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動靜有點大,那些魚被驚起,原本秩序井然的排隊往上遊,被他這一驚,直接亂竄起來,水花四濺,把劉山民等人也吸引了過來。
這些狗魚大的有一筷子長,小的跟手指頭差不多,遊的極快,其中偶爾還有幾條鯽魚跟著搗亂,李龍興奮的跳下去到小河邊上,看著那多魚,手頭沒工具幹著急。
他幹脆蹲下去伸手去抓,結果那魚滑得不行,一把抓住了四五條,然後狗魚拚命一擠一竄,全竄了出去,落到水拚命遊著,然後就不見了。
他這一動,劉山民和劉高樓都來到了河邊,把迎過來的別克的親戚,和別克、木拉提給意外壞了。
“喲,這多魚啊,這是泥鰍吧?”劉高樓雖然北疆也有一段時間了,但對這個魚還真不了解。
“本地人叫狗魚,就是高原鰍。”李龍耐心的等著,終於抓住了幾條。可惜沒工具,不然這一會兒他肯定能弄幾公斤出來。
“行了行了,後麵再說,人家主人過來了,咱們在這不合適。”劉山民說了一句,李龍笑了笑,上了河岸。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聽到水劈啪拉的聲音,他扭頭一看,一條一公斤多的棒子魚(石頭魚,高山冷水魚的一種)竟然直接在那些狗魚上麵竄了過去,然後進入深水不見了。
棒子魚就真跟個棒子一樣,學名李龍也不清楚,這魚後世吃過,燉上是真好吃,價格也高,一公斤上百了。
可惜了。
不過也就是那一想,他上了岸和劉山民他們一起,見了別克的親戚們。
劉山民他們從吉普車取出來給他們帶的東西。別克的親戚們說的他也聽不太懂,俄語居多,偶爾夾一些哈語。
帶的東西主要是白糖之類的,他們自己種的有糧食,雖然不說多富裕,自己吃還是夠的。
養的也有牛羊,自己能做到奶製品,看著生活還行。
不過白糖這樣的調味品就沒辦法了,自己搞不到,想買的話需要排隊,而且不一定買到。
因為別克的關係,他們現在每個月都能分一些物資,日用差不多夠了。
所以對劉山民一行人特別熱情——當然,本身哈族人就是熱情好客的。
方圓幾公就這一家,他們有草場有耕地,蓋的平房,旁邊還有牲口圈,種了一些樹,不過這季節看著啥都是枯黃的。
進了院子,已經有人在宰羊的。顯然剛才在知道劉山民他們到的時候,就有人開始準備。
李龍他們被讓進了屋子坐著,其實坐是坐不住的。但是宰羊剔肉這些活他也幹不了,話也聽不懂,幹脆就找了劉高樓,要了一把鐵和一個小鐵桶,就去小河溝了。
牛羊肉啥的不希罕,搞點那些魚,弄個魚湯喝也不錯啊。
劉高樓和他一樣的心思。這些人說話他們都聽不懂,劉山民能聽懂一些,而且他是主客,那些人大都圍著他。
有幾個人跟著自己,但說的又聽不懂,幹脆就搞點自己喜歡做的吧。
哈薩克族基本上不吃魚。這邊的哈國人就算吃主要也是吃海魚,所以河的魚他們不吃。
這是習慣問題,倒不是宗教——現在還是蘇聯時期,他們都養豬了,宗教習俗和民族沒啥關係。
也就分裂之後才重拾起以前的一些習俗來。
這一家孩子比較多,有兩個七八歲的跟著李龍他們到了河溝,看著他們逮魚。
這一會兒魚可能被驚過了,肉眼可見的少了,但也是一群十幾條的那種往上遊竄。
河溝不寬,或者說渠也行,有個兩三米,最深的地方應該不到一米。
李龍就找了一個淺灘的地方,很幹脆的用鐵挖泥築起一道壩來。
壩築的高,把水堵住,下遊水很快流走,那些魚就炕在了幹灘上。
“我操!這多!”劉高樓一開始就跟著看,結果李龍三下五除二,把壩築起來後,下遊水一幹,魚出來,他就驚叫起來。
剛才看著不多,眼下水截斷後,幹灘上大大小小的魚是一片一片的,在那掙紮著。小水坑的魚更多!
