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他們所料,陳奇又又又來了一遍那套嗑:
“我無意中看到了報紙上的一則新聞,由此迸發靈感才創作了劇本。沒錯, 《雨人》是有原型的,而今天非常非常榮幸,我們請到了皮克先生一家……”
下一秒。
他們看到了金皮克!
而全場爆發出狂風暴雨般的掌聲與歡呼,在近千人的注視下,金皮克走到台上。他在戛納積累了經驗,愈發的適應這種場合,開始演講。
連演講詞都一樣:
“……如果你們看到有人不停搖手,或者重複的自言自語,或者隻吃同一種食物……請別拿走他們的規律。規律是我們的牆……”
“嘩嘩嘩! ”
“嘩嘩嘩!”
比戛納更熱烈的場景出現了,金皮克是美國人,而且老美的白左是傳統————其實白左最早是幹人事的,他們反對種族歧視、倡導和平反戰、追求社會公平正義等等,後來就變質了。
很多詞匯都是這樣的曆經變遷。
比如國內的“正能量”,誰還記得這個詞在網上是如何誕生的?它出自一個叫宋山木的老板,強奸女下屬,口頭禪就是: “你體內充滿了負能量,需要我給你注入正能量……”
“可惡的中國人!他在法國搞還不夠,在美國也這樣搞!”
“他們怎能這樣對待一個病人! ”
“我們可以向有關機構舉報!”
兔子羅傑的幾個人紛紛叫罵。
大家都是好萊塢老油條,才不信博愛人性那一套,這特娘一看就是宣傳手段。在沸騰的現場,他們提前退場,跑回去報告。
……
《誰陷害了兔子羅傑》的投資方有好幾家,其中一家是斯皮爾伯格的安培林娛樂,還有一家是迪士尼旗下的試金石影業。
迪士尼幾十年來都是拍合家歡的電影,進入80年代為了更豐富的拓展業務,成立了試金石影業,專門製作和發行那些非迪士尼風格的商業片。
代表作《絕世天劫》《珍珠港》《國家公敵》等等。
那幾人趕回來報告情況,負責宣發的頭頭也很惡心,但沒辦法,隻道: “好吧好吧!他們在戛納玩了這一手,我們就有了心理準備。
這一招無解,我們不要被幹擾,按照我們的節奏來。暑期檔市場很大,容得下兩部片。”
“又是那個中國人搞的鬼!他來了之後,哥倫比亞變得風騷無比,他比美國人更美國人。”
“他與哥倫比亞的協議今年到期,好萊塢幾家都想爭取合作,我們要不要先接觸一下?拿到東方公司的合作權?”
“不忙!高層特意給了指示,不出手便罷,出
手就要拿下來!”
???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