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李龍是個行動派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羈中馬 本章:第1080章 李龍是個行動派

    

      李龍是個行動派,在確定這件事情能做之後,第二天清早,把明明昊昊送到四小隊之後,就去大哥家,給農機廠的杜廠長撥了電話。

      “你是說你設計了一種可以打藥的農機,打算生產出來,和清雪機一樣進行銷售?”

      “是的。”李龍很認真的說道:“我這兩天在我們縣進行了一些調研,這個打藥的農機說白了主要針對的是棉花。

      現在,目前棉花的主要種植區是在兵團,地方比較少,所以這種農機的銷售短時間內主要針對的是兵團。

      但是我相信,未來十年二十年,這種農機的市場都會很廣闊,因為據我推斷,棉花的種植麵積會越來越大,以後會成為北疆農業的支柱產業。”

      “你這說,我倒是有點印象。年初參加市的會議,七師領導那邊講話的時候也說了,要大力發展糧棉產業,我們七師這邊棉花的種植麵積擴大的非常快。

      你這一說,我覺得這個是可行的。”

      “沒辦法啊,咱們北疆地廣人稀,兵團那邊一直是在搞大規模機械化種植。別的目前可以機械化,但棉花的打藥機械化還沒開始。

      偏偏棉花的病蟲害又比較重,容易傳染,兵團種植麵積大,人工打藥太費人力,所以我覺得這方麵,大有可為。”

      李龍的話杜廠長秒懂,他笑著說道:

      “就是提前布局是吧?”

      “對對對。生產出來後,我可以和兵團那邊的朋友推廣一下,你那邊也可以試一試。還是那句話,一開始市場不會太大,但後續前景會非常好。”

      杜廠長對李龍的話也是認可的,他說道:

      “好,抽空你過來一趟,咱們把這件事情好好的商量一下。有這個清雪機作為保障,咱們的合作肯定是沒問題的。”

      李龍掛了電話後,這事就相當於敲定了。

      他沒有想著立刻過去到奎屯,覺得這個打藥機還可以再試試調整一下。

      後世的兩種藥罐他主要抄的那種不帶車鬥子的,但帶著車鬥子的也畫了出來,看杜廠長那邊生產的情況。

      打電話的時候大哥李建國就在邊上,等李龍打完,他就問著:

      “咋,搞打藥機?”

      “嗯,前兩天不是去六戶地了嘛,那邊種棉花,再往北,原來你們在的連隊也種棉花,種的麵積還不少。過去的時候剛好看著有人打藥,那個人工打夠麻煩的。

      昨天沒事去供銷社,看著咱們縣棉花種植麵積一直在擴大,原來不到一百畝,現在兩三千畝了,我想著這後麵肯定還要多。”

      “嗯,我覺得也是。棉花紡線織布,這衣服人人都要穿的嘛。”李建國和李龍想的差不多,“要不是咱們家人手不夠,我都想著明年種棉花了。”

      “老爹要從老家把幹活的找來了,那咱們就種唄。一畝地能產一百公斤棉花,那賣兩百塊錢。一個長工一年也就幾百塊錢的工錢,六七畝地就出來了。”

      “那倒是。”李建國點點頭。

      “還有就是棉花有個好處,抗鹽堿。再大的鹽堿地,棉花都能長。而且咱們隊有小海子,有水。澆水的時候大水漫灌,能把鹽堿給衝掉去。”

      李龍這話讓李建國眼睛一亮,他問道:“真能抗鹽堿?”

      “能啊。棉花比其他啥作物都抗鹽堿。”李龍這方麵很有信心的,“我去六戶地看人家種棉花的,還有北麵王連長他們那邊,鹽堿地開出來照樣種。”

      李建國是標準的農民思想,如果能種過來,自家的地自然是越多越好。

      現在隊略微好點的荒地都已經開墾出來的,剩下的都是鹽堿地。

      雖然李龍找羅教授進行了測土施肥,根據那種改良方法,一些鹽堿地塊有針對性的施肥,能夠壓製鹽堿,開墾出來後種其他作物也是有不錯收成的。

      但投入還是挺大的,畢竟綜合施肥,現在的化肥並不算便宜。

      如果棉花能抗鹽堿,那真就可以大規模的開地種地了。

      “等有人過來幹活再說吧。”李龍立刻就想到了大哥在想什,笑著說道,“不急。現在隊鹽堿地多,根本沒人想到這個,到時真有人力了,開墾哪塊,還不任咱們挑?”

