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一朝登頂萬法皆空,斬盡敵首靖安天下
平原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鐵甲錚錚,刀槍齊鳴!
大藍朝八支禦營軍和西極國一萬二千名僧兵已經廝殺了近一個小時。
雙方從遠距離開啟軍陣以煞氣對攻,到大軍衝鋒,近身搏殺。
陣型一次次分散,又一次次重組。
千人級軍陣被打散,就組成五百人級的軍陣,再到三百人級、百人級、五十人級。
雖然此戰的關鍵是在那些巔頂強者身上,但其實這兩萬多名戰士的廝殺,其慘烈程度才是本戰的第一!
西極國雖有一萬兩千名僧兵,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最近兩年才拿到煞器開始訓練,缺乏實戰經驗。
論對軍陣的細微掌控,和同袍的配合,佛國的僧兵不如大藍朝的禦營軍。
所以八支禦營軍雖然在人數上處於下風,但打得卻很主動。
然而西極國的這些僧兵都是從最虔誠的信徒中選拔出來的,擁有極為堅定的意誌和對西極國不可動搖的忠心!
即便死戰到最後一人,這些僧兵也不會動搖!
相比之下,這次跟隨聞人正出征的八支禦營軍雖然也是挑選出來的精銳將士,但論戰鬥意誌,反而不如西極國的僧兵堅定。
近一個小時的血戰,八支禦營軍傷亡近4000人,西極國的僧兵也傷亡近6000人。
雙方都已經傷亡過半!
禦營軍的士氣明顯下降了很多,有小範圍潰散的趨勢。
而西極國的僧兵們依然在頑強作戰。
一旦禦營軍徹底潰敗,剩下的5000多名僧兵還能組成5個千人陣,等同於五位大宗師。
這樣的戰力已經能對巔頂戰場造成一定的影響!
另一邊,大藍朝的一眾強者和西極國一眾強者之間的戰鬥也即將分出勝負。
雙方原本打得勢均力敵,大藍朝這邊的頂尖強者數量比西極國少,但有不少武道大師和真人輔助,能夠穩住局勢。
壞就壞在淨蓮的加入。
他此前失去了淨的【佛言】加持,戰力從巔頂掉落,又被青霜軍以道則之力暫時封印。
等到他借助國運解封脫困後,這位大阿羅漢並沒有貿然參與巔頂的戰鬥。
他的思路很清晰,自己雖然有親王級戰力,但加入巔頂的戰鬥卻沒法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一時半會打不出優勢。
於是淨蓮選擇加入‘次一級’的戰場。
他一個親王級強者殺入一眾大宗師和武道大師的戰場,足以所向披靡——
一柄纏繞著熾烈雷光的降魔杵,如同天罰之龍,悍然撕裂層層空間,帶著毀滅性的氣息強行闖入兩座正在激烈對抗的武道之域中!
其中一座武道之域屬於白沙大學校長劉常文。
武道之域內,無數道接天連地的狂暴龍卷在瘋狂肆虐,嘶吼的狂風化作了無形卻鋒銳無匹的利刃,瘋狂地切割、絞碎領域內的一切存在。
劉常文正與普渡寺的一位護寺金剛激烈交鋒,兩位神衍境大宗師的武道之域如同兩股滔天巨浪,猛烈地對衝、擠壓、侵蝕,試圖將對方徹底湮滅!
這原本是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然而淨蓮這蓄謀已久、突兀其來的一擊,瞬間打破了僵持的平衡。
降魔杵攜帶著煌煌雷威與無匹的洞穿力,所過之處,咆哮的狂風為之平息,狂暴的龍卷如同被無形巨手扼住,紛紛潰散湮滅!
轟隆——!!!
降魔杵如同一道九天墜落的狂暴怒雷,結結實實地轟擊在因武道之域反噬而身形一滯的劉常文胸膛之上。
雷霆之力爆開,震得劉常文氣血翻騰。
與此同時,淨蓮的術法攻擊已趁虛而入,悍然闖入了劉常文的心神識海!
