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他們是好人嗎?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狐不悲 本章:第一百九十三章 他們是好人嗎?

    “小的並非此意。”潘元玉馬上躬身道,神情略有些緊張,他知道自己多話了,但剛剛真的是沒忍住。

    他出身乾京城的富裕之家,人生雖然也大起大落過,但再難的時候,也不會衣衫襤褸的吃不欺負,他更是沒見過數以千計的難民一同討飯吃的嘲,也沒見過,有誰能被貧苦百姓如此“愛戴”。

    所以難免的,心中有了波瀾。

    那喬勝虎身為淨土教壇主,自然是罪該萬死,但他也做了積德行善之事,這讓潘元玉有些矛盾。

    周安斜眼看了潘元玉一陣,而後才緩緩挪開目光,又望向喬家堡的方向,開口道:“你覺得,假若喬勝虎並非淨土教壇主,他便是好人嗎?他真的是善人嗎?”

    遠方,喬家堡門前,喬勝虎已經進了粥棚,親自拿起了勺子,為災民盛粥。

    “這小的說不上來”潘元玉道,他不是說不上來,是不敢說。

    “你覺得,喬家占有三口縣的四成田地,這些田地,是怎到喬家手幟?”周安又淡聲問。

    “小的不知”潘元玉又沒答上來,這次他是真不知道。

    “你不知道,那本公子便告訴你。”周安望著喬家堡的方向,連道:“每逢災年,糧食短缺,地方上的糧倉也沒有餘糧,在這個當口,包括喬家在內,當地的鄉紳地主,會同時屯糧,他們有足夠的糧食,但不賣,聯手哄抬糧價,致使糧價飛漲,原本一錢銀子就能買來的糧食,到了災年,五兩銀子都不見得能買到。”

    “當地的百姓因此吃不起糧,吃不起怎辦?為了活著,他們隻能賣房子賣地,甚至賣兒賣女,他們將家中田產都賣給鄉紳地主,以換溶夠僅夠熬過災年的口糧,之後,地主鄉紳會把那些用少量糧食換卻的大片田地,重新租給賣地的百姓,原本迂的農民百姓,地沒了,成了鄉紳地主的佃戶,每年地產出的大部分糧食,都要交給地主家。”

    “如此,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隻要趕上災年,便會有大量迂的農民將地賣掉,地主家的田產越來越多,迂的百姓越來越少,到如今整個三口縣,九成以上的田地,都掌握在少數鄉紳地主手中,你說,他們是好人嗎?”

    潘元玉都驚呆了。

    還能這玩?!

    就是這玩!

    周安跟他說的,不過是土地兼並的最基本原理,鄉紳地主的手段花樣當然不止如此,但大體上,就是這模式,無論是糧荒還是鹽荒,都能讓鄉紳地主的資產暴增,會讓窮者越窮,富者越富。

    別說在現今已經立國三百餘年的東乾,就算是在周安前世,那曆朝曆代,一個個封建王朝在中後期時,都會有極為嚴重的土地兼並問題,整個國家的極少數人掌握了絕大多數田產,在農耕時代,農民卻沒有了田地,農民活不下去了,所有就有了農民起義。

    潘元玉好半天都沒緩過神來,他是真的吃驚,這些事,他在乾京城是聞所未聞的,乾京城當然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那是天子腳下,如果乾京城也鬧糧荒,那這個國家,恐怕就要沒救了。

    其實現在的東乾,土地兼並情況,還未有那極端嚴重,不說鼎盛繁華的中州,就說這涼州,也是繁華之地。

    三口縣在涼州來說,也是偏遠窮苦之地了,所以才如此,而若看其他地方,比如上水郡城周邊,亦或者是涼州腹地等地方,雖也有土地兼並的情況,但比例不會達到如三口縣這般誇張。

    而越是窮苦的地方,平民百姓就越需要精神寄托,他們都快活不下去了,沒辦法,隻能通過“神靈”,來尋找精神上的慰藉與安全感,這也是淨土教能傳教整個東乾的基礎。

    “不說田地的問題,你又可知道,喬家行善是為了什?”周安又開口問。

    “不是為了傳教嘛”潘元玉不確定的回道。

    “傳教是這幾**,在喬勝虎歸來前,喬家依舊在行善,又是為了什?”周安道。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女帝的大內總管》,方便以後閱讀女帝的大內總管第一百九十三章 他們是好人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女帝的大內總管第一百九十三章 他們是好人嗎?並對女帝的大內總管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