“趕緊撿,撿上一桶就行了,上遊水大,很快就把壩衝掉了!”李龍沒空撿,他不時的挖泥沙把壩往高的築,不然水就漫過去了。
劉高樓急忙提著桶去撿,專門撿大的撿,那兩個孩子也跳了下來跟著撿,他們撿著就是大小一起往桶裝了。
“行了行了,趕緊上來吧,水堵不住了!”李龍喊了一聲,他看著劉高樓他們也撿了不少了,得有個大半桶,夠吃的了。
劉高樓意猶未盡的上了岸,把鞋上的泥蹭掉,看著水一下子衝下來,水花差點兒把他鞋給漫了,便快速後退了兩步,笑著說道:
“沒想到啊,這麵魚竟然這多,我還撿了條大的!”
李龍過來看,發現他說的大的是大鯽魚,不是棒子魚。
“就著這水邊,咱們把魚給開剝了。”李龍說道,“也不知道他們家讓不讓做。如果不讓做,那弄堆火烤了。”
“讓做,肯定讓做。”劉高樓急忙說道,“放心吧。”
“你咋知道?”李龍心說你也沒在這生活過啊。
“放心吧,我叔的麵子挺大的。再說了,你沒看到他們都養豬嘛,肯定沒那多禁忌。”劉高樓笑著說。
李龍心說這樣也不錯。
就著河水他們就把魚給開剝了,順手還洗一下。這沒那多講究,這水質好,不然也不可能有這多的狗魚。
這魚出了名的挑水質,水質不好,根本活不了。
大小魚都開剝完,有半桶左右,李龍在水淘洗幹淨了,提著上了岸,到院子去。
“你們逮魚去了?”劉山民驚訝的問道。
“嗯,想著燉個魚或者煮個魚湯,這魚真多,不吃浪費了。”李龍說道。
“那我給他們說一下。”劉山民扯過別克,讓給他們親戚說一下,那些人也是驚訝,不過很快就點頭,顯然是沒什意見。
自然是李龍來動手。
中午飯很豐盛,手抓肉,烤肉,新打的,還有李龍做的燉魚和魚湯。
沒想到魚湯出奇的受歡迎,別克的親戚還讓別克問李龍是怎做的。
其實就是狗魚放鍋煮,然後加一把鹽,最後煮差不多了就行了。
按理說最後撒點蔥花或者芫荽,但這沒有,李龍去野地弄了些還沒完全枯掉的野菜洗幹淨扔了進去就行了。
主要是這狗魚是生活在活水的,沒土腥氣,本身就是活魚開剝完直接煮的,鮮自然是非常鮮的。
喝的馬奶子,劉高樓喝不慣,李龍是慢慢品了一碗,沒想到倒讓主家非常的欣賞。
別克和木拉提還給他的親戚說了李龍在國內做的那些事情,這家人一個個過來笑著稱讚李龍的行動。
最年長的還拿出來一個繡在毯子上的圖案給李龍看,李龍猜測是想讓他看看是不是和玉山江他們部落一樣的。
李龍接過毯子仔細觀察,這毯子針腳細密,圖案古樸,好像是有鷹的元素,但有點抽象,與他在玉山江家中見過的確實有幾分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樣。
他在玉山江那邊其實並沒有仔細注意過這種圖案,就隻能通過別克告訴對方,他也不確定。
老人有些遺憾,隻是通過別克告訴李龍,可以把這個毯子帶回去,如果帶回去給玉山江看看,或許他能認出來。李龍點點頭,將毯子小心卷起來收好,放進背包的夾層。
他這次過來,把那個大雙肩包也帶過來了,能裝的東西多,也方便。就連劉山民也覺得這個包不錯,打算回頭也去買一個。這包李龍是真心喜歡,他覺得哪怕放在十來年後,也不過時。
“你們都休息一會兒,然後咱們先出去踩點,看看哪獵物比較多。”劉山民對李龍他們說道,“咱們所處的位置距離國界有幾十公,那邊動物比較多,有可能還要去天山附近,這兩天好好跑一跑吧。”
李龍和劉高樓兩個壓根就沒想著休息,已經想著去玩槍了。
狙擊步槍啊!以前隻是聽說過沒見過,現在好了,能親手打一打,而且是原型槍!
>>章節報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