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赤裸裸的現實
「新琴,過來!」
「朝陽同誌,我給您介紹一下,這是我們96級表演班的主任教員崔新琴,她是陳老的學生。」
已故的陳懷愷早年是燕影的教員,劉國典知道林朝陽跟陳懷愷關係好,特地提了一嘴。
「你們班那幾個學生呢?叫過來讓朝陽同誌瞧瞧,我們學校這幾屆可收了不少好苗子!」
崔新琴一聽劉國典的話,立刻叫來了幾個學生。
晚上大家吃飯,肯定不能叫學生們去,趁著眼下有機會,劉國典見縫插針的讓學校的學生們在林朝陽麵前露露臉。
隻要能露個臉就行,就算現在沒機會,以後這些學生走上社會了,萬一碰上林氏影業、鳳凰衛視有大戲,林朝陽一個眼熟的印象很可能就能改變這些學生們命運。
「這是我們9%6級表演班的黃曉明,這是顏丹晨,還有郭曉冬、陳坤、何琳—....」
崔新琴叫來的,都是她最看好的學生,自然也是班條件最好的。
介紹到最後她還不忘說道:「還有個趙蔚,拍了鳳凰衛視的《還珠格格》之後火得一塌糊塗,現在還在外麵拍戲呢。」
鳳凰衛視現在是中港合資,內地占股多一點,但根據雙方協議,主導權和管理權仍在星空衛視手。
崔新琴是行內人,自然知道鳳凰衛視的老板是誰。
眼前的俊男靚女們臉蛋嫩得能掐出水,見到林朝陽之後,一個比一個緊張。
「燕影這茬學生外形條件都不錯,以後說不好都要成為大明星。」
聽著林朝陽的誇獎,幾個年輕的學生臉色漲紅,眼神興奮。
崔新琴說:「也得您和陶總這樣的伯樂給他們機會。」
林朝陽微笑著點了點頭,看似隨和,卻沒再說什,崔新琴便識趣的帶著幾個學生離開了。
放映會結束才四點多,距離晚餐還有些時間,校領導將林朝陽和陶玉成請到了辦公室稍事休息。
「聽說謝導下一部電影打算把《拉貝日記》改編成電影?」
「是。」
「謝導的手筆可真是越來越大了,這宏大的題材,恐怕又得一個億的投資吧?」
按照現在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1200萬美元還真就差不多是一個億。
「差不多。有些戰爭場麵,經費肯定要多一點。」
「咱們國內,恐怕也隻有謝導能拍、敢拍這樣的大製作!」劉國典感慨著說道。
「說到底還是票房潛力有限,海外市場又開發不出來。」
「幸好有林氏影業,陶總對於中國電影的貢獻真是居功至偉啊。」
劉國典的恭維略顯露骨。
實際上,雖然林氏影業這些年在內地投資了不少電影和相關產業,但礙於國內的市場規模,這還真就算不上是發展的重點。
在林氏影業目前的內部序列,內地的重要程度甚至還不如日本市場。
這大一個國家的電影市場,指望著某個電影公司來拯救是不現實的,電影這種文化產業歸根結底是要整體經濟水平發展上去了之後,才有可能崛起。
在辦公室閑聊一陣,飯局過後,林朝陽先送有點喝高了的陶玉成回家。
哪個父母不望子成龍?
