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選龍坐在AST的辦公室,一邊品茶,一邊醞釀接下來的談話。
怎拿下總代理?無非是強調自身優勢,特別是強於聯想的優勢。AST歸根結底是賣電腦,不用考慮其他因素,誰賣的電腦多,它就給誰。
沒一會,進來一位西裝革履的家夥,姓孫,正是A ST香港的負責人。
“張先生,幸會幸會!”
倆人握了握手,都是香港人,沒誰瞧不起誰。張選龍在香港電子產品界也是小有名氣的,開門見山,提出了自己的需求。
孫先生聽了,笑道:“金山並入了東方集團,我們也有耳聞。你們家大業大實力雄厚,但我講句難聽的,以往的成功不代表每次都能成功,你們初入電腦行業,能不能行還未可知。你想成為代理商沒任何問題,但你上來就要總代理,未免太有自信了吧?”
“可現實的問題是,你們現在沒總代了。聯想做自主品牌去了,你們好歹是國際大廠,還要等一家代理商回頭?”
張選龍不緊不慢的陰陽,道:“我知道,聯想憑借漢卡和渠道將AST賣的很好,不過我提醒你,聯想有的資源我們都有,聯想沒有的資源,我們照樣有!”
“首先是漢卡,我們開發的金山……哦,現在是東方漢卡,絕對不比聯想漢卡差,而且我們附帶一個很棒的軟件WPS.
聯想在全國搞分公司,這點我承認,我們剛剛起步。但你要清楚事情的本質,他們隻是分公司直營+單位合作模式,最終是賣給政企、院校這些地方,根本
談不上銷售網絡,靠的是關係。
而我們的關係不用多講,我們的上限也遠超聯想。
陳先生正在美國談判,其中就包括計算機產業。陳先生不敢說是政策的決定者,起碼也是參議者,他的意見會影響到最終決策。你們是聰明人,總不會幹出扔掉金山撿磚頭的事情吧?
再者說了,聯想靠代理賺取利潤,轉頭就研發自主品牌。我們不一樣,我們連個技術人員都沒有,隻做貿易……”
張選龍信口開河瞎咧咧,卻正中AST心理。
AST其實就是個二線廠家,全靠聯想做代理往大陸賣,才提升了市場份額。所以他們對聯想很看重,不惜犧牲別的銷售渠道,對南北兩個聯想壟斷貨源的行為也睜一眼閉一眼。
結果聯想轉頭搞自主品牌了。
“具體條件呢?”
“我們不多要求,跟聯想一樣就可以。”
當下,大陸一台AST386電腦,售價約33900元,扣掉進口商的折扣、關稅和營銷成本,聯想有24%的純利潤,每台賺8000元左右。
孫先生思索再三,道:“陳先生在香港有口皆碑,我信任他的實力,但總代理我個人不能做主,需要請示美國總部。”
“可以,不過要盡快!陳先生是個急性子,他剛好在美國,說不定談判完直接跑到你們總部去,那就與你無關了。”
張選龍又瞎咧咧,孫先生心一跳,表麵淡定:“這是我們的工作,我自有分寸。”
半小時後。
張選龍回到公司,他的辦公桌上擺著一台曲線弄來的聯想286電腦,已經拆的七零八碎。
中央處理器來自美國英特爾公司、內存芯片是日本的、硬盤來自新加坡、顯示器來自韓國、顯示卡來自台灣、機箱和鍵盤也來自台灣,隻有一塊主板和電源是聯想自己的。
但以眼下的環境,這就可以叫自主品牌了。
“任重道遠啊!”
張選龍剛才沒說實話,他知道陳先生的藍圖,貿易歸貿易,技術也不能落。
……
>>章節報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