      那倒是。拖拉機自家就有,鹽堿地沒人在意,那想開哪塊還真是隨便挑的。

      李青俠這兩天也沒閑著,時不時的給老家打個電話。

      李龍問老爹往哪打,他說打給大隊那邊的校長。反正是晚輩,而且關係不錯,那打過去問問情況還是容易的。

      眼下找人其實是有點晚了。但李家想的是長遠的事情,要找的話,可能未來幾年都要找,所以不急,慢慢來。

      李龍自然也不急,他相信肯定能找到合適的。老家人均地少,這兩年種地的積極性起來了,畝產因為化肥提起來了,各家基本上能吃飽肚子了,但想要富起來,想要有錢花,那就難了。

      出去打工得找合適的地方,南下的不少,被騙的不少。如果能到北疆,有熟識的人,老家的這些人自然願意。

      第二天是星期天,李龍沒到四隊,在縣的大院子整理著廂房的那些東西。有些皮子需要曬一曬,免得生蟲。地窖的那些東西也要拿出來看看。

      那些字畫什的,看著放地窖有些發潮,他知道這可不是什好消息,得想辦法處理一下,不然可保存不到發揮價值的時候。

      中午吃飯的時候李龍問了一下顧博遠,顧博遠說道:

      “那就裱起來啊。字畫裱起來後,那保存時間就長了。不過瑪縣沒裱書畫的,恐怕你得去烏城。”

      李龍想想這些字畫的價值,去趟烏城就去趟烏城吧。

      “最近我們單位人說,牛羊肉價格都漲了一些,漲的不太正常。”顧曉霞在飯桌上也聊著八卦。

      楊大姐笑了,她說道:

      “可能因為咱在做肉幹,每天需要的肉多,這就影響了。那個克尤木也說了,咱們每天需要幾十隻牛羊,雖然看著不多,但天天都要,市場上牛羊肉的價格就漲了一些。”

      幾十隻牛羊的買賣,放在後世在牲畜市場上連浪花都驚不起一點兒。

      畢竟南北疆幾個大的牛羊肉市場,牲畜巴紮上麵,常年都是幾千上萬隻的牛羊在買賣。

      但眼下不一樣,這時候全疆的人口數量一千多萬,比二三十年後少三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八十年代牛羊肉的人均消耗量遠比後世少。八七年全疆牛羊肉的產量是十來萬噸,三四十年後是一百多萬噸,十倍多的差距。

      而且這時候市場流通的效率可沒後世那快。這時候的市場就像是一團濃稠的漿糊,你攪動其中一塊,動的隻是周圍一小點兒。

      後世的市場就像是一池清水,你動其中任何一點,都可能影響到整池水大部分的水麵。

      所以在八十年代,牛羊肉風吹草動,就能夠影響到周邊的價格,卻不會波及太遠。

      物流、運輸和信息的渠道傳播都有影響。

      李龍倒也沒什在意的,也就漲那一毛幾分錢,影響不大。

      “我聽那些二道販子說,最近石城又有人在瑪河上遊找到了一塊幾噸重的玉石。這回是學校的老師,帶著學生們去春遊,在河邊玩水的時候發現的。

      那個老師當時沒說啥,回去後就找了人找了車,去把那塊玉石給挖回來了,據說已經有玉石商人找他談價格去了。”

      顧博遠說這話的時候,還是很羨慕的。

      幾噸重啊,怎說也值十幾萬吧?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八一漁獵西北》,方便以後閱讀重生八一漁獵西北第1080章 李龍是個行動派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八一漁獵西北第1080章 李龍是個行動派並對重生八一漁獵西北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