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李龍對於黃宇飛一家沒什感覺。從顧曉雨那時得知自己的丈母娘不打算和嶽父老顧、妻子曉霞有什交集之後,李龍就已經把這一家除顧曉雨之外的人當路人了。
見麵問聲好是最大的禮貌,不能讓別人覺得顧曉霞嫁給了一個粗魯的人,僅此而已。
聽到黃宇飛這客氣,李龍立刻擺手:
“不用不用,咱們也不是那熟,有什事直接說就行了。”
他這一說,黃宇飛就更尷尬了。
按照一般情況,如果哈木他們是漢族,這時候大致上就清楚是怎回事了,肯定就進院子回避了,你們得自己事情解決,因為有些是私事,可能需要避諱。
但哈木他們不一樣,他們幾個覺得按目前李龍的這個態度來看,這個黃宇飛有可能是過來找麻煩的,所以他們就站在一邊,想著如果李龍需要幫忙的話,那就幫著解決一下。
朵森嘛,有困難必須要幫的。
黃宇飛也沒想到李龍會這無情,他笑了一下,還想爭取一下,從李龍手接過東西,但看著李龍的眼神,知道再繼續下去可能就會撕破臉了,便隻好說出來意:
“妹夫,哦不,李龍同誌,其實我過來是想有事談一談的。”
“你說。”李龍把手的東西交給哈木,示意他們先進去。
畢竟算是一部份家事,不太好看。
黃宇飛看哈木他們進去前看自己的目光有些不善,心腹誹著這從邊疆苦寒地方過來的鄉巴佬,看什看?
等哈木他們進去後,黃宇飛便說道:
“我其實是想和你做那個玉石生意。你看,你那有原料,我這有客源,咱們合夥,這生意絕對會火起來……”
“也就是說,你搶了曉雨的生意?”李龍點點頭,自己猜對了,看來這位,或者這一家子看到顧曉雨賣玉石賺了點錢,眼紅了,想要把這生意截下來。
可能和顧曉雨直接談了,結果估計是沒談成,畢竟這些人沒和自己直接打交道。現在顧曉雨不答應,他們幹脆就找上門來了。
也算比較有本事,還能找到這來。
“哪是搶啊。”黃宇飛立刻搖頭撇清,“你也知道,曉雨是大學教書的,有正經職業,做這一行是不是跌份兒——就是掉價,就是說她不適合做這個。”黃宇飛解釋著:
“我不一樣啊,我就一普通工人,也沒啥身份,但我認識的人多,這兩年賺了錢的,男的就喜歡戴金鏈子,女的就喜歡戴著玉啊翡翠啊什的,咱們能投其所好,這錢不就賺來了嘛!”
李龍沒想到這個黃宇飛還有點經濟頭腦的,但他不喜歡這個人。
所以搖頭說道:
“這事,我隻和曉雨說。她想做,那就做,她不想做,那我那邊的玉石也就不往這邊發了。你記住一點,有曉雨在,我認識你,如果沒有曉雨,你就是路人,和我沒一點關係,明白嗎?”
“可不能這說啊。”黃宇飛是在顧曉雨那碰了壁才過來找李龍的,他看李龍要進院子,急忙拉住他的胳膊解釋著:
“好歹我現在的後媽也是你的丈母娘不是?咱們也算是一家人啊……”
“一家人?你問問你的後媽,把曉霞當她女兒了嗎?”一說這個李龍就來氣,“她都不認女兒了,憑啥讓我當她是丈母娘?”
說完一甩胳膊,進院子了。
黃宇飛還要進去解釋,李龍“砰”的一下把門關上了,差點兒把他的臉拍上。
黃宇飛雖然氣得不行,但他知道這時候不能破口大罵,他還沒達到目的,還沒死心。
一個玉雕玩意兒,顧曉雨那能拿到成本價是一兩百塊錢,轉手五六百甚至七八百都有人要。
如果碰上那些暴發戶,把這玉雕講講故事,賣個一兩千也不成問題,這錢賺得跟玩一樣,還上什班?
憑著後媽的麵子從顧曉雨那賒了兩塊玉雕,賣出去的價錢頂他自己一年的工資!
