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六章 劍拔弩張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沙漠 本章:第五三六章 劍拔弩張

    隆泰將折子遞到一旁,看向司馬常慎,問道“忠義候,馮若海所言,你可知是怎回事”

    司馬常慎出列跪倒,高聲道“皇上,臣不在戶部,不知朝廷的賦稅究竟如何。”

    隆泰道“馮若海,忠義候既然不知道,你就告訴大家知道,這義安的賦稅,為何兩年下來,竟然減少一半”

    “皇上,臣察覺賦稅有誤,一開始隻以為那邊是有什天災,所以稅銀延誤,也派人去往質詢,卻並無得到答複。”馮若海道“戶部官吏去義安核查賬目,發現義安該交的賦稅俱都交了上來,並無拖欠狀況,臣心下好奇,後來才得知,原來義安的交付土地,短短兩年,縮減了一半。”

    “這是為何”隆泰皺眉道“好好的土地,怎會縮減”

    馮若海道“隻因有些土地,被人所占,而這些土地都已經成為不必納賦的私田。”再次從袖中取出賬冊,“皇上,這是詳細的土地核算,兩年之內,有一千四百多頃土地被人所占去。”

    朝中重臣看在眼,心下都微微吃驚,暗想今日隻怕要鬧出大事情來,這馮若海明顯是有備而來,備有充足的證據,看來為了今日參劾司馬常慎,馮若海這邊卻也是做足了功夫。

    淮南王和鎮國公的爭鬥,