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章 老臣(1)
蔡懋拿著從官家處得到的劄子,回到自己的泰山身邊。
“大人……這是官家命小婿帶回來給您的指揮……”
蔡懋恭敬小心的將劄子,送到了自己的嶽父手中。
馮京接過來,沒說什話,隻是看了看上首的禦座,然後就鄭重的打開劄子。
他看著上麵的文字,渾濁的老眼,閃爍著不明的色彩。
馮京正要與蔡懋吩咐一些事情,耳畔的鼓樂之聲在此刻忽地為之一變。
馮京聽到樂聲,到嘴的話被他咽了回去,隻是與蔡懋道:“汝且在一旁候著!”
“諾!”蔡懋不太懂馮京的意思,但還是乖乖的躬身領命。
馮京卻是聽著鼓樂之聲,慢慢的閉上了眼睛。
他已聽出來,變換的這首樂曲的名字——正安之樂!
乃是在仁廟時期,由時任判太常王拱辰領銜,集合了當時朝野的音律大家,共同譜就的大宋雅樂。
專用天子升殿、視事、出幸之用。
這曲雅樂,有著非常鮮明的特點。
以至於,隻要懂樂理的人一聽就能聽出來——因其鼓樂之中,用的是商人的樂理。
而商人的樂理規則是什?
三禮圖曰:商人加左罄右應,以為眾樂之節!
意思就是,商人的雅樂,是用左罄右應為指揮官的。
其他所有樂器的節奏,都需要跟著左罄右應的節奏來。
那商人所謂左罄右應是什呢?
史載:唐虞建高鼓六尺六寸,中植以柱,旁挾二小鼓,左曰罄右曰引。
故此,左罄右應,其實是兩張設在宮廷/殿台兩側的鼓。
左小右大,左清右隆。
此堂上之雅樂,朝廷之正樂,故名正安。
正安既奏,小兒輩自當退場!
這是禮!
何況……
這如今的正安之樂,與他馮京還有著緣法在!
且是和先帝的緣法!
而坊間傳說——當初先帝教養當今,曾與之介紹內外大臣之性、材,各有評語、故事。
所以……
馮京猜測,在蔡懋回到他身邊後,這庭上的鼓樂,就改奏正安,很可能就是在提醒他,也是在催促他。
捏著手中的劄子,馮京的心中回閃其上的文字。
運河、京東、禦河、徐州……
宏偉的藍圖,在他腦海中展開。
同時展開的,還有貼在劄子中的一張黃紙。
黃紙上禦筆文字,曆曆在目。
毋庸置疑,馮京知道,他若到了禦前,接下了這差事,肯定要得罪人。
而且是很多人!
但他要是不接……
雖然隻會得罪一個人!
但那個人,現在掌握著最高權力!
而且,對忤逆他的人,心胸非常非常狹窄!
窄到——連根針都容不下!
沒有辦法!
馮京無法再猶豫下去,他站起身來,沒有要身邊的人服侍,拄著禦賜的幾仗,走向那庭上的天子禦座。
到得禦座之前,馮京就躬身而拜:“致仕保寧軍節度使、同提舉元祐大典臣京,恭祝皇帝陛下聖躬萬福!”
“朕萬福!”隻聽著上首的官家,笑著道:“節度免禮!”
“謝陛下!”馮京躬身再拜謝恩,然後抬起頭,看向那禦座上的少年天子,道:“陛下不以老臣老朽昏聵,德音下降,施以指揮,老臣被蒙聖恩,感激涕零……隻恐老臣昏朽,不能佐陛下之德……”
>>章節報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