《錄像廳》成片質量不俗,讓陶玉成老懷大慰,一高興就多喝了幾杯。
帶著三分醉意,他跟林朝陽暢想,「你說希武這部片子要是參加電影節,有沒有可能拿個金熊、金棕櫚?」
「你這要求有點高了,去參加個東京電影節還比較有競爭力。」
「主要這不是時間不對嘛。」
國際上的主要電影節都在下半年舉行,很多都是在8月到11月。
很多重要電影節對於參展影片的要求都是首次參展,並且事未公開放映的,
所以一部電影能拿到重要獎項的機會是有限製的。
陶玉成想讓兒子搏個大獎,也情有可原。
「那就報名柏林電影節嘛,跟小餘打個招呼,入圍肯定沒問題。至於能不能得獎,就看評委了。」
有些燕影的學生天真的認為,陶希武的家世並不能決定他們之間的差距。
可事實上,陶希武的起點卻是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這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終點。
就拿畢業作品的事來說,99%的燕影導演係學生都不可能在校期間就拍攝長片哪怕是以後進入了影視行業,他們中95%以上的人拍的電影也不可能有機會入圍柏林、坎城這種國際電影節。
甚至他們其中的絕大多數,這一輩子都無法獨立執導一部電影。
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
不僅是電影行業的現實,也是這個社會的現實。
「就當是混個經驗了。」
聞聽此言,陶玉成也放下了奢望,平靜的說道。
又過了一個多星期,陶希武滿臉喜悅的出現在小六部口胡同,逢人便說他的電影成功報名了柏林國際電影節。
「二哥,這你不請個客?」冬冬提議。
陶希武欣然應允,「沒問題。想吃什,說!」
「咱去吃能仁居吧,我同學說他們家現在可火了!」
1997年的燕京餐飲界,太平橋「涮肉一條街」的能仁居說自己是第二紅人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
開業以來火得一塌糊塗,連林朝陽都時不時的聽朋友們說起。
「沒問題,走著!」
這是他成年後第一次請客,家人很給麵子的響應。
可陶希武答應的痛快,卻沒考慮過吃飯要排隊的問題,林朝陽隻得先派人去太平橋那探探路。
等了半個多小時,他接到保鏢小朱的電話,才帶上家人動身。
白塔寺附近的太平橋大街在這些年有個名號叫「涮肉一條街」,口福居、貴友居、同仁居、頤樂居、希龍居、祥和居——
滿大街都是涮肉店,哪怕後世東四北大街上密集的涮肉店也不及這條街如今的盛況。
晚飯時分,大街上的紅白色7路公交車駛過,各家涮肉門口排著長隊,街邊趴活的黃麵的、紅夏利們將交通堵得水泄不通。
很多烤肉店門口還聚集了不少豪車,其中尤其以能仁居門口的最多,以前這種盛況隻屬於長城飯店、香格拉和天倫王朝等高端飯店們。
「呦,這場麵!」
自從前些年副食開放供應以來,在燕京,下館子排隊早已不是什新鮮事。
尤其是冬天吃涮肉,但凡有點名氣的店都得排隊。
陶玉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少說有兩個月都在下館子,也算是見多識廣了,
可見著能仁居門口的場麵,還是忍不住驚歎了一聲。
「東四的阿靜、雙榆樹的金山城都沒這兒熱鬧!」
他口中的「阿靜」是阿靜粵菜、「金山城」是重慶火鍋,都是近兩年燕京很受歡迎的新餐廳,吃個飯都得排隊。
有小朱打前站,林朝陽一行人到了地方直接進店,省去了排隊的苦惱。
能仁居的就餐環境很好,早年燕京的涮羊肉都是走低端路線,不管是服務還是環境都是粗枝大葉。
能仁居就不同了,不僅裝修得好,連調料都是服務員為顧客調好,主打一個賓至如歸。
涮肉的方式也跟以前不同,肉還是口外肉,但手切變成了機器切,原來的肥瘦相間變成了全瘦,切的極薄。
少了人工的靈魂,卻多了機器的精致。
炭火銅鍋也變成了煤氣鍋。
家幾個小的吃得不亦樂乎,陶玉成卻吃得不太滿意,總感覺這種吃法少了靈魂。
「東來順能讓這幫店給擠下神壇,實在是不爭氣!」
他的語氣充滿了怒其不爭,林朝陽也不禁點了點頭。
能仁居這半年在燕京紅透半邊天,今天一吃,真是見麵不如聞名了。
一頓涮肉吃完飯,陶希武肉疼的結帳。
《錄像廳》拍完花了23萬多,不僅把讚助都花光了,陶希武還自己貼補了快兩萬塊。
要不是當了導演,這錢他是打死也不會掏的。
現在電影雖然拍完了,可管是上映還是賣版權,都還沒消息呢,他也不寬裕。
>>章節報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