分給顧曉雨五分之一,剩下自己純賺!
這暴利的行業,黃宇飛怎可能舍棄,無論如何,都要把這個玉石的源頭給拿下來!
李龍現在基本上確定顧曉雨那邊出了什事情,這樣的事情他也不好解決。
畢竟顧曉雨不像顧曉霞,有父親這邊照顧著,而且還有自己護著,基本上不會受到什委屈。
顧曉雨的母親重新成立了家庭,在這邊她幾乎是孤立無援,享受不到多少母親的關愛,卻還要承受母親新組建家庭的隱性盤剝。
這個年頭斷親可不是好講的,而且顧曉雨也沒到這一步,但如果要反抗母親的決定,又要麵臨不孝的指責,對於她的工作事業家庭什的,都很不利。
所以李龍在知道事情的真相後,想著這個玉石生意不做也就不做了,省的麻煩。
進院子後,李龍讓孩子們自己玩,他則和哈木開始做飯。
飯做到一半的時候,敲門聲響起來,葉爾江透過門縫看到是顧曉雨,便趕緊開了門。
“你們正在做飯啊?我還買了東西……”顧曉雨和葉爾江打了個招呼就去了廚房,看到李龍他們在做飯,便笑著說道,“那剛好,我能吃現成的了。”
她去北疆的時候吃過抓飯的,這時候還挺期待。
“湊合能吃吧。”李龍謙虛的說道,“快好了,你去洗個手,準備一下碗。”
在這,他沒打算和顧曉雨客氣,沒那個必要。
他私下想著,可能自己丈母娘新家的所有關係,都由顧曉雨一個人承擔了,所以自己的嶽父、妻子,包括自己,對顧曉雨都非常好,對其他人就無感了。
甚至於都不提自己的那個丈母娘。
顧曉雨去把碗準備好,筷子擺好,還拿來了勺子。
把這些弄好,顧曉雨看李龍和哈木已經揭開鍋在翻著麵的米和肉,判斷應該差不多了,便去叫葉爾江他們。
抓飯做的略有點兒幹,但因為用的油多,米粒子顆顆都浸過了,晶瑩剔透的感覺,嚼在嘴津津的,非常香。
肉也一樣。這時候養殖羊還不是那普及,草原上拉來的羊基本上都是草膘的,不是太肥,但又有油,瘦肉也不是那柴。
雖然老話講,寧中肥中瘦,不是瘦中肥,但這時候的牛羊因為吃精飼料少,所以普遍沒那多膘,加上用的油不少,就不強求了。
“姐夫,你這抓飯做得很香啊。”顧曉雨邊吃邊說道,“比我在烏城吃的那個抓飯要好多了。”
“可能你吃的是大鍋抓飯。”李龍一邊吃一邊解釋著,“那些人為了節約成本,抓飯做的是素的,然後上麵擺上幾塊肉排肉塊。要吃素的就給你打一份素的,要吃肉的就給上麵蓋一兩塊肉。”
“對對對,就是那樣的。”顧曉雨連連點頭,“在我看來,那個抓飯真的就很寡淡無味,我是說和你這個相比。不過當時我吃著還挺好吃的。”
李龍笑笑,沒說話。
他吃的第一頓抓飯是大哥做的,大哥做抓飯的時候就說過,要多用油。
那時候家用的還是胡麻油,李建國作為組長,有權力決定自己小組種什。因為油料作物比較貴,小組地又比較多,所以在種夠公糧任務以及小組各家的口糧外,他會盡量多種經濟作物。
油料、紅花等都是他要種的東西,倒也的確給小組人多帶來了一些收入。
李龍剛來的時候,大哥家吃的油還挺多,那時候做的抓飯就是這樣,他就學會了。
他還記得做抓飯用的羊肉,還是梁文玉給送過來的,那時候梁東樓養著幾隻羊,時不時的會接濟女兒女婿一家。
畢竟每年到年底李建國一家分到的錢,還要往老家打一部分,算養老錢。
哈木和幾個孩子吃的也挺香。當然還有一部分原因是今天走的不少路,累了,早上又因為興奮吃的不多。
所以這時候一個個都是狼吞虎咽。
>>章節報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