那間,劉常文的腦海中仿佛有上千尊金身佛像同時顯現,寶相莊嚴,卻又帶著令人窒息的壓迫感。
當這位大學校長強行從那佛音幻象中掙脫出來時,他的頭顱已經高高飛起!
就在他被降魔杵擊中和梵音幻象困住的電光火石之間,與他正麵對敵的那位護寺金剛沒有絲毫猶豫,抓住了這轉瞬即逝的絕殺機會,一記手刀撕裂了他的護體罡氣,精準而冷酷地斬過了他的脖頸。
這位曾與李飛並肩作戰的白沙大學校長,就此戰死沙場!
淨蓮得手後,又立刻轉向下一處戰場。
他隻要帶領西極國的頂尖強者殺光大藍朝的頂尖強者,再幫助另一處戰場上的僧兵戰勝大藍朝的禦營軍,就能帶著十幾個頂尖戰力一起加入巔頂戰場!
這多頂尖戰力加起來,已經足以暫時擋下一個巔頂戰力。
“或許我才是這一戰的勝負關鍵手!”
淨蓮忍不住這樣想道。
然後太禹就趕到了。
他站在乾坤顛倒五行大陣的外圍,先抬頭看了一眼天穹之上,能隱約透過大陣看到其中的廝殺。
再低頭看向下方的戰場,看到了大藍朝禦營軍即將潰敗,看到了大藍朝一眾強者處於劣勢。
前方的五彩華光突然散開,太禹能清晰看到大陣內的戰況。
他看到寧青曼在魔槍之下岌岌可危,看到李飛被鎮河天王和玄心真君聯手鎮壓
這是玄心真君有意讓太禹看到,因為勝利的天平已經朝他們這邊傾斜,太禹看清楚後,很容易就能做出判斷。
“太禹——”
鎮河天王的聲音從陣內傳出,渾厚而洪亮,響徹整片戰場。
他並不遮掩自己接下來說的話:
“你已經看到了,現在隻需要你和我們一起殺了李飛,則天下太平!”
太禹沉默。
他出發比寧青曼更早,距離比寧青曼更近,來得卻更晚,隻因他沒法像寧青曼那樣不顧一切。
他必須保證自己趕到戰場時,狀態至少保持在七成以上,這樣無論情況如何,他都有自保的餘地,可以隨時抽身。
因為顧慮太多,所以太禹做決定必須非常慎重。
來之前,李飛在大羅宗的山門內帶給他葉擇安的兩句話。
其中一句是說,如果太禹選擇幫佛家,勝負隻在五五之間。
而如果太禹選擇幫大藍朝,則大藍朝必勝。
可現在等他趕到,局勢卻和葉擇安說的完全相反!
現在太禹如果選擇幫大藍朝,未必能勝。
而如果他選擇和佛家聯手一起殺李飛,則李飛必死!
甚至哪怕他不出手,隻是看著,今天這場決戰應該也是大藍朝輸了!
他隻需要等到李飛死後,和玄心真君一起出手穩住局勢,則三足鼎立的局麵就成了。
“太禹!”
天穹之上,一道威嚴的聲音響起。
是秦子借助李飛以【靖安】神通打開的通道,用國運萬傳音:
“今日隻要你肯出手相助,朕以大藍天子的名義許你國師之位,今後大羅宗與大藍朝榮辱與共!”
局勢不同,價碼也就不同了。
李飛去大羅宗談的時候,秦子隻是許諾大羅宗百年平安。
隻因那個時候的大藍朝占據優勢,無論怎看,將來都是穩贏的局麵。
但如今卻是李飛危如累卵,隨時都可能丟了性命,所以秦子公開許諾給太禹國師之位。
然而百年平安也好,國師之位也罷。
終究沒法從根本上解決一個問題——
信任問題。
李飛和洪光帝之間的信任,是一次次的重用與一次次令人咂舌的功勳建立起來的。
即便如此,過渡到新君這,若是沒有洪光帝留下的那封信,如果不是大藍朝麵臨絕境,不得不依賴李飛,君臣之間的信任也很難如現在這般深厚。
人心,永遠是最難以揣測之物。
遍觀曆史,君王重諾,同時也最不重諾。有一萬種方式可以不遵守諾言。
什國師之位,當初大藍初立,需要倚仗道家之時,道家三宗的掌教幾乎是輪著當大藍國師。
大藍太祖登基之時,也曾許諾道家與大藍朝榮辱與共。
可如今道家又如何了呢?
