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後。
京城,時至夏日,綠樹成蔭,這座曆經千年的古都恢複了繁華氣象。
戰爭已經結束,虞國的百姓們迎來了久違的和平。
趙宅,一座書房內,雕花的窗扇敞開著,透過窗欞,可見一隻骨節勻稱的手,持筆蘸墨,於一本寬大書冊上留下一個個文字:
“………地藏法王終於還是泯滅了,這場登天之戰比預想中更順利。
後續複盤,蓋因地藏分魂歸一,根基不穩,且以生靈塗炭汲取信仰,違背天道。
張衍一雖死,他所勾動的天道卻仍在那一戰中助了我一臂之……”
“細細思來,地藏崩塌時,我甚至在他體內察覺到了紅教上師和辯機的抵抗意誌,這或也是池這個偽神垮塌的諸多因素之一。
得人心者得天下,這場小乘和大乘跨越數百年的較量,終於落下帷幕。
而被徹底抹去神魂的地藏,也再無卷土重來的可能。”
“戰後。失去了幾乎所有高層戰力的佛門再無威脅,西域兵士也紛紛投降……善後的事,我並未怎過問,隻交給了朝廷將領們去處置,我是放心的。
隻是經此一役,虞國已下定決心在西域設置“都護府’,至於西域諸國的不滿,貞寶的意思是,交給文珠公主去安撫。”
“佛門上層經過大清洗,但底層卻還有大批信眾,以及深厚的民間基礎。
這點好解決,就如同我很久前的設想一般,經受過檢驗,證明過自身立場的般若菩薩是最好的人選。女菩薩終於不用再惦念著雙修……,我交給了她一個艱巨的任務,行走各方,將虞國和西域散落的佛門弟子整合起來,完成“合流’,這怎又不是大功德一件呢?
恩……雖然她領受任務時眼神十分幽怨,但我假裝看不見。機智如我。”
“西南大疆的獠人族也是個隱患,不過這隻浪費了我半日的時間。
我將拓跋微之接了回來,帶去了大疆,並揪出了族長宋植,他竟沒有逃跑,而是體麵地在族長居住的大寨中,等我上門,並請求自裁,我準許了。
自此之後,獠人族將重新由拓跋微之管理。
對了,我意外在大疆還看到了匡扶社的一小股餘孽,隻是讓我意外的是,徐簡文的妻兒在我到來前,競也是雙雙死在了住處。
趙師雄說,應是文王妃毒殺了子嗣,再自殺……想必是不願受辱。倒是個剛烈的性子,可惜。希望他們一家,在陰曹地府團圓,下輩子不要再害人了。
倒是趙師雄,竟向我提出解甲歸田的請求……也罷,隨他去吧,打了一輩子仗,也該享受頤養天年了。”
“說起匡扶社……突然想起了芸夕那丫頭,已經許久沒見過,回京後差人打探了下,才得知她仍在孜孜不倦追殺匡扶社餘下的逆黨,可想而知,當初莊孝成的欺騙給她造成了多大的傷害……
倒是玉袖的那個妹妹,聶玉蓉,與芸夕攪合在了一起,還成了朋友,倒是趣事一件。”
“八王之亂終結,幾大王爺中,除了全程都沒有參戰,安心苟在最偏遠的地方悠閑度日的嶺南王外,隻剩下淮安王與陳王還活著。
我問了貞寶的口風,她說,且剝奪了他們的大半身家、勢力,隻留下一份家財,安閑度日去吧,也算兌現了當初招降的承諾。”
“有件趣事。當初在淮水永嘉城,我隨手招募的那個文吏杜如晦據說這一年,在後方大放異彩,極為亮眼,已經被調入京城,入職吏部,與袁公閑談時聽他說,認為此人有宰輔之才……
我懷疑袁立這老小子是在側麵吹捧我,,都知道杜如晦是我收下的人,整個朝堂豈敢對他不大開綠燈?”
“戰後論功行賞,鎮國公因傷病退下去了,小公爺湯平接替,成為了最年輕的國公,蠻好。董大竟也沒死在戰場,一同回京,接下來必是直上青雲,據說他有意接掌翰林院。
寧則臣恢複了漕運總督之職,監管建成、淮水兩道。
衛顯宗也憑借戰功重新爬了起來,貞寶承諾,對以往既往不咎。”
………前天小馬(馬閻)來找我,問詔獄關著的一堆人怎處理,我差點忘了,青山的柴可樵那波人,我想了想,還是將他們放了。
倒不是心軟,隻是算起來,我自己才是青山一脈的真正開山祖師……武仙魁既已身死,底下的人也再無威脅,便由著他們將青山繼續傳承下去,總好過斷絕。”
“說起傳承,玉袖帶著神官們回到了天師府,並被推舉,成為了道門曆史上第一位“女天師’。而經曆了戰爭的洗禮,她竟在戰後一朝頓悟踏入半步天人,我將張衍一留下的天書給了她。相信在她手,天師府用不了幾十年,就會浴火重生,恢複鼎盛。”
“還有什值得掛心的?思來想去,還有三件。”
“其一,是蠱惑真人不知是死是活,時至今日,這老道士早沒有任何威脅,我隻是想當麵謝謝他……說一句,道長你真是個好人。認真臉。”
“其二,裴念奴不願與我回京,而是獨自留在了牧北森林,準備在那了此殘生……直到魂飛魄散……啊,寫到這,才想起漏了這件大事,那道空間裂隙,經過我深思熟慮,還是將其填平了。雖然我也想過,能否保留這個入口,未來嚐試回到地球,但……既已有了新的人生,何必懷念過去?至於這裂隙是否未來還會出現,猶未可知,要等“災星’數百年後再次降臨,隻是那遙遠的事,便先不想了,大不了相信後人的智慧。”
“其三,就是老徐了……當初轉世前,也沒說大概出生在哪,不過我想,倘若他重生歸來,遲早也會來到京城,或許,這次我可以引領他踏入修行……”
書房中。
骨節勻稱的手將毛筆放回了筆架。
夏季的風從敞開的窗子吹進來,吹幹了墨漬,紙張嘩啦啦翻動,最後合攏。
書皮上赫然幾個大字:《正經人日記》。
趙都安心滿意足地欣賞著自己的傑作,聽到門外傳來丫鬟脆生生的聲音:
“老爺,老夫人叫你過去,再晚一些,隻怕要誤了時辰了!”
