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瓊林宴(1)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要離刺荊軻 本章:第1070章 瓊林宴(1)

    

       第1070章 瓊林宴(1)

      送走楊汲後,趙煦靠到椅背上,閉著眼睛,假寐起來。

      自然的,如會通河這樣的大工程,不可能趙煦一拍板,楊汲就可以去動工了。

      這是需要經過都堂兩府商議,朝臣集議後,才能做出的國家部署。

      畢竟像這樣的超級工程,哪怕在現代,也不是隨便什阿貓阿狗都能做成的。

      沒有一個強大的中央政權,沒有一支精幹的官僚隊伍。

      連動工都是問題!

      好在,中國自古是水利立國的文明。

      自大禹治水開始,曆朝曆代,都在狂點治水的科技樹——沒辦法!

      黃河母親祂實在是太溫柔了!

      以至於,連蒙元、滿清這樣的異族王朝,也不得不被動學習、研究治水。

      而大宋朝,格外受黃河母親青睞。

      若趙煦沒記錯的話,自景佑以來,黃河決口數十次,占到了宋元明清四朝決口、潰堤次數的四成!

      堪稱是黃河最喜歡的崽!

      同時,大宋也很有誌氣,一直想和母上掰手腕。

      雖然人菜癮大,經常逗笑了黃河母親,就連趙煦在他的上上輩子,也嚐試一次,結果自然是被母上大人吊起來錘——但勇氣可嘉不是嗎?

      這久病成醫之下,水利工程能力,自然不弱。

      甚至可以說很強!

      像會通河這樣的元明兩代接力才能完成的超級工程,對大宋來說,在技術上不存在問題。

      所以,趙煦憂心的不是工程技術問題,而是趙專員的問題。

      這樣的一個大工程,若算上前期籌備、準備時間,起碼要好幾年。

      而且,涉及方方麵麵,上上下下,數不清的官僚。

      從都堂到地方的州縣,有著太多可供人上下其手的地方。

      官僚撈點、貪點,隻要不太過分,其實趙煦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不起小本本記起來,將來想收拾對方的時候,再拿出來。

      畢竟,這世上哪有工程項目,沒有專員的?

      對吧?!

      但問題是,趙煦有些擔心出現塌方式的腐敗。

      就像楊汲來找他匯報的時候,他下意識的條件反射聯想起來的那些現代工程。

      而在這些工程,趙煦最怕的其實不是帶英的HS2、阿美莉卡的加州高鐵。

      因為這些項目的專員,隻是在巧立名目,借機生財而已。

      趙煦怕的是,像三德子的柏林國際機場這樣的項目。

      漢斯專員們是錢也貪了,工程也拖了,工程質量更是做成了豆腐渣中的戰鬥渣!

      要是驗收單位不負責,恐怕直接開業既出殯!

      機場出問題,了不起也就是在機場的人倒黴,影響範圍很有限。

      但水利工程一旦出了問題,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所以,趙煦如今在思考的,就是如何防止趙專員們把這個工程變成豆腐渣。

      “此事派宋用臣去……倒是可以……”趙煦喃喃自語著。

      宋用臣雖然也貪也拿,還喜歡提拔裙帶關係戶。

      但他是內臣,生死榮辱,都在趙煦手中控製著。

      而且,趙煦現在還捏著他的軟肋——那個去年,趙煦下特旨允許其收繼的養子宋致和。

      這個養子,其實就是他的親侄子。

      這就是親兒子了!

      宋用臣這輩子,就指著這個侄子給他養老送終,傳續香火了。

      而趙煦特旨允其收繼一個繼承人,是好事,也是束縛他的枷鎖。

      故此,宋用臣在外麵,貪歸貪,拿歸拿。

      但從來不敢壞事!

      而且,七天一小報,半月一劄子,從來不絕。

      但,宋用臣是內臣。

      依慣例,在這樣的大工程中,內臣隻能同提舉(相當於現代的項目副總),甚至隻能同管勾(項目總監)。

      像這樣的大工程的提舉官都是從文官產生的。

      而且,大概率是從清正的名臣之中產生。

      所以,楊汲也被排除在外——他這個都水監,能和宋用臣一起當個同提舉就不錯了。

      都堂的宰執們,無論新黨還是舊黨,都會想方設法的將掌握項目大權的人,換成他們的自己人。

      這是政治!

      也是趙煦即位後和文臣們達成的默契。

      當然了趙煦也可以,強行的將一個他喜歡的人提拔上去。

      這是君王的權力。

      但問題在於——他若這樣做,等於破壞了,元祐以來,君臣之間形成的默契。

      同時也很容易,讓很多人誤解。

      誤解趙煦想走元豐的老路!

      元豐的老路是什?

