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人心不一定能換人心,親情也分薄厚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羈中馬 本章:第1025章 人心不一定能換人心,親情也分薄厚

        

          李建國的東屋,杜春芳靠在火牆邊上嘟囔著:

          “一個個來的時候兩手空空的,走的時候大包小包的,也真有臉……”

          李青俠不在意的說道:

          “那老二不是給你拿芝麻餅了嘛,對了,還有霞帶過來的花生和粉條子……那你不也看到了嘛。”

          “哪一樣我能吃?”不說還好些,一說杜春芳更氣了,“他們是不知道我牙不行嗎?我能咬得動?就不能像小龍一樣,給我買些雞蛋糕?”

          “那……興許是忘記了吧。”李青俠也不好解釋,怎說呢,過年過來,李安國和陳興邦兩家子,那純就是帶著笑臉過來的。來的時候帶的東西不多,回去的時候的確是大包小包的。

          “咋?成了城人,吃商品糧了,就主貴了?”杜春芳滿肚子怨氣,大過年的不好當場發作,隻好在屋子給老伴說,“那小龍給幾個孩子買的那多東西;老大家的,娟她媽給幾個孩子做的衣服。

          他們呢?就這樣當長輩的?就算娟和強強大了,不要了,那明明昊昊呢?這小的娃娃,都不知道帶些東西過來……他們是不是忘記了咋變成城人的?”

          李青俠是頭一回見老伴發這大的脾氣。

          過年這幾天其實親戚一大家子,還是挺開心的,怎走了後,老伴就不滿意了呢?

          “那我能當著麵發火?”杜春芳有她自己的道理,“那兩個白眼狼,他們過的咋樣我不管,總不能讓老大和小龍兩家子過年過得不痛快吧?後麵我給小龍說,以後再來,可不能再給他們買那多東西了,純喂了狗了!”

          “可不興這說!”李青俠一聽嚴重了,“那都是咱的孩,咋罵自個哩?”

          杜春芳想想也是,改口說道:

          “就當,就當!”

          她是越想越氣。

          李青俠作為一個男人,這方麵其實還是看得很開的,他說道:

          “這事你就別管那多了。你看看,小龍的日子過得多好,一年賺的錢,頂老二和霞家賺幾十年的。老大家也好,這地種的多,還開著拖拉機,隊求過來的人多少?

          老大和老小日子過得好,那老二和霞兩家估計心有不平吧。咱們在這邊住著,自然就偏這邊,也不知道那兩家有沒有啥難處。咱幫不上,那就別想太多……”

          說幫不上是假的,但沒辦法幫。李青俠手有錢,但這錢大部分都是跟著李龍、李建國一起賺來的。

          如果李安國、陳興邦兩家過不下去了,他這個老爹必然是要幫忙的。

          不光他幫,他還要讓大小兒子一起幫。

          但現在老二、女兒兩家都吃了商品糧,要說日子過的在全國範圍來說已經是中上了,不需要幫了。

          隻是比不上老大和老小而已,他手的錢,就沒理由給,也不會給。

          給了算啥?拿老大老小家的錢去貼補那兩家?他們兩個還在老大家住著呢!

          沒這樣的道理。

          所以杜春芳會埋怨,他能理解,但當老爹的,也能理解老二和女兒家人的心情。隻能隨大流去吧,不是啥大問題,不要放在心。

          杜春芳也就是在老伴這埋怨一下,大道理還是知道的,拿出去說那就成笑話了。而且她也清楚,老大和老小兩家子並不在意這些。

          在老大眼,自己是老大,應該照顧弟弟妹妹,至於弟弟妹妹會不會回報,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至於李龍,杜春芳覺得這個也像老大,另外一方麵的老大,有能力,把所有的哥姐都幫帶著,但心明鏡似的,分親疏的,隻不過不表現出來而已。

          她隻是替明明昊昊不平——明明是兩個可愛的娃子,怎就不入那兩家人的眼呢?但凡長點腦子了,對明明昊昊好一些,以後……

          算了,有些人,是看不遠的。

          西屋,顧曉霞幫著梁月梅收拾著過年後的東西。明明昊昊已經被李娟和李強帶著出去玩了。

          “昨天去娟她外爺家,她外爺和姥姥還說好久沒見明明昊昊了,想著哩。”梁月梅笑著說,“她外爺說,想想前些年,小龍跟著我們過去拜年,他還給小龍壓歲錢哩,現在都有娃娃了,真快!”

