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場刊上沒說原因,但邊上的石武沉吟一下,猜測,“可能是老板長的太帥了吧。”午木略微一愣,長的太帥這算什鬼原因?
這還真算是原因。
石武看他不了解,詳細解釋,“雖然沒什確定化的潛規則,但各種影帝獎項會更多的避開相貌出眾的演員,也算是一個公認的概念了。特別是歐洲三大,之前就有人統計過,歐洲三大的影帝獲獎者百分之七十都是飾演的底層、病人或各種邊緣角色。”
都邊緣角色了,相貌是顯然會低於正常平均值。
還有《美國經濟評論》也做過對奧斯卡影帝的調查,最佳男主角的獲獎者的平均外貌評分,顯著低於所有提名者的均值。
沒有什成文或者大家都遵守的潛規則,但就是有這種現象。
就如地球的小李子,長得帥的時候怎都拿不到影帝,隻有自毀顏值,又是增肥又是留疤才終於拿到了。
這麵的原因很多,評委為了彰顯自己“公平性"的潛意識行為、維持電影節逼格的心理、相貌一般的演員相比起相貌出眾者更需要認可證明等等。
舒梅手握著拳頭,替自家哥哥憤憤不平,“這都是對哥哥的刻板印象!
確實是刻板印象,反正就是帥哥在大眾心,就是和影帝這種形象不搭。
午木無語的搖頭,戛納影帝他當然想拿,好歹也是積分和熱度。
但要是拿不到也沒什難受,畢競他又不是那種對這個有藝術追求的人,這獎項對他來說完全沒什特殊意義。
而且拿不到也隻能證明戛納的不公,反正不是他的問題。
畢競他都開了,再說他表現不行可沒道理。
不過不管怎說,他們的片子都火了。
不止媒體追逐,場刊紛紛報道,就是主辦方那,也聯係他們要求加展映場次。
由原來的三場,變成了五場。
這些熱度之外,也還有實打實的好處上的收獲。
午木和林清月繼續天天去“觀察敵情”,到處去看片子。
而劇組嚴姐也是天天早出晚歸,並且麵上的喜意一日比一日的重。
“嚴姐這是碰上什好事了?"晚上吃飯的時候,午木看著走過的嚴姐嘴角壓抑不住的弧度,有些好奇的問道。
林清月也不瞞著,“是她聯係的片商那給她開高價了,Kino Lorber那邊初次報價,就直接對北美發行權開出了一百五十萬美金,並且還可以談票房分成。”
每年的戛納都會有很多片商來采購電影,奇諾洛伯是其中比較知名的一家,專精於把三大電影節的藝術片買回北美發行。
“價格這高?"午木吃驚了一下,這些天天天跟著林清月到處約會到處跑,他也多少聽說了一些戛納片商的價格,一般都是三五十萬美元為主。
他們的片子直接開了一百五十萬美元,還能談票房分成?
林清月笑吟吟的看他,“當然是我們的男主請的好。”
嗯,雖然主演長得帥,在藝術獎項上吃虧,但相反的,在票房上就占便宜。
觀眾相比起看相貌一般的演員拍的藝術片,肯定更喜歡看帥哥談戀愛的片子,如果這片子還能是戛納的大熱藝術片,能標榜一下自己的藝術性,那就更好了。
所以奇諾洛伯那覺得,開價一百五十萬美元也大概率能賺。
一百五十萬美元,就是一千多萬人民幣,甚至還隻是北美版權,沒算上其他市場和國內的票房。他們這片子已經注定要大賺了,畢競成本也就一千多萬多點,這次哪怕不算上國內票房和海外票房分成,估計都能至少賺個幾千萬。
“回頭給你發紅包。"林清月心情不錯,這片子本來就是她媽公司投資,她自己也投了錢,加上本身的導演分成,賣的錢她能占一大半。
午木微樂,“那我等著了。”
>>章節報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