      不是吳居厚們的層層加碼,也不是蹇周輔們的敲骨吸髓。

      而是皇帝大權獨攬,大小政務,一言而決!

      毋庸置疑,這是一個相當可怕的事情!

      無論是對國家,還是對體製,乃至於對皇帝本人,都是如此!

      五路伐夏、永樂城之役……

      第二次回河、京東保馬保甲法、江西榷鹽法、福建榷茶……

      軍事上、經濟上、民生上……都造成了巨大的災難。

      趙煦到現在還在給元豐時代的政治擦屁股呢!

      更要命的是——這種執政的方式,會對皇帝本人的健康,造成極大影響!

      趙煦的父皇,為何年紀輕輕就一身病痛,最終連四十歲都沒有活到,就撒手人寰,就是累出來的!

      每天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

      再是鐵打的身體,經不起這折騰。

      何況……

      元豐時代的君權專製,並沒有想象中的那威風!

      趙煦的父皇當年所受到的掣肘,不知道有多少!

      從都堂的宰執,到地方的官員,上上下下的軟對抗和絆子,數都數不清楚。

      旁的不提,王珪的‘三旨相公’是個什情況?

      若王珪真就那的老實、恭順?

      真是這樣,那無論是趙煦的上上輩子,還是這一世,王珪怎會有那多的小動作,那多的心思?

      所以啊……王珪那所謂的三旨相公,是表麵的恭順,實際上的對抗——

      若王珪真的恭順,真的甘心當傀儡。

      哪會有三旨相公的名聲?

      旁的不說,真廟的宰相丁謂,仁廟的宰相呂夷簡的作業就擺在那,他王珪飽讀詩書,熟悉國朝故事,難道不知道?難道不會抄?

      所以,這就是王珪的取死之道,也是趙煦對王家窮追不舍,一定要羅織罪名,將其徹底清算的原因。

      想到這,趙煦就知道了,在這個事情上,他得尊重都堂宰執的意見。

      至少他得做出尊重宰執的樣子。

      正想著這些事情,童貫就來到他身邊,低聲稟報:“大家……”

      “都堂送來了乞聖駕幸瓊林苑的劄子……”

      “哦……”趙煦回過神來,睜開眼睛,伸手接過童貫捧在手上的劄子。

      他拆開掃了一眼,這是宰執們循例上的,請他這個皇帝明日到瓊林苑中,與新科進士們同樂的劄子。

      “明日就是瓊林宴啊……”趙煦迷離著眼神著:“正好,可借機與兩府大臣們通個氣!”

      開鑿運河這大的事情,當然要和兩府大臣們先通氣,在朝中取得一定的共識。

      於是,對童貫吩咐:“童伴伴,且取筆墨來!”

      “諾!”

      待童貫取來筆墨,趙煦就靠在座椅上,拿著狼毫筆,沾上朱墨,然後在劄子上批複:敕臣:且依元豐故事,設宴瓊林與諸釋褐進士!

      然後,便丟下手中的狼毫筆,與童貫囑咐:“且拿去與都堂諸位相公,命相公們施行吧!”

      “諾!”

      “對了!”趙煦叫住要前去都堂傳旨的童貫,吩咐道:“告訴呂、蒲兩個相公,就說明日瓊林宴,除了兩府臣外,在京兩製及館閣大臣,若是無事,且都來參加一下!”

      “也叫天下人知我興教崇文之意!”

      “諾!”

      趙煦看著童貫遠去的背影,眼神迷離起來。

      “瓊林宴……”他呢喃著。

      上上輩子,他親政後,曾參與的那幾次瓊林宴上的種種,在腦海中閃爍、沉浮。

      所以,他很清楚,所謂瓊林宴代表著什?

      那不僅僅是一次典禮,也是一場儀式。

      無論是瓊林苑中宰執的舞蹈祝賀,還是新科進士們的朝覲。

      都是一種加冕!

      過去百五十年來約定俗成的故事就是——當新君第一次獨立主持瓊林宴,接受百官和新科進士們的舞蹈祝賀與朝覲後。

      就代表著新君和先帝之間的關係脫離。

      國家正式進入屬於新君的統治時代!

      正是因此,曆代趙官家,才會如此重視自己即位後的第一次科舉。

      天下人也才會將這次科舉稱作‘飛龍榜’。

      ……

      童貫來到都堂的時候,呂公著正在慢悠悠的煮著茶湯。

      這位左相,近來已經漸漸的不再關注具體的事,都堂的權柄,除了最關鍵的那幾樣外,他都慢慢的放給了蒲宗孟。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現代留過學》,方便以後閱讀我在現代留過學第1070章 瓊林宴(1)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現代留過學第1070章 瓊林宴(1)並對我在現代留過學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