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難度超乎想像
周益民在周大忠家吃完飯,謝絕了他們的挽留,騎上摩托車往自己家趕。
夜風格外清爽,吹在臉上帶著一絲涼意,卻讓他酒後的微醺消散了不少。
回到家,他簡單洗漱了一下,躺在炕上準備休息,腦袋剛沾上枕頭,一個念頭突然冒了出來——周家莊的糧食剩下不多了。
年前回周家莊時,老支書特意拉著他說了這事,當時他答應年後抽時間回去看看,想辦法解決,可這陣子廠的事一忙,竟把這茬給忘了。
【寫到這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台灣小網→??????????.??????】
想到這,周益民心頓時有點不踏實,周家莊是他的老家,村人的日子過得緊巴,糧食要是不夠,那可是天大的事。
他暗下決心,明天一早必須回趟周家莊。
第二天雞剛叫頭遍,周益民就爬了起來。
然後如同往常一樣,打開商店秒殺產品,看了一眼,看來今天的運氣還不錯。
有一百斤豬肉一百桶汽油一百斤香蕉一百匹布。
周益民簡單吃了點早飯,揣上兩個饅頭,便騎上摩托車先往鋼鐵廠趕。
到了廠,天剛蒙蒙亮,辦公室的門還鎖著,他等了一會兒,周大忠就來了。
「十六叔,這早您就來了?」周大忠看到他,有些驚訝。
周益民點點頭,把他叫到一旁:「大忠,我今天要回趟周家莊,有點急事。我不在的這兩天,廠要是有什處理不了的事情,你就給我打電話,實在不行就先記下來,等我回來再說。」
「好,十六叔您放心,我一定盯好。」周大忠連忙應道,他知道周益民既然特意交代,肯定是重要的事。
周益民又在辦公室簡單看了看,把一些緊急的文件處理了,跟幾個科室的負責人交代了幾句,確保自己離開的這兩天廠的工作能正常運轉,這才放下心來。
安排好廠的事,周益民走出辦公室,跨上摩托車,發動引擎。
摩托車發出一聲轟鳴,駛離了鋼鐵廠,朝著周家莊的方向趕去。
路上的行人還不多,隻有幾個早起的農民趕著牛車往鎮上送東西,看到周益民的摩托車,都好奇地望過來。
周益民沒心思理會這些,心想著周家莊的糧食情況,腳下加了點油門,摩托車在鄉間的土路上飛馳起來,揚起一陣塵土。
一路顛簸,周益民終於看到了周家莊村口那棵老槐樹。
他放慢車速,騎著摩托車進了村,徑直朝著老支書的家趕去。
老支書家就在村子東頭,是一座不算起眼的土坯房,院牆是用黃泥夯實的,門口還堆著幾捆曬乾的柴火。
周益民停好摩托車,推開虛掩的院門走了進去。
院子很安靜,隻有幾隻雞在低頭啄食。
他朝著正屋走去,剛走到門口,就看見老支書坐在炕沿上,手拿著一根旱菸杆,一口接一口地抽著旱菸。
青色的煙霧在他麵前繚繞,把他那張布滿皺紋的臉籠罩得有些模糊。
老支書眉頭緊緊地皺著,像是擰成了一個疙瘩,眼神有些呆滯地望著地麵,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顯然是遇到了什難題,連周益民走進來都沒有察覺。
周益民站在門口看了片刻,隻能主動走上前,開口打著招呼:「老支書,在想什呢?」
老支書聽到這熟悉的聲音,像是被驚醒了一般,猛地抬起頭,煙杆都差點從手掉下去。
當他看清來人是周益民時,眼睛閃過一絲驚訝,連忙把煙杆在炕沿上磕了磕,滅掉煙火:「益民,你什時候回來的?」
周益民在炕邊的板凳上坐下,開門見山地回答:「剛剛回到村。老支書,村的糧食還能支撐多久?」
提到糧食的事,老支書臉上的神情又黯淡下來,他歎了口氣,愁眉苦臉地回答:「村的糧食,最多隻能支撐不到一個星期左右了。」
這些天,老支書心一直惦記著糧食的事,自從年前跟周益民提過之後,他就一直在等周益民的答覆。
等了一段時間,卻聽說周益民已經去鋼鐵廠上班了,也沒給自己個準信,他就想著自己想辦法解決。
可他跑了好幾個地方,才發現現在弄來糧食的難度遠超想像,四處碰壁,急得嘴上都起了燎泡,所以剛才才會那心煩意亂。
之前有周益民幫忙,都沒有感覺到購買糧食有多難,但是經曆過這次之後,老支書就明白,購買糧食的難度遠遠超乎想像,而且還是大量的采購,可以說是難上加難了。
周益民聽到這個答案,心也是一驚,他沒想到村的糧食竟然緊張到了這種地步,比他預想的要嚴重得多。
幸好是想到,真的不敢想像,要是沒有想起來,村的生活可就難過了。
他深吸一口氣,看著老支書焦急的眼神,隨即開口說道:「老支書,你放心,我今天晚上就會把糧食運回來!」
老支書得到周益民如此肯定的回答,頓時愣住了,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過了好幾秒,他才反應過來,激動地一把抓住周益民的手,那雙手因為常年勞作而布滿老繭,此刻卻微微顫抖著:「益民,你說的都是真的嗎?」
周益民看著老支書眼中的期盼,連忙重重地點了點頭:「是真的,老支書,您就放寬心吧。」
老支書這才徹底放下心來,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了,緊緊握著周益民的手,一個勁兒地說著「好,好」
周益民又跟老支書交代了幾句,說自己還得加裝去聯係運糧食的車,便起身離開了老支書家。
周益民剛走,老支書就像換了個人似的,之前的愁雲一掃而空,整個人都精神了起來。
他也顧不上收拾炕邊的煙杆,腳步匆匆地就往村的大飯堂趕。
村的大飯堂是全村人吃飯的地方,青磚瓦房,門口掛著一塊褪色的木牌,上麵寫著「周家莊大飯堂」幾個字。
這段時間,因為擔心糧食不夠,老支書一直讓食堂限量供應,每頓的窩窩頭做得又小又硬,稀粥也熬得清可見底,村民們嘴上不說,心都憋著股勁。
老支書趕到大飯堂時,麵已經忙活開了。食堂師傅正係著油膩的圍裙,站在灶台邊,指揮著幾個婦女往大鍋添水,準備做早飯。
地上擺著幾個麻袋,麵裝著不多的玉米麵,看著就捉襟見肘。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