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元祐三年四月辛巳(初五)。
金明池中,百花綻放,蝴蝶飛舞,錦鱗遊泳,亭樓閣榭,盡是張燈結彩,一派喜氣洋洋之景。
成千上萬的士紳貴戚、工商百姓的歡呼聲,如海嘯般,響動金明池內外,聲聞數十。
這是因為,當今天子,那位傳說中的仁如漢文,寬若仁廟,英類太宗,果似唐太宗的君王,出現在了金明池中的水心殿閣台上。
數以萬計的士紳、百姓、工商,都得以瞻仰天顏,目見聖容。
大宋立國,百五十餘年以來。
百姓能瞻仰天子禦容,得見天顏的機會,少之又少。
且基本都在開國的時候。
上一次,汴京父老得以瞻仰天顏,恐怕還是真廟被立為太子,車駕從太廟入宮的時候。
熟悉國朝曆史的,甚至還會記得那次的事情的背後,還有故事:
父老得見太子,因唐末以來,天下就久未有太子,於是紛紛高呼:真社稷主也。
結果,宮中的太宗發脾氣了:百姓但知有太子,不知有朕乎?
還是寇準入宮,好說歹說,才讓太宗消氣。
而彼時,距離太宗駕崩,隻有三年了。
自真廟後,汴京父老,已久未見天顏。
今日得見,自是歡喜萬分。
“官家萬福!”
“陛下萬年!”
歡呼聲,不絕於耳,響徹金明池內外。
趙煦則微笑著,向著人群揮手致意,這一刻,他的腦海中閃現了他在現代見過的一個畫麵——三代將軍,站在觀禮台上,向著人群揮手。
彼時,趙煦心中隻有一個想法:他能行,我為什不能行?
旋即,這個想法就被他掐滅。
因為,他所處的時代,已不允許唯我獨尊,威加四海的人出現。
但,如今,他重回中古。
這一夙願,終於得償!
此刻,趙煦聽著山呼海嘯的民眾歡呼雀躍之聲,以及如海浪般的膜拜之影。
他輕聲呢喃著:“朕當為驕陽!”
“照耀萬物,德被蒼生,恩加海內,威播五大洲、四大洋!”
現代,三代將軍,三代太陽,恩加半島,所過之處,半島民眾皆熱淚盈眶,情難自禁。
而在春秋,更有趙衰、趙盾父子,人稱冬日之陽、夏日之陽!
這太陽,現代將軍做得,春秋趙氏做得。
他大宋趙煦,自也做得!
於是,他對著岸上的百姓,再次揮手,臉上的笑容,也越發燦爛。
趙煦身後,伴駕的宰執元老、宗室外戚、勳貴大將們、遼夏使者,見此情景,心思泛濫,各有不同。
趙煦帶著群臣,繞著水心殿的外郭平台,巡查四方。
每到一處,必與百姓揮手,然後引來更大更猛烈的歡呼聲。
繞殿一周,趙煦才領著群臣,在護衛的禦龍直簇擁下,回到水心殿,端坐到那專為趙官家特製的,觀賞爭標活動的禦座上。
“諸位臣,都坐吧!”趙煦坐下來後,就輕聲吩咐著。
童貫當即上前一步,高聲降下德音:“大家有旨:賜諸位宰執元老、宗室宗親、勳貴大將座!”
“謝陛下!”
文臣們在左相呂公著、右相蒲宗孟的率領下,分列兩班,躬身謝恩。
武將則在殿前司都指揮使燕達、副都指揮使苗授、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候劉昌祚、禦龍第一將都指揮使狄詠的率領下,分列四班,再拜謝恩。
宗室宗親與外戚勳貴,則在安化軍節度使、大宗正趙宗晟、滎陽郡王曹佾的率領下,分為兩班,躬身而拜。
遼使耶律琚、西夏使者田懷榮,也都行禮謝恩。
然後才各自坐到早就安排好的觀禮席位上。
這個時候,入內內侍省押班、管勾金明池公事梁從政,入殿奏請:“大家,吉時已到,乞降德音,恩允爭標!”
