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藝術高峰
李拓已經是知天命的年紀,妻子新喪,趕上過年這檔口,情緒自然低落,林朝陽的到來衝淡了家孤寂、冷清的氣氛,他也恢複了些活力。
林朝陽與他閑聊了幾句,不知怎地,李拓又說起了張暖心。
「暖心年輕時候,可真漂亮。」
他說這話的時候,臉上帶著緬懷的神色,微笑從嘴角微微蕩漾開。
少年夫妻老來伴。
李拓夫妻倆結婚三十多年,感情甚篤,李拓性格四海,熱情好客,年輕時最喜歡呼朋喚友,放在別的女人身上,溫馨的家庭生活被如此打擾,少不了要時常鬧一鬧。
可張暖心卻從沒有因為這樣的事跟李拓爭吵過,對所有人都是熱情招待,她也不願意說話,常常就是端莊的坐在那當一個沉靜的傾聽者。
林朝陽聽著李拓的話,回想起當年情景,心情也不免有些沉重。
他看李拓家冷冷清清的,也沒有個過年的樣子,便拉著李拓讓他去家吃晚飯。
吃過晚飯,李拓說想去西院看電影,林朝陽和他一起過去,翻找了好一會兒,找到了一部麥可·西米諾執導的《天堂之門》。
這部表現美國南北戰爭的片子是張暖心生前最喜歡的電影之一。
看過電影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林朝陽又跟李拓聊天,到深夜的時候兩人都睡了過去。
次日一早,天光大亮。
李拓醒來,精神明顯比昨天好了許多,不等吃早飯就要走。
「忙什,吃完早飯再走。」林朝陽勸他。
「女兒今天回來,得早點回家收拾收拾。」
說完他匆匆走了,陶玉書看著他的背影,說:「以前還看不出來,他們夫妻是他更依賴暖心姐多一點。」
「他就是咋呼得凶。」
看著李拓情緒振奮了不少,林朝陽也感到欣慰。
初二無事,陶希武帶了家兩個小的去看電影,陶玉書在打國際長途,林朝陽陪著陶父下了會兒棋。
快到午飯的時候,兩人收官,便聽到趙麗正在跟林二春請教買房的事。
趙麗這些年做服裝生意搭著杜峰的便車,最早是開小店,後來又做了紅秀的代理。
紅秀在海澱、西城、豐台等4個區的6家店都是她的,一年流水大幾百萬。
林朝陽對陶玉成的判斷沒錯,他之前張羅著賣BP機,吵了幾個月就沒動靜了。
反倒是因為陶玉書的關係,給不少劇組當起了顧問,跑跑審查、介紹介紹演員,日子悠哉悠哉的,也沒耽誤賺錢。
當然了,肯定是跟趙麗的服裝店比不了。
這兩年有了錢,趙麗一直想給家換個房子,偏偏陶父陶母年紀大了,不願意動彈。
兩個女兒不在身邊,隻有他們夫妻倆能照顧,趙麗也不好意思提換房子的事。
她今天跟林二春研究房子,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陶希文。
轉眼陶希文畢業一年多了,90年代斯坦福的高材生畢業回國,各個大學、研究所、電信和銀行搶著要,燕大計算機係和計算中心還特地邀請他回校工作。
期間計算中心主任張興華跑到陶家三顧茅廬,可陶希文就是不願意,按照他的說法,
他誌不在教書育人,想做點自己喜歡的事,不想受拘束。
雖然拒絕了幾所高校和研究所的招攬,也沒有找任何單位,但陶希文也不是什事都沒幹。
去年燕大的CERNET網一期建設,他就去幫了忙,順便把他自已在校園弄的小工作室也給聯上了網。
成為了燕大除了圖書館、電教、老化學樓等建築之外,為數不多能夠聯網的地方。
他具體研究什,家人也不得而知,反正趙麗說他每天從早忙到晚。
優越的家庭條件是陶希文追求興趣的底氣,他每天忙什事情家人不打聽,也不催促。但該為他謀劃的,家人也沒落下。
趙麗去年下半年以來操心的最多的是兩件事,一是給陶希文淘換相親對象,二是給他張羅買房子。
過了年陶希文就24了,歲數不大,可他成天就窩在房間,也不出門,就算是待到34
歲也不可能找到女朋友,所以趙麗心急啊。
找了女朋友,沒房子肯定不行,這兩件事就成了她目前的當務之急。
96年這陣,燕京的房地產市場遠不如後世火熱,亞運村和方莊是兩個最火熱的版塊,
新樓盤紮堆兒的出現,很多都是外銷房,關注度也高。
這個關注度主要是由兩方麵帶來的,一是住在那的明星多,二是房價高。
高到什程度呢?
