轉目而即有!
庾家苦了千年,獨獨苦在秘境不為己有,庾息苦思了百年,唯恨不能自主,如今如一捧黃土摔了個粉碎,卻有一旨上表,要真正為著他家立秘境!
哪怕這秘境已經沒有昔年的諸多靈資產地,可一旦到手,卻是名正言順、修武敕封的秘境,不必怕人隨意進入,更重要的是,此境是宋廷所賜,有可能因為那位宋帝成道而掛上洞天,勾連真,成為安身立命之本!
這其中的意義截然不同!在庾息看來,極有可能讓庾氏攀上洞天,甚至關聯上今後一越而起,在陰司勢力大漲的楊氏。
庾息已經活了四百歲了,此刻同樣震動驚喜之極,無言而怔,心中思緒萬千,癡癡地立著。
他尚且如此,遑論賈?
這老真人從來沒想過秘境會跟自家有關,暗自有過思量,即使有補償,補償也是在魏氏,當下聽的是渾身一震,兩頰生熱。
‘此言當真…這…’
賈雖然降的比誰都快,可前後奔波,又壞了如同一家的魏氏的秘境,其實心底是暗有壓抑的,苦苦去求魏氏晚輩神通,何嚐不是有愧疚之心?
這一瞬,他的心情竟然截然不同了:
‘降得好啊!’
‘我賈之果斷,目光之長遠,當留名青史,傳遞千年!’
隨後,所有的目光移向另一側,楊銳儀則一時緘默,神色略顯奇異。
李周巍笑著看他,並不憂慮。
大宋立國,是何等靈氛?
【征平慶武】——也叫【廣閎懸虛】!
此靈氛兩氣配合陰陽,白日星辰,使得洞天飛舉,最最適合抬舉秘境,使南方不同於北方如此困難,還需要找一些掛靠,隻要自家費一些心力,便能抬舉秘境。
庾氏兩家前有秘境墜落,砸下來了當年立秘境的諸多靈物,本身各家又極為富裕,南方有靈氛相助,隻要多補些資糧靈物,花費神通心力,重立一座秘境其實比從頭開始簡單多了……所缺不過是太虛營造之法與擅長此道的修士多年推算而已。
恰恰這兩樣東西,李氏都不甚為難了,更何況楊氏?楊銳儀能調動的資源絕不稀缺!
而李周巍也自有大宋、楊氏願意如此出力的依據!
‘靈氛一事,乃是天下大勢所化,靈氛成就修士,修士也促成靈氛,兩兩相促成,【廣閎懸虛】使得抬舉秘境更加輕易,那修士抬舉秘境就會反過來滋養【廣閎懸虛】!’
靈氛維持時間長短,常常與這些大事有關,當年的【上惡靈藏】就是被紫煙門大真人紫霈突破隕落所化靈機衝垮,而【廣閎懸虛】絕對是和宋帝息息相關的!
‘由此可知,修武舉仙一事,在求金求道,在修武星照,在除魔降妖,亦在太虛營造!’
江南立起秘境,世家飛舉,本就有助於這位宋帝的氣象!
‘更何況這些世家現在要仰賴宋帝恩德方才得以飛舉!’
李周巍其實早有此計較,暗地明白宋廷必然也有相關的謀劃,可縱觀大宋諸世家,也實在尷尬。
‘鄰穀氏多由幸進,司馬家神通不齊,鵂葵道傷創未愈,青池宗殼空空,陳氏雖有實力,跟腳太淺,無功難賞,至於淮間新貴,常昀舉止詭譎,鄴檜無宗無後,司徒氏更是心懷不軌,眼下連影子都找不著了,身上必有謀劃…’
能有抬舉秘境資格的,也隻有紫煙、劍門和李氏!
在他含笑的目光下,這位楊氏大將軍會意而笑,搖了搖頭,半是感慨半是讚歎道:
“我自當同魏王一齊上表!”
霎時間,諸修出列,或喜慶、或羨慕,齊齊致謝,李周巍並不言語,楊銳儀則笑著擺了擺手,目光掃過諸修,越看越是滿意。
‘洛下的戰力,最大程度地保住了,已經有了守住的可能,而秘境落罷,諸釋已無貪婪之心,更是大有助力。’
與李周巍目的明確地前來此地不同,直到此刻,這位大將軍才真正有了守住此地的心思,自覺取得了大戰國,誌得意滿。
待著聲勢稍歇,這位魏王道:
“大將軍打算以何人守襄?”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