道家與大藍朝之間有過信任,但後來更多的是猜疑,是提防、甚至是仇恨!
僅靠一個國師之位,一句承諾,很難讓雙方重新建立起信任。
“太禹!”
大藍天子說完自己的承諾後,鎮河天王的聲音再次響起,他這次同樣隻說了一句話:
“你是想將來對大藍朝搖尾乞憐,等待別人來決定大羅宗的命運,還是想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
與此同時,玄心真君則私下傳音給太禹:
“太禹道兄,現在隻要殺了李飛,你我聯手就能穩住局勢。從此以後,天下三分!
佛家潛力已盡,大藍朝沒了李飛,而我道家還有至少兩人有機會在十年內破境登頂。今後將是我道家大興,清虛沒能成功建立道國,我們未必不能成功!”
太禹眼神變幻。
就在此時,依附在他身上的清鼎忽有所感,有人通過‘夢界’,以潛意識和他形成溝通。
此時此地,唯有一人能做到這樣的事。
“師叔。”
清鼎用心神與太禹交流。
“何事?”
“李飛剛才在‘夢界’傳信給我,讓我告訴你,大藍朝皇宮內保存有一份道則,是冥河老祖的【忘川】,你若願出手相助,事後他承諾將【忘川】道則交給大羅宗。”
“什?”
太禹一時間有些沒聽懂。
什叫皇宮內有一份道則?而且冥河老祖人都死了,【忘川】道則怎可能還保留著?
心神世界的交流十分迅速,清鼎瞬息之間就將此事給太禹解釋清楚了。
原本他和李飛之間訂下誓約,他對此事一個字都不能透露。
但剛才李飛通過‘夢界’主動解除了和他之間的誓約,所以他現在可以將一切都說出來。
“原來這就是大藍朝的底牌。”
太禹明白過來。
利用【忘川】道則和一尊九品異獸結盟,隻是不知為何,那尊九品異獸現在並沒有再出手幫大藍朝,看起來也不在意李飛的死活了。
“李飛說得很清楚,他也不知道要怎利用這份道則直接破境登頂,相關的秘術掌握在九品異獸那。不過他承諾你,此戰之後,他哪怕再下一次極淵,也會把相關秘術要過來!”
清鼎繼續說道。
太禹聽到這話,覺得很合理。
如果大藍朝已經掌握了如何使用這份道則的方法,直接就可以給自己人用了,根本沒必要留著。
至於【忘川】道則存在的真實性,太禹也相信清鼎不會欺騙自己。
一份道則,這可比天子的承諾強多了,是實打實的利益!
即便不確定要怎利用這份道則破境登頂,但不用想都知道,提前有了道則再去破境,肯定比沒有道則去破境更容易!
唯一的問題就是,太禹願不願意相信此戰之後,李飛真的會把【忘川】交給大羅宗,也真的會去想辦法拿到相關的秘術?
比起天子的承諾,李飛的承諾值不值得信任呢?
心神之中,太禹和清鼎兩人相對而立。
清鼎在太禹的心神世界顯化出本尊,隻是看上去早已沒了當年天下第一煉丹師的風采,眉宇之間盡是疲憊。
“最後李飛還說了,他隻需要你出手幫忙穩住局勢,他還有底牌可以翻盤!”
清鼎說道。
“還有底牌?”
太禹看著清鼎,“你心其實已經有選擇了吧?”
