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錄司的官員開心的去找潘筠,暗示道:“國師的師兄、師姐、師侄們可要安排?”
潘筠:……
她靜靜地看了他們片刻,暗道:要不你們先把我安排了吧。
潘筠挑眉,她這才想起來,好像她還沒度牒。
妙真倒很有可能明年取得度牒,但她也用不著道錄司安排。
而且……“讓你們往麓川派人是為國家安定略盡綿薄之力,麓川以南,一直是土司管理,自有他們的習俗,隻是良莠不齊,對好的習俗,當繼承保持,而殘忍、血腥又嚴酷的那部份,就當廢除,用別的思想和習俗去覆蓋。麓川,不是讓你們往安排廢人吃空餉的所在,我希望道錄司派去的人有能力,有責任,有包容萬物之心。”
麓川一帶,土司治下的百姓相當於土司的佃農,甚至有個別地方,相當於奴才。
百姓生下的孩子是屬於土司的,生死在土司及其家人的一念之間。
甚至,一些部族還有很殘忍的習俗,比如,以少女的皮做鼓,每遇山洪,都要以童男童女祭山。
成效沒多少,倒是給這世間增加了不少怨氣。
朝廷想教化這些地方,潘筠也想。
道錄司的官員若有所思,恭敬地離開了。
潘筠目送他們離開,眼眸低垂,看向趴在腳邊的潘小黑:“你說,我還要給自己搞個度牒嗎?”
潘小黑:“你想要?”
潘筠咂摸了一下道:“考了兩次,考出執念來了。”
潘小黑:“現在不就是你一句話的事嗎?”
潘筠揮手道:“算了,要是占了別人的名額就不好了,現在我也用不著這個了。”
潘小黑翻了一個身,露出肚皮:“好無聊啊,你不覺得無聊嗎?”
“不無聊啊,我每天很忙的好不好?”潘筠瞥了一眼它:“你要覺得無聊就閉關。”
那不是更無聊了嗎?
潘小黑見她如此怡然自得,忍不住道:“你怎這想得開,就不擔心妙真三個,也不擔心那隻狐狸和小紅嗎?”
潘筠麵色淡然:“他們身上的平安符一直很安靜,有什可擔心的?”
潘小黑眼巴巴地看著門外的藍天:“外麵的世界好廣闊呀,我也想出去闖一闖。”
潘筠把它拎起來,跟它眼對眼,對視片刻,她不由一笑:“你還真修出了一顆心。”
潘小黑愕然不動。
潘筠隨手將它放到膝上,揉了揉它的腦袋後將毛摸順,溫和地道:“再等等,我們也會出去的。”
她是修道,又不是真慕權勢,在深宮是暫時的,總有一日,她還是要出去的。
潘筠看著門外澄淨的藍天,嘴角微翹,那才是她的世界。
潘筠繼續去兵部和工部,大炮還沒造出來,倒是順手改進了不少其他兵器和工具。
好消息還在不斷傳來。
經過楊善和薛韶的不斷努力,終於招安鄧茂七。
不過,鄧茂七沒有立即散去跟隨之人,而是要求朝廷先履行一部分約定。
比如,由朝廷下令,福建和江西兩地的地租最高不得超過六成,地主不得要求佃農額外青貯。
當然,命令是下了,但到了地方,地主們是否遵守,誰也不知道。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