          “啊?”顧曉霞是真不清楚,“明明他爸也拿過壓歲錢?”

          “拿過啊。”梁月梅笑著說,“那時候他也不大啊,十來歲,就是個大孩子。娟她外爺說,就是個孩子,沒長大,那就給壓歲錢……不過那時候也不多,就一兩塊錢吧。”

          顧曉霞是真不知道李龍還有這一段過往,她很好奇,繼續打聽著。

          雖然兩家在同一個村子,十二三歲以後也算是一起長大,但這個年紀實際上無論女孩還是男孩都已經知道男女有別,不會特意在一起玩了。

          梁月梅撿一些能說的事情給顧曉霞說了,引的顧曉霞時不時的笑出聲來。

          東屋的老兩口聽著西屋的動靜,兩人對視一眼,都笑了。

          看看,這才是最好的妯娌,真就是一家人啊。

          前院,采訪還在進行著,李龍侃侃而談:

          “設計發明清雪機,本身就是看著今年雪太大了。咱們北疆地廣人稀,這雪大了,非常影響大家的工作生活。我就想著,如果能搞出來一個機械帶動清雪的工具就好了,這樣能極大的節省人力物力,市場肯定會需要。”

          “也就是說,你設計之初是為了方便大家的行動,節省人力物力是吧?”薑至瑜一邊發問一邊記著。

          “當然不光是這個了。”李龍笑笑,“我沒那偉大,我看到了這個發明設計是有市場的,也就是說,發明出來,隻要方便,隻要效率高,是有前景,有錢賺的。”

          薑至瑜微微皺了皺眉頭,李龍這一說,發明清雪機這件事情,意義就降了一個檔次了。

          李龍一看就明白薑至瑜是怎想的了。他暗歎口氣,宣傳這個口子,幾十年了,是真的有些僵化,老想把那些典型人物塑的高大上,好像不食人間煙火一樣。

          誰不知道誰呢?大家都是人,吃五穀雜糧,誰沒個缺點,誰沒個私心?

          報導這些事情,就具體點兒,就事論事,別往太大的方向上去靠。見義勇為就是見義勇為,別拉扯平時的;捐款就捐款;也別講其他事件;發明創造就講發明創造,講有什效益,有什好處,別講太大的道理。

          不然容易翻車。

          幾十年前是這樣,現在是這樣,二三十年後還是這樣。

          唉。

          僵化。

          “咱們的總路線啊,不是說要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嘛。”李龍不得不把這一條搬出來,“搞這個,我覺得有市場,能把農機廠的產能充分的發掘出來。

          而我們合作好幾回了,有信任基礎,我也相信我的發明設計,他們會在產品大火之後,給我相應的回報。”

          薑至瑜的臉色變得好看起來,顯然,李龍的話讓她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角度,去寫這個。

          “嗯嗯,不錯不錯。對了,我聽說你搞了清雪機之後,還帶人去把往山的路給清了,是不是有這回事?”

          “是的。”李龍點點頭說,“山的朋友有一段時間沒下山,我就在想是不是因為大雪太厚把他們下山的路給封掉了。

          雖然山牧民不多,但我始終覺得,就算隻有一戶,也應該有下山的權利。所以我就找了人,帶著他們把進山的路清出來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八一漁獵西北》,方便以後閱讀重生八一漁獵西北第1025章 人心不一定能換人心,親情也分薄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八一漁獵西北第1025章 人心不一定能換人心,親情也分薄厚並對重生八一漁獵西北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