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死得好啊!
夜幕徐徐降臨。
州橋上的燈火,開始照亮汴河。
汴河南岸一側的開封府府衙中,禦史中丞呂大防,看著一個又一個被捕的士人,在官兵的押送下,走上一輛又一輛打著太學標記的馬車。
這是剛剛降下的旨意:“諸士子,皆送太學,命國子監祭酒訓誡一夜,並抄錄聖人經義,以明心靜氣,陶冶情操!”
呂大防微微籲出一口氣。
“這事情搞得……”他搖了搖頭,看向身邊,那位奉旨來接士人們的太學博士,同時也是他的弟弟呂大臨。
“此事辛苦與叔了……”呂大防輕聲道。
“大兄不必憂心!”呂大臨輕笑著:“無論是陸判學,還是鄭祭酒,都不會為難這些士子的!”
“嗯!我知道!”呂大防點頭。
陸佃也好,鄭穆也罷,都是愛惜羽毛的清正大儒。
當然不可能,苛待這些士人。
他憂心的自然不可能是這兩個人。
呂大防看向皇城方向,臉上的神色,晦暗不明。
作為天子心腹,同時還是集英殿經筵官。
呂大防從元豐八年開始,就侍奉著那位少年君主了。
他可太清楚,那位陛下的心胸了!
坊間的評價,是一點也沒錯——當今官家,有漢唐明主之風。
事實也確實如此!
當今天子,已集劉氏的記仇和李氏的狠辣於一身!
得罪了他的人,都得上小本本。
王詵家族、吳安持家族,迄今都在磨勘方麵,備受刁難、打壓。
怎個刁難法?打壓法?
很簡單——公事公辦!
其他人身上,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事情。
吏部、宗正寺對這兩家人,定是瞪大了眼睛,嚴格按照程序一絲不苟,合理合法合規的處理。
而且,經辦的官吏,都是一個賽一個的清廉。
都不需要打壓,這兩家人就已生不如死。
原因很簡單——他們過去可都是天龍人。
關係、人脈,不知道有多少!
如今,卻被打落塵埃,得和寒門一起去爭,到泥潭打滾。
這對天龍人來說,簡直就是淩遲!
這也正是朝中上下,畏懼這位陛下的地方——這位官家,根本不像趙官家。
趙官家們,可能貪財好色,也可能專斷獨行。
但對自己人是真的好!
宗室外戚,隻要不謀反,一般的事情都能容忍。
大多數都是罰酒三杯,下不為例。
高級文臣士大夫的待遇,就更不要說了!
幾乎就是與之共天下!
但當今官家則不然,雖然在多數問題上,他和其他官家沒什區別。
可是,隻要有人敢惹到他。
管你外戚宗室,還是宰執之後,下場都是一個樣!
連外戚宗室、宰執子孫,都是下場淒慘。
那……這些士子,又會是個什下場?
呂大防不知道,可呂大防方才在開封府府衙的時候,分明看到了羅括和賈種民,正帶著人抄錄著什東西。
呂大臨見著哥哥的神色,有些摸不著頭腦,更不明白為什哥哥會看著皇城方向發呆?
不過,他素來心大,也就沒往心去。
呂大臨這個時候也反應了過來——他可是天子心腹。
即使是在兄弟麵前,也不能表露出似乎對於天子的疑慮。
不然,就有不忠的嫌疑。
一旦傳出去,他就隻有一個下場——貶嫡!
便笑了一聲,然後對呂大臨問道:“與叔在太學,還在忙著【金石會】的事情?”
呂大臨聽到哥哥提起金石會,頓時來了興致,點頭道:“然也!”
“兄長可知,如今太學【金石會】有多少成員了?”
不待呂大防詢問,呂大臨就得意洋洋的道:“足足一百三十人!”
“其中,有太學助教、學正等十餘人!”
太學助教,其實就是太學講師,而且,基本具是天下經學名師!
以當前的太學製度,太學助教是太學博士的助手。
而太學博士是有定額的——以十二人為限。
而且,都是有著專職的——太學博士主考較。
以德行、道藝,訓導太學師生。
同時,太學博士,都是專精一經的大儒。
像呂大臨,就是太學的易經博士。
所有和易經相關的事情,基本都歸他管。
於是,這太學博士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變成了太學內部的學科係主任。
而作為助手的太學助教,則成了實際上的教授。
大部分教學工作,都是助教們在做。
至於太學正?
依製,從太學上舍生中選拔,無品級,負責輔佐太學博士、太學助教,管理學生,考察學生平日品行。
這是什?
輔導員!
等到將來,把格物學納入太學。
然後依各科設置專業,再按照專業授課。
近現代的大學,就會直接出現在中古!
當然,呂大臨不知道這些,他沉浸在自己的喜悅中,滔滔不絕的和呂大防說著他在太學的進展。
同時,還很露骨的對著呂大防,讚美著當今天子的聖德。
直將那位陛下,捧了當代聖王。
呂大防一直是微笑著傾聽,偶爾附和幾句。
他很清楚,當今官家,在自己的這個弟弟心中的分量——實是三代聖王複生,堯舜禹之屬。
原因很簡單,過去這三年多,那位陛下對呂大臨的金石事業,近乎是予取予求。
不止將數十件禁宮珍藏的青銅器,交給呂大臨研究。
還撥款給呂大臨,使他可以在太學中組織‘金石會’,並對金石會的發展,打開綠燈,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便利!
於是,呂大臨的考古事業開始起飛。
不過三年,他就新整理、翻譯出了數百條金石銘文。
自然的,在呂大臨眼中,當今官家隻能是完美無缺的聖王!
看著事業得到尊重、重視,從而走出頹廢,重新振作起來的弟弟,呂大防也是在心中歎了一聲:“皇恩深重,吾何以為報啊!”
是的,在呂大防看來,官家如此優遇自己的弟弟,甚至將禁宮珍藏的寶物,都拿出來交給弟弟去研究。
隻能是對他的愛護!
不然,還能是什?
難道是看重呂大臨的金石學?
所以,他能怎辦呢?
隻能是如諸葛武侯一般,為了報答這份恩典,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兄弟兩人交談間,開封府的官兵們,已經把數百名被捕的士人,都塞進馬車中。
呂大臨見此,就與哥哥拜別,然後帶著那數十輛滿載士人的馬車,前往太學。、
呂大防目送著弟弟和車隊的身影,消失在夜幕中。
過了一會,和呂大防一起受命來開封府,共同審理士人的呂陶、彭汝礪,來到了呂大防麵前,拱手拜道:“上稟中司,諸士人卷宗,下官等已整理完畢,請中司示下!”
呂大防擺擺手,道:“知道了!”
>>章節報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