便宜的2000美金一平,貴的快奔著4000美金去了。
你還別嫌貴,人家房價不按人民幣算,得有美金才能買,一般老百姓想買都買不著。
「亞運村那地方不行,再過十年啥也不是。年輕人愛熱鬧,就奔西單、金融街那一片,以後銀行、證券公司紮堆兒,全是高工資的,房價一準兒差不了。
離著海澱這邊兒也不算遠,以後開車回來也方便—」
林二春滔滔不絕的給趙麗講著選房經,聽得她一愣一愣的,更加用心的討教起這麵的門道,林二春的好為人師被徹底激發,拿出了一張燕京地圖來比比劃劃。
「媽,房子的事你不用操心。」陶希文聽著趙麗和林二春正探討的話題,說了一句。
他在美國留學兩年,又實習了大半年時間,讚了幾萬美元,存款比這個年代99%的人都要多。
「我買我的,住不住是你的事。」陶希文一下子就沒話了。
這會兒陶玉書打完電話回來,吃飯時對陶希文說:「你開發的那個電郵係統挺好用的,沒想過開個公司嗎?」
陶希文回國這一年並非真的無所事事,他年初的時候覺得在國內用全英文界麵的電子郵件不方便,就自己開發了個中文電子郵箱係統,
陶希文聞言搖了搖頭,「國內現在用網際網路用戶太少了,而且電子郵箱也沒辦法盈利。」
「現在沒辦法盈利,不代表以後也沒辦法盈利,商業模式都是一點點摸索出來的。」
陶玉書很欣賞這個大侄子,聰明、穩重、鑽研精神強,但也有缺點,可能是因為家庭背景的原因,身上書卷氣太重,太過理想化了。
「你現在憑著興趣做事,這當然沒錯,但也要花一些精力考慮如何把興趣變現。」
趙麗在一旁說道:「你大姑說得對。家不需要你賺錢,可你整天閉門造車也不行,
11號樓你劉阿姨她外甥女現在在人大讀研究生,等過兩天你們倆見一麵。」
這話題轉的比陶玉成還生硬,真不愧是兩口子。
陶希文有些抗拒的說道:「媽,我現在沒打算找女朋友。」
「沒讓你找女朋友,你先去看看。當個朋友相處嘛,人家可是很優秀的,她媽燕師大畢業的,跟你大姑是校友,她爸在部委」」
陶玉書搖了搖頭,她本來要說的話被趙麗成功的岔了過去,便沒再提。
兩周之後,元宵節剛過兩天,林朝陽出現在《人民文學》雜誌社,今天是《人間正道是滄桑》作品研討會的日子。
《人間正道是滄桑》自發表以來,在當代文壇掀起了罕見的轟動效應,國內文學界對這部小說盛譽空前。
許多評論家認為,這部小說「比之那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並不遜色」。
因而今天為這部小說召開作品研討會,規格也是很高,並且嘉賓來源也打破了一般作品研討會的常規。
不僅有《人民文學》邀請來的作家、評論家同行,還有總政文化部的人、ZYD史研究室的教授。
研討會開始後,各人發表對小說的看法和感想,總體而言到場的專家都給予了小說極高的評價。
「.《人間正道是滄桑》在我們當代文壇,毫無疑問是小說叢林中一棵枝葉茂盛、
崴生輝的大樹,確確實實是一座拔地而起、風光無限、撼人心魄的藝術高峰!」
「這部作品既有嚴肅深刻的思想內容,又有生動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兩者完美的結合,提高了小說的品位。
篇幅宏大而情節、人物發展卻又完整自然。
特別是能把人物的命運與性格的展示同時代的曆史變遷結合起來,這就不僅加強了人物性格的深刻性和豐富性,而且使作品產生極強烈的厚重感。」
>>章節報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