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打算開著那台比較新的六九車過去。
長途開車,車況好點兒自然是比較有保障的。為了安全,他把車子拉到運輸公司,讓幫忙給保養一下。
一直和運輸公司有業務往來,他這邊來的合作夥伴也是一直從運輸公司找車,所以那邊對李龍也挺熟悉,保養車這種小活,人家很願意幹。
半天時間車子保養完,李龍要走的時候,顧曉霞給收拾衣服,又讓他帶一些幹糧。
“、肉幹都帶上一些。雖然沒去過,但聽你說著那邊有好多無人區,咱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多準備一些沒壞處,反正有車拉著,大不了最後拉回來。”
“行。”李龍笑笑。
“帶個大衣吧。那邊應該比咱們這邊還冷一些,晚上說不定能到零下,在車穿厚一些,暖和一些,別病了。”
“好。”
“再帶一些藥,常用藥備上,萬一有啥不舒服,早早把藥吃上。”
“……”
李龍也是頭一回見顧曉霞這嘮叨,不過知道都是為自己好,便都一一答應。
一來一回要好幾天,所以這天晚上李龍想著多交幾次公糧,結果一次後就讓顧曉霞給止住了。
“別……明天你還要趕路,這長的路,太累了容易出事……”
雖然李龍明明能感覺到顧曉霞其實也挺想要的,但就在這個時候忍住了。
那就摟著說會兒話吧。
“說了多次了,咱們有空了一起去旅遊,結果就去了一趟燕京,我看等明明昊昊放暑假了,咱們出去玩吧。”
“那時候你哪有空?收了貝母又要收蘑菇幹……”顧曉霞對李龍在收購站忙的那些事情自然是知道的。
“讓你爸顧著就行。總不能離了我就不轉了,大不了收的貨先存著,等我回來再賣。”李龍說道,“一年到頭都看顧著生意,還不能閑了?”
其實他自己是有閑的時間的,有些時候出去辦事,順便就休息了。
主要是顧曉霞,一年到頭都在縣麵。
話說其實這才是這個年代人的常態,就這一代人,六七十年代,甚至再往上,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許多人就在本地工作忙碌了一輩子,沒出過疆甚至連地區都沒怎出去過。
而偏偏又是這個年代的人,也是出去最多的。但凡有一個出國定居了,有可能一連串的帶動一幫子人出去,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地方,有許多過去的人,還都有點關係,沾親帶故或者同學什的。
出去的人覺得正常,沒出去的人也覺得正常。
“到時再看吧。”顧曉霞枕著李龍的胳膊說,“你過去了,家不用管,楊大姐管吃的,明明昊昊我接送,都是按正常的來。”
多好。
李龍笑笑:“那行,我就當探路了,說是那邊的風景非常的好,等我看好了,有空咱們一起過去。”
其實這個時候的人出去玩,特別是小縣城的,並不是特別看重風景,反倒是喜歡去看大城市的熱鬧場景。
李龍隻是覺得有好地方,無論是風景還是人文,去過了,有機會看能不能把家人帶著一起過去。
原本應該過得從從容容遊刃有餘的,現在感覺匆匆忙忙,雖然不至於連滾帶爬,但卻感覺好像永遠幹不到頭似的。
沒必要嘛。
第二天吃過早飯,李龍把顧曉霞給裝著的衣服包放進車後座,又帶了一包肉幹,再去店買。
這回他去的晚了點兒,第一坑已經賣了一半,李龍也沒挑,把剩下的七八個給買走,開著就往西而去。
他今天的計劃是一路開到精河,在縣住下來,第二天過果子溝就行。
嘎斯六九車底盤高,所以路況就算不好,至少開著沒問題。
當然跑長途,舒適性不如伏爾加,但至少安全性有保障。
至於舒服,先別提吧。
路過石城的時候李龍沒停,他在奎屯這也沒打算停。才和二哥見過麵,李安國過年回來,走的時候李龍給帶了一些肉幹。現在李安國的工資漲了一些,一個月加獎金,開工的時候能拿到一百多點兒,很不錯了。
從這回過年回來,給老爹老娘帶的東西多了不少就能感覺出來,他們一家的生活也好多了。
過奎屯兵站的時候,太陽已經快到正中,李龍猶豫了一下,還是沒在這停,而是繼續往前,下了國道進了烏蘇才停下來,吃中午飯。
這時候烏蘇啤酒已經生產了,當然市場的影響力還沒那大,僅限於本地範圍,正在往整個北疆拓展。
因為奎屯、烏蘇曾經是伊犁州的首府所在地,北疆軍區曾經也在這,所以目前這還算是比較繁榮的。
改了之後影響力變小,慢慢人氣也降了下來。
李龍在烏蘇吃了飯,這時候飯館子已經有了大盤雞的原始種類,李龍要了半份,加了一個麵。
通常情況下,這是兩個人的份量,他一個人就吃得差不多。
這時候雞肉的質量還是能保證的,做得好不好不說,至少是真材實料,吃著也不錯。
吃完李龍沒立刻離開,在館子喝著茶,慢慢休息著,打算把那一陣子困意熬過去,然後再開車。
他這台嘎斯六九車還是挺引人注目的,來這個館子吃飯的人都在打量著這台造型有點別致的車子。
北疆汽車的私人化,要到九零年後才開始爆發,現在私人有車的並不多,所以才比較招人眼。
李龍沒管那多,休息完,感覺精神恢複了,便站起來,到隔壁的門市部搬了一箱烏蘇啤酒放後備箱,然後繼續出發。
中午吃飯的時候老板給他推薦喝一瓶的,李龍沒喝。這時候還沒喝酒不開車這一說,但李龍覺得還是對自己的安全負責吧。
往西開了一百多公,到精河的時候,太陽還沒落。
不過李龍沒打算繼續開了,他沒直接進縣城,先在周邊轉了轉,想看看枸杞的種植情況。
精河附近原本就有著大量的野生枸杞,後來人工引種,這主要因為不管是中醫還是哈醫維醫,枸杞都是非常好的藥材。
再加上自治區在八十年代初把枸杞列為JH縣的紅色產業,所以這開始大力發展人工種植枸杞,越來越趨向於產業化。
李龍關注這個,自然是是因為枸杞抗鹽堿,在開墾的荒地種上這個,一來占地,二來也算是有點收入,一舉兩得。
這種事情當然也不是他的創舉,上一世就有人這幹過。隻不過是好幾年之後,有人想要套取退耕還林的補貼,在新開墾的鹽堿地栽上枸杞苗子,等驗收結束後就沒人管了。
李龍自然沒想著這樣,他要是把苗子買回去栽上的話,該澆水澆水,該施肥施肥,指望著能結果,不管是自己家留著吃,還是藥用出賣都行。
這枸杞地果然不少,枸杞在天山北坡一帶種植的好處是冬天不用埋。
為什說伊犁河穀是塞外江南?就是因為北疆除了伊犁這一片,其他地方種絕大多數果樹,基本上過冬的時候都需要壓埋,保護著,不然的話第二年雖然能活,但不結果。
棗、核桃、石榴、葡萄、杏、桃等等,都是一樣。
除了蘋果和海棠果。
伊犁則不用,所以這種植的水果就比較多,因為不需要那麻煩。
想想在瑪縣,家種了一棵品種非常好的桃樹,都長碗口粗了,夏天結的桃子也好吃,結果等到初冬的時候,要把這樹壓倒埋起來,那工程量得多大?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