趙都安無奈地道:“來了。”
今日整個趙府都掛滿了紅色的綢緞與燈燭,天沒亮時,整個大宅子就為了今日的大事忙碌了起來,若說準備,則更要在半個月前就開始了。
不隻趙宅,整個京城,乃至整個虞國都在早些天便知曉了今日將發生的大事:
趙大人要與陛下成親了!
廂房中。
已經成了人仙了趙都安如提線木偶般給尤金花摁在鏡子前,由著她擺弄。
終於,當完成最後一步,尤金花站在繼子身後,望著鏡子中俊朗的年輕人,眼眶不禁紅了。“姨娘怎哭了?”趙都安詢問。
尤金花慌忙撇過頭去,用手背擦去淚珠,轉而綻放笑容:
“是開心的,是開心。”
經曆了萬千劫難,自家早已被視為己出的大郎,終於要締結姻緣,她如何能不開心?
這時候,廂房的門被推開,穿著一身嶄新衣裙,頭戴發簪,腳下跟著隻京巴犬的趙盼兒推開門,大聲道“娘!大哥!接親隊伍來了!”
府邸外頭,已傳來敲敲打打聲,數百人的隊伍各個盛裝而來,仔細看去,一個個列隊的仆從,竟是詔衙的錦衣校尉裝扮。
周遭巷弄,早已戒嚴,周圍門口達官顯貴家眷出門側立觀禮。
穿著大紅袍,新郎官打扮的趙都安在繼母,妹子簇擁下走出宅門,就望見了這一幕。
侯人猛、沈倦、錢可柔三人手捧錦繡大紅花,笑容燦爛:“大人!”
後方,張、海棠等緝司言笑晏晏,紛紛行禮:“見過親王!”
戰後,為了匹配女帝的地位,趙都安被火速加封為親王爵位。
趙都安翻了個白眼,打趣道:“你們倒好歹沒抬一隻花轎來。”
“我們哪敢啊。”小秘書笑嘻嘻將大紅錦繡球綁在他胸口。
女帝成親。
古所未有。
禮儀如何辦,可愁壞了禮部一大群官員。
尤其若是尋常的駙馬也就罷了,可偏偏皇夫乃是比女帝陛下名望還高,修為還強的當世第一強者。乃是大虞國真正的國家柱石。
最終定下,禮儀上參照男娶女流程,但宴席在皇宮辦。
“我看啊,你們倒是膽子都大得很。”趙都安灑然一笑,縱身一躍,翻身上了隊伍中,那頭渾身並無半點雜色的純白寶馬。
趙府門前,鞭炮聲連綿。
趙都安騎馬,京城閻王們匯成的儀仗隊浩浩蕩蕩,招搖過市,直奔皇宮。
朱雀大街兩側,京城禁衛值守,無數百姓手捧花籃觀禮。
在眾目睽睽之下,趙都安騎白馬,入皇城。
午門外,早有袞袞諸公,滿朝文武,列隊迎接。
董玄、袁立、馬閻、薛神策、海春霖……一張張熟悉的臉孔,此刻麵朝白馬,齊聲恭賀:
“恭迎親王駕臨!”
女帝寢宮。
帷幔低垂,檀香嫋嫋。
臥房的門敞開著,女官們來回奔走忙碌,熱鬧非凡。
梳妝鏡前,徐貞觀挺著腰杆端坐,美眸凝視著銅鏡中的自己。
鏡中的女子堪稱人間絕色,仙子空靈與帝王雍容融合,好似神女在人間。
也唯有神女,才配得起當世第一的人間之神。
“陛下,您好美。”
鏡子中,當身後為她化妝的莫愁將最後一根釵子在烏黑發鬢固定。
這位女宰相癡癡地望著鏡中,身穿鳳冠霞帔,姿容絕色的女帝說道。
徐貞觀微笑著,緩緩站起,轉過身來,她今日沒有半點帝王應有的威嚴,儼然如凡間出嫁的女子一般。此刻望向莫愁的目光,也並非看向丫鬟婢女,而是閨中密友。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