趙煦頷首:“可!”
於是,這當今地球上最盛大的體育運動兼娛樂活動:一年一度的金明池爭標正式開始!
端坐在禦座上,趙煦可以最直觀、清晰的看到,金明池上的一切動靜。
在金明池的西端,昔年為伐南唐而建的神衛水虎軍舊營地中。
一艘又一艘的彩舟與小龍船,都已列好隊形。
數不清的爭標之士、雜耍藝人、水鬼勇士,都已在待命。
隨著一聲號令,四艘作為前導的彩舟,就已在軍士們的操作下,緩緩向前,慢慢加速。
彩舟上載著的,卻非是爭標的軍士。
而是各種各樣,做各色打扮的人,他們或戴著獅豹、神鬼麵具,或拿著掉刀,舉著蠻牌,或持著一麵麵大旗。
有點類似現代的漫展上的cos表演。
不同的是,cos們是在舞台上,而他們是在彩舟上。
在這四艘彩舟兩側,各有兩艘樂船,緊緊相隨。
船上載著的是,來自大內仙韶樂部的樂師們。
皆是青春貌美的樂師,各執樂器,演奏著專屬皇家的樂曲。
一時,絲竹管樂之聲,在這金明池上悠悠而奏。
跟在彩舟、樂船身後的,則是一艘結著彩棚的船舶。
船頭上,矗立著一位,站在竹竿上,穿著戲服的宮廷女藝人。
這女藝人,高高的立在船頭的竹竿。
隨著船的前進,緩緩的、抑揚頓挫的、用著某種腔調,高聲念誦著,禮部和內侍省,為今年金明池爭標而特意寫的四六駢文。
其文大抵頌元祐之美,歌祖宗之德,順便也向觀眾們簡單的介紹今日爭標活動的流程。
此藝人的角色,在大宋喚作‘參軍色’。
其地位介於現代的主持人、話劇報幕員之間。
隨著參軍色致語結束。
她就這的踩著竹竿,回到了船中的彩棚前,然後輕輕一躍,躍入彩棚上,穩穩落地。
趙煦見著,忍不住撫掌稱讚:“善!”
“賞參軍色交子五十貫,賜棉布五匹!”
這技術、這能力,確實當賞!
童貫當即領旨。
很快的,便有著人劃著小舟,從水心殿中駛出,靠近那參軍色所在彩船,將這個天子恩賞德音降下。
彩船上頓時歡呼雀躍。
參軍色更是出彩棚,麵朝水心殿,叩首謝恩。
而彩棚上下的藝人們,也都振奮起來,一個個躍躍欲試。
於是,很快的,彩棚下麵的門戶,一個又一個的次第打開又關閉。
每當門戶打開,就有著一個個傀儡小人,從中鑽出,做各種姿態。
當門戶關閉,小人們在棚中傀儡戲藝人的操作下,會做出各種動作。
或拱手,或作揖,或行叉手禮。
但,這還僅僅是一個開始。
彩船上,又走出一個身穿白衣的藝人與一個著綠衣的童子。
白衣藝人,持著釣竿,來到船頭,童子拿著一根小小的走到船尾。
童子舉,輕輕劃著水麵。
神奇的事情出現了——彩船居然在童子的劃動下,繞著水麵,開始遼繞起來。
不止是岸上的百姓,便是坐在殿中的遼、夏使者們也都是瞠目結舌,繼而目瞪口呆。
這還不算,那在船頭垂釣的白衣藝人,也開始了表演。
他不斷提杆,一尾又一尾的活小魚,被他釣起來。
但吊詭的是——他的魚線,從未入水。
但每次提杆,都能中魚。
而且,都是小魚。
每次中魚,他都會起身,將魚鉤上的小魚取下,然後向四周展示。
是真的活魚!
魚兒,還在蹦跳。
“神乎其技!神乎其技!”耶律琚和田懷榮看的,眼都不敢眨,不斷的讚歎,不斷的驚呼。
沒辦法!
他們哪見過這等技巧?
趙煦聽著遼夏使臣們的驚呼,也是龍顏大悅:“童貫!”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