如果清鼎更傾向於幫佛家一起殺了李飛,將來三分天下,那李飛通過潛意識聯係他,他根本不必理會。
反正李飛現在也威脅不到他的性命,他完全可以不把【忘川】道則的事告知太禹。
但他選擇如實相告,雖然沒有加上任何自己的態度和勸說,但其實已經表明了態度。
“師叔.”
清鼎張了張嘴。
他的年紀比太禹小不少,但在心神世界,他站在太禹麵前更像是個老頭子。
“沒關係,說說你的看法。”
太禹平靜地看著他。
清鼎抿著嘴唇,猶豫了一下,緩緩開口道:
“師叔,我隻希望大羅宗的弟子們將來能有一個安穩的未來。”
這話讓太禹平靜的心神有些許振動。
他見過曾經意氣風發的清鼎,對方和清虛一樣,有著雄心壯誌,野心勃勃。
當年清鼎之所以選擇配合清虛,幫對方煉製假丹,盜取天子龍氣,是因為他和清虛一樣,也想要建立地上道國,想要親眼看到清虛真君突破巔頂之上,看到道家舉世無雙!
但現在,清鼎卻對太禹說,他隻希望大羅宗的弟子們將來能平平安安。
沒有經曆過清鼎的人生,很難理解他的心境轉變。
從前途無量的天下第一煉丹師,變成一縷殘魂,苟延殘喘。
清鼎親眼見證了清虛的失敗,見證了許多關係親近的同門死於那場變故,見證了大羅宗從道家領袖的風光無限到緊鎖山門的落魄。
這些經曆讓清鼎的心態發生了轉變。
他這些年跟在李飛身邊,盡可能發揮自己的作用,隻是為了幫大羅宗留下一點香火情。
因為他對大羅宗的同門們心懷愧疚,他覺得是自己和清虛兩人從一開始釀下的苦果,才導致了大羅宗的變故,害死了許多人。
所以如今又到了大羅宗需要做抉擇的時候,清鼎做出了和以往完全相反的選擇——
這一次,他選擇安穩,而不是冒險。
“我明白了.”
太禹看著眼前一臉老態的清鼎,喃喃道。
天下三分,三足鼎立,確實是一個充滿可能的未來。
但同時也意味著,戰爭不會結束,未來的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大羅宗都要隨時做好戰鬥的準備!
因為分久必合,無論是佛家還是大藍朝,誰都不會甘心止步於此。
剛才玄心真君對太禹說,清虛做不到建立地上道國,不代表他們也做不到。
太禹在這位上清宗掌教身上看到了不輸給清虛的野心!
然而一將功成萬骨枯。
當初清虛血祭了明省幾十萬百姓!
太禹如果和玄心真君一起走下去,今後是不是也要血祭幾十萬,甚至更多的百姓?
這些年來,大羅宗雖然一直封山,但太禹一直在暗中利用大羅宗的資源去補償明省那些受害者的家屬。
隻是很多人是全家一起被血祭的,太禹想補償都找不到對象,隻能懷著愧疚待在山不敢下山
心神世界的交流很快結束。
眾人隻見太禹在空中沉默了一會兒,然後有了動作——
他踏步向前,進入了乾坤顛倒五行大陣內。
玄心真君並未阻攔他,任憑他靠近主戰場。
但在即將來到鎮河天王和李飛交手的區域時,一團五彩華光擋在了他的麵前。
“道兄,先殺寧青曼!”
玄心真君突然傳音道,“既然決定要殺李飛,寧青曼不除,以後必是心腹大患。”
他還不清楚太禹的想法,在對方沒有徹底表態之前,不敢輕易讓對方參與最關鍵的戰鬥。
所以讓太禹先殺了寧青曼,表明態度。
太禹看了一眼青衣染血的寧青曼,然後扭頭出拳,一拳將擋住身前的五彩華光打破!
“太禹?!”
——
大日橫空,撞破扭曲的空氣與狂暴的元氣,撞向空中那個巨大的佛掌!
一重重五彩華光猶如山嶽般擋住‘大日’之前,又被一一撞破。
玄心真君早有防備,最終勉強擋下了太禹這一擊。
“為什?!”
