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散布謠言
徐婷今天拍攝得很鬱悶。
晚上結束拍攝,已經來到了10點。
但她不想回酒店,心情有些煩躁,坐在車盯著窗外的風景看了好一會兒,剛好看見錦梨的車子駛離。
等車子看不見了,徐婷才在車中輕飄飄地問了句:“你們覺得,錦梨的演技比我還要好嗎?”
司機跟助理都低垂著頭,不敢亂動,噤若寒蟬。
這種問題可不能回答,一個回答不好,可是會沒工作的。
徐婷沒等到她們的回答,也不在意,拿出手機刷了好一會兒,上麵並沒有錦梨的熱搜。
這讓她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雖然在劇組,錦梨很低調,拍完戲就走人,不會在劇組逗留太久,她也不是經常能看見到她。
但在戲外,錦梨的熱搜很多。
徐婷之前在劇組並沒有感受到錦梨帶來的壓力,但在戲外,名為“人氣熱度”的壓迫感卻無處不在。
現在好了,錦梨的熱搜沒了,結果她又反倒在劇組感受到了壓迫。
徐婷沉下了臉,給白江發了條消息,約他出來吃夜宵。
發完後,她就跟司機說道:“開去明燈酒館。”
-
白江剛出劇組沒多久,就收到了徐婷的消息。
今晚男主的戲是單獨的戲,要吊威亞,他在空中被吊了一個多小時,等踏上地麵後,感覺渾身骨頭都要散架了。
他看到徐婷的消息,沒有第一時間回複,而是在坐上了車後,特意詢問助理:
“今天晚上B組拍徐婷跟錦梨的戲份,你有沒有收到什消息?”
問完後,他又翻了下所有演員的整體拍攝行程表,調出今天的行程,眉頭微皺。
錦梨跟徐婷今晚拍攝的戲,看著也不是什高難度的戲啊。
怎徐婷的情緒那不穩定?
以前跟徐婷合作,徐婷約他出去吃宵夜,基本都是在跟他吐槽抱怨劇組的事。
白江認為,這次也不例外。
助理小聲地說:“我在B組圍觀了一陣,看到徐婷被楚導訓了。”
“徐婷被訓了?”白江很意外,“這簡單的戲份,怎會被訓?”
助理:“我聽了一嘴,大概是楚導不滿意徐婷姐的表情處理,需要內斂的地方不內斂,需要外放時又不外放,完全揣測錯了人物的性格與心理。”
助理又小聲地補充道:“我隻是看了一會兒,怕被人發現就趕緊回來了。但我後來聽B組的工作人員說徐婷的狀態很差,幾乎每講一句台詞,就要重新被楚導教一遍。”
白江似是明白了什,搖頭道:“這簡單的戲份,她不應該犯如此低級的失誤,看來錦梨給了她很大的壓力。”
如果這次去吃宵夜,沒準他就會聽到徐婷對錦梨的抱怨。
白江有時候也想不明白,錦梨隻是一個小輩,徐婷在圈子混了那久,至於害怕一個小輩嗎?
難不成她真打算下一部戲,繼續當楚導的女主?
這不現實。
白江的心態很佛。
他知道有些時候該讓就得讓,而不是死拽著不放,這隻會惹人嫌。
而且在這部劇,徐婷是當之無愧的女主,她有什好害怕的?
就因為擔心被後輩超越,反而患得患失、束手束腳,以至於失去原有的水準?
白江可不想慣著這樣的徐婷,倆人又不是摯友,隻是合作了許多次,所以關係比別的明星要熟一些。
他回了一條拒絕的信息給徐婷。
白江對司機說:“直接開車回酒店吧。”
-
錦梨回到酒店,洗漱完後時間也有點晚了,來到她平常時睡覺的點。
但她想了想,還是強打起精神,開啟直播去做化學的思維導圖。
晚上睡前,她習慣先學習一段時間,不學習就渾身難受。
粉絲對錦梨的再次開播感到震驚。
[今天直播的時間都很零碎,看來一天都在忙啊!]
[錦梨如果去拍戲,直播時間都是見縫插針地來,她曾經直播過的最短時長是十分鍾,就是在劇組休息間隙時開播的!]
[哇,居然在做化學的思維導圖,數學已經做完了嗎?]
錦梨看到了這條評論,回複道:“我是針對內容一層層進行複習的,不是單獨隻複習某一科,這樣也不便於記憶。”
高三學生,也不可能一天到晚隻複習數學,就不複習其他科目。
所有科目共同複習,也好讓大腦沒那疲勞。
學生在麵對一些很難的、想不明白的題,可以先放在一邊,複習其他科目轉換一下腦子。
沒準轉換著轉換著,忽然那道題就有靈感了呢?
化學的思維導圖,錦梨是先做整體後做細節,先把知識點的框架與高考的高頻考點寫出來,然後再來填充具體的反應式和計算。
錦梨做思維導圖已經有經驗了,先來模塊化的整理,按教材章節來劃分模板,順序為:物質結構與元素周期律、化學反應原理、元素化學、實驗與計算……
錦梨這次一並把高頻考點也整理了出來,化學的氧化還原反應、化學平衡、電化學等等都是經久不衰的考點。
大家都很推崇數學,是因為數學是所有自然科學的基礎,恩格斯曾說:“數學在力學中的作用是100%。”
某為的創始人任總也曾強調過,“其技術突破依賴700多位數學家的支撐。”
所以說數學是所有科學的通用語言,這點是沒有錯的。
數學學得好的人,在物理上可以用微積分描述運動(如牛頓力學)、用矩陣表達量子態。
也能在化學上,通過方程式計算反應速率(如阿倫尼烏斯公式)、用概率模型分析分子行為。
而在當前的教育體係,數學能力直接反映認知潛力。
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將數學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核心指標,物理/化學的突破常以數學突破為前提,如微積分推動經典力學發展。
錦梨在數學下了苦功,補足了基礎,在邏輯能力跟問題分解上有很大的優勢。
此時她去做化學的思維導圖,仿佛在知識的海洋暢快遨遊,對各種知識點信手拈來。
數學上的突破,讓她在物理、化學上能力也接連提高。
像是有一些學生,高一跟高二都是使足勁去學習數學,物理跟化學就隨便看看,隻在課堂上認真聽課,做老師交代下來的作業,沒有花額外的心思去提升這兩科。
但偏偏他們這兩科的成績還不差,這就是受到了數學思維的反哺。
錦梨越寫越順暢,本來隻打算寫半小時,一不小心熬了夜,寫了一個小時。
最後還是陳琴刷手機時,發現錦梨仍在直播,不得不推門提醒她該休息了,錦梨才意猶未盡地停了下來。
她發現,原來學習也是會上癮的!
當弄懂了所有知識點,幾乎一切題目都會做的時候,或許每個人都會對學習而著迷。
難道,這就是學霸在學習時的感覺嗎?!
>>章節報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