他非常憤怒,也非常不解。
明明勝利近在咫尺,太禹為什要選擇幫大藍朝?
“當初清虛也問過我為什不肯幫他。”
太禹抬起右臂,熾烈的光焰凝聚在他的掌心中。
他向前揮拳,【大日淩霄】讓他的力量淩駕於眼前的‘乾坤’之上!
拳出,華光如玻璃般破碎,空間被撕裂,出現一條漆黑的‘通道’,筆直地指向佛掌!
“或許是因為,我從來沒有你們那樣的野心。”
太禹話音落下,巨大的佛掌向內凹陷。
經過玄心真君的全力阻擋,鎮河天王最終還是穩住了自己的【大千印】,沒有讓李飛得以脫困。
“愚蒙!懦弱!你也配稱巔頂?!”
鎮河天王憤怒至極,不得不減少對李飛的壓迫,分出一部分力量駕馭武道長河攻向太禹。
麵對鎮河天王的質疑和辱罵,太禹並沒有開口反駁或解釋。
清虛那樣的人隻在意自我追求的實現,不會在意登頂的路上,腳下會有多少白骨。
但太禹做不到。
所以當初他沒有選擇幫清虛,而是一直在試圖阻止對方。
因為他接受不了一旦失敗,大羅宗所有人都要跟著一起陪葬!
現在也是一樣。
選擇和佛家一起三分天下,將來大羅宗難以避免地會被綁上戰車,會和佛家與大藍朝分個勝負。
這個過程中,不知會有多少人死去!
而如果大藍朝能真正一統天下,結束戰爭。
有秦子的承諾,還有清鼎與李飛之間的情誼在,將來即便真的有什變故發生,或許太禹會被‘清理’掉,但至少大羅宗的絕大多數人都能好好活下去。
當然,這隻是最壞的可能。
若僅僅隻是因為這個,太禹是不會幫大藍朝的。
清鼎的存在,還有李飛許諾的【忘川】道則,才是真正打動他的關鍵!
清虛造反,將大羅宗積攢了八百年的氣運耗掉了八成。
剩下兩成,太禹此前又用來幫助清唯破境。
如今大羅宗的氣運幾乎全無,未來注定坎坷。
而接下來如果清唯能破境登頂,再加上【忘川】道則再讓一個人登頂。
大羅宗新增兩位巔頂,將會凝聚出新的氣運,會有新的氣象!
太禹自己還能活個一百多年,屆時大羅宗擁有三位巔頂,不僅足以自保,同樣也能展望更輝煌的未來!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李飛今日不死,且未來會信守承諾的基礎上。
這一路走來,李飛是什樣的人,早已經通過那一樁樁震驚天下的事跡讓人知曉——
潭城。
明明和寧青曼隻有數麵之緣,卻甘願為對方力扛天劫,去麵對兩大邪魔的圍攻。
翠青城。
明知道是陷阱,卻還是為了那一城百姓主動踏了進去。
李飛和清虛是完全不同的人。
所以太禹願意相信對方的承諾!
葉擇安的布局是落在細微處,是算無遺策,計安天下的智慧。
而李飛的‘布局’是這些年每一次麵臨重大抉擇時的義無反顧和問心無愧,是劍出無悔的勇氣。
他的‘布局’,落在人心之上!
前後兩場‘布局’加起來,才真正讓太禹下定決心。
轟隆——
這一次,金色長河沒能吞沒‘大日’,反而被浩然無匹的力量撕裂!
鎮河天王要同時壓製青霜軍和李飛,再分出力量去對付太禹,自然力不從心。
玄心真君不得不放棄用大陣切斷李飛吸納天地元氣,調整力量來阻攔太禹。
否則一旦太禹打破了【大千印】,讓李飛脫困,對方有機會和寧青曼匯合,又會有新的變數。
李飛和‘劍仙’寧青曼的‘人劍合一’,現在也已經不是什秘密了,世間強者皆知兩人有這一套‘組合技’。
所以自從寧青曼到了以後,無論是鎮河天王還是玄心真君,都絲毫不敢放鬆對李飛的壓製。
沒了玄心真君的阻礙,李飛順利吸納天地元氣,加持在身上的國運也重新用來增強防禦。
再加上鎮河天王也分出了一部分力量,所以李飛終於停止‘流血’,【血息】和【血泉】恢複的血魂超過了消耗的血魂。
但他沒有選擇趁機恢複自己的‘血條’。
‘極限劍態’的上限,在於【血怒】和【劍祭】能夠達到的極限。
李飛主動吸納天地元氣的速度已經達到極限,【血怒】的上限也就到了。
現在他提升的是【劍祭】的上限——
他讓萬血珠內的血魂直接‘清零’,隻讓血泉內的血魂維持在1000顆左右。
這樣的選擇猶如在走鋼絲,但凡鎮河天王和玄心真君突然反打一波,他都有可能當場陣亡!
但李飛依然毫不猶豫地將【血息】和【血泉】恢複的全部血魂都投入到【劍祭】中。
‘極限劍態’達到前所未有的極限!
不僅如此,經過這長時間的‘磨礪’,承受當世第三強者不斷的高強度壓迫還一直沒有‘崩盤’,【力挽天傾】的上限也同樣被拔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暗金色劍峰爆發出鋒芒無匹的劍意,劍峰劇烈震動,好似一把按捺不住,即將出鞘的絕世神劍!
但李飛沒有急著轉守為攻,依然保持著【力挽天傾】。
另一邊,正壓著白焰軍打的佛目天王歎息一聲。
體內驟然亮起一顆星辰,隨後星辰崩解,磅的力量從佛目天王體內湧出。
【舍身】!
再次舍棄一門神通,佛目天王已經到了跌境的邊緣。
他身後出現一尊巨大的佛像,佛像伸出手掌托住他,額頭上有第三隻眼睛,眼中射出萬丈佛光——
佛光如無形的鎖鏈,死死鎖住白焰之龍,同時也朝太禹照射而去。
比起太禹身上散發出的熾烈光芒,佛目射出的佛光要柔和很多,也黯淡很多。
但佛光照射在太禹身上,有效地削減了對方的氣勢和力量。
太禹一時間同時麵對鎮河天王,玄心真君和佛目天王三大巔頂的阻攔。
“太禹,你應該知道我的【舍身】還能繼續用,你別逼我與你同歸於盡!”
佛目天王傳音給太禹。
太禹不語,隻是繼續出拳。
他知道佛目天王的【舍身】是最後的底牌,且已經明顯感知到對方境界不穩。
接下來如果繼續動用【舍身】,事後肯定會跌境,且幾乎難以重新恢複境界。
佛家將少一位巔頂!
那樣一來,今日即便成功殺了李飛,對佛家來說也是輸了,未來就算三分天下,佛家也很難有贏麵。
所以太禹不覺得佛目天王會輕易走到這一步。
但對方的威脅也是真的,因為一旦對方被逼得繼續動用【舍身】,大概不會再有保留,會直接把剩下的神通全部舍棄!
因為佛家不缺一個大宗師,需要的是一個有希望的未來。
佛目天王一旦決定自我犧牲,一定會為佛家盡可能‘兌子’!
“太禹,回頭是岸——”
“道兄,大藍朝到底許諾了你什好處?你說出來,大家可以再商量。”
“太禹,再不停手,本座定教你後悔終身!”
三位巔頂都在瘋狂和太禹溝通。
勸說,威逼、利誘。
然而太禹從頭到尾都不發一語,隻是不斷催動【大日淩霄】。
這位大羅宗掌教在生死存亡的最關鍵時刻,竟成了大藍朝最堅定的盟友!
太禹知道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佛目天王絕對不會惜命,對方有為佛家犧牲的決心和勇氣!
他現在出手,隻是在做李飛要求他做的事——盡可能拖住。
李飛說自己還有翻盤的底牌,太禹選擇相信。
玄漠國。
玄極城。
王承澤在李田雨率軍進攻的第一時間就叫停了,然後開城投降!
他不知道西極國如今是個什情況,他隻是在李田雨身上看到了死戰到底的決心。
對方今天絕對是抱著必死的信念來攻城的!
王家承受不起李田雨死在這的後果,所以王承澤也就沒得選了。
這位王家真正的掌權者比任何人都冷靜,否則他當初不會在李飛贏下翠青城那一戰後,就立刻選擇造反,且第一時間主動向大藍朝表達臣服之意。
他比很多人都更早看清了一點——
隻要大藍朝有李飛在,玄漠國的未來注定是被征服。
王家代表玄漠國,開城投降!
“去皇宮,快——”
領兵進城後,李田雨連一秒鍾都沒有耽誤,以最快的速度衝向玄漠國的皇宮。
隨後她要求王承澤召集玄漠國如今剩下的文武百官,在皇宮的一座廣場上舉行了納降儀式。
儀式也非常簡單——
李田雨當眾宣讀聖旨,封王承澤為玄漠國主,從此以後玄漠國成為大藍朝的附屬之國,以後曆代國主必須由大藍皇帝欽定!
大藍朝會在玄漠國駐兵,玄漠國內一些重要位置,會由大藍朝的官員擔任。
王家年輕一代的幾十人,需要去往藍淩城,此後在那定居。
聖旨宣讀的過程中,玄漠國的一眾大臣,還有不少王家人都數次變色,幾乎要站出來開口反對。
但都被王承澤以大宗師的氣勢鎮壓,以嚴厲的眼神警告!
“玄漠王,上前接旨!”
臨時搭建的高台上,李田雨高聲說道。
曾經的玄漠國主可以自稱為皇帝。
但如今,玄漠國主降格為玄漠王。
王承澤,堂堂天榜第一大宗師,此時此刻麵對李田雨這道基期武者,不得不低下自己的頭,上前接過聖旨:
“小王,領旨!”
嗡——
當王承澤接過大藍天子頒布的聖旨,天地之間好似發生了某種奇妙的變化。
冥冥之中,有什東西正在從此處抽離。
李田雨抬頭看向天穹,咬住嘴唇。
她知道,這是屬於玄漠國的國運,有一部分開始融入大藍朝的國運之中!
此事本該由李飛親自來做,那樣對他證道才最有裨益。
但現在隻能由李田雨率領殺蠻軍來完成。
殺蠻軍是李飛的軍隊,李田雨能成功逼迫王承澤投降,主要也是依仗李飛帶來的威懾。
所以這次徹底征服玄漠國的功勞,同樣能算在李飛頭上。
隻是效果肯定不如李飛親自來做那好。
“希望能來得及。”
李田雨在心中默念。
玄極城是曾經大漠帝國的國都,征服這,在象征意義上會比征服赤神城更強,所以她選擇領兵來這。
但赤神城那邊,她不知道會不會像自己這邊這樣順利.
同一時間的赤神城。
一支殺蠻軍和一眾南境邊軍的強者也已經開始攻城,但赤神城內,宇文家絲毫沒有改變態度的意思。
護城大陣開啟,穩穩地擋下所有攻擊。
僅憑這點兵力,這些人即便打一年也不能攻破赤神城。
“李飛,你還在抵擋什?”
“佛目天王還有【舍身】可以用,太禹不可能救得了你!”
“隻要你一死,我立刻就會轉身去對付佛家,和太禹聯手穩住局勢。那樣一來,寧青曼不會死,聞人正也不會有事。”
“你難道看不出來寧青曼快要被魔槍殺死了?她是為了救你才陷入這一步,你要眼睜睜看著她死?”
“聞人正本就有傷在身,現在淨已經重返巔峰,他被困在大陣內,處境同樣危險。”
“還有青霜軍,為了幫你擋住鎮河天王,如今已經傷亡多少了?”
“還有外麵的禦營軍和大藍朝的那些人,同樣傷亡慘重!”
“李飛,隻要你死了,這一戰就能結束,很多人都能活下去!”
“放棄吧,不要再進行無意義的抵抗!”
玄心真君的聲音在李飛耳邊環繞。
他一邊勸說太禹,一邊對李飛攻心。
李飛一直沉默不語。
當初在思索自己的證道之路時,靖安天下的道路是其中最穩妥,成功率最高的一條。
不過李飛其實還有很多別的選擇,比如以力證道,以氣運證道。
純粹走靖安天下的證道之路,並不符合他的心意。
登天樓後,補足了根基,見到了林天一的法武合一之道,李飛受到啟發,決定了自己的證道之路——
他要走靖安天下之路,但又不會單純以勢證道。
這將是一條前無古人,獨一無二,且注定艱難的證道之路!
從成功簽訂荒神之盟,徹底征服北蠻的那一刻起,他就正式踏上了自己的證道之路。
這一步踏出,再無悔改的餘地!
所以哪怕青霜軍傷亡慘重,哪怕寧青曼被魔槍偷襲,陷入危險,李飛也隻能眼睜睜看著。
他隻能等待兩大漠國那邊的‘回饋’,才能開始自己的證道。
否則若是改弦易轍,他根本沒法證道,也無力改變什。
終於,秦子的聲音通過國運傳來:
“李飛,玄漠國已經徹底臣服,但赤漠國那邊還沒有反應。”
“足夠了。”
“你要強行開始證道?”
“對。”
“你沒有親自前往兩大漠國去完成征服,已經會降低成功率。現在兩大漠國隻降了一個,證道成功率就更低了,再等等吧!”
秦子的聲音十分焦急。
他是真的怕李飛會衝動,畢竟現在有太禹出手拖住局勢,還可以再等等。
但李飛沒有回應,直接做出了選擇——
如果說秦子的一生是如履薄冰,那李飛的一生都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總有些事高於生死,雖千萬人不能阻!
一直在劇烈顫動的暗金色劍峰突然裂解,化作無盡的劍光衝天而起。
明知道自己的證道之路無比艱難,仍在條件不足的情況下強證!
李飛一步踏出,身上的氣息開始拔升。
死有何懼?!
一直壓在李飛頭頂上空的佛掌被無匹的劍意衝得強行向上抬升,掌心的‘卍’字符布滿裂紋。
鎮河天王猛地轉頭看向李飛,就要收力對其重新鎮壓。
但一輪大日帶著不可一世的氣息朝他瘋狂撞來!
眼看李飛終於要掀開底牌,太禹也不再保留,全力爆發!
鎮河天王不得不轉身回防,他要是被重傷,這一戰佛家就沒法打了。
砰——!!!
天空中的佛掌掌心被劍光刺出一個大洞,然後徹底崩塌。
李飛拔地而起,穿過佛掌,來到空中。
飛劍之體內,七種神通開始最終的融合。
神通的初步融合,形成了李飛的混元劍域。
在翠青城立道之後,七種神通進一步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混元劍體。
如今李飛開始證道,七種神通徹底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
此為——
道則!
金剛城外,大地震動不已,似有地龍翻身。
天穹之上,雲海墜落,九天之雲下垂!
天地之間,一股浩蕩的氣運朝此處匯聚而來,湧入李飛體內。
隨著氣運的湧入,飛劍之體再次發生蛻變。
這是第四次蛻變!
法武合一之道,林天一是史上第一個走通的人,他以術法神通與武道神通相融合的方式凝聚出道則,為修行界開辟出一條全新的道路。
現在,李飛成了第二個將術法神通與武道神通融合為道則的人!
而且他是以七神通證道,比林天一的六神通更多一個。
再加上他史無前例的飛劍之體,在法武合一的道路上,他其實是在林天一的基礎又開辟出一條新路!
故而以法武合一證道,李飛獲得了更多的氣運加持。
“怎會這快?!”
躲在暗處的玄心真君露出震驚之色。
他甚至都還沒來得及調動乾坤顛倒五行大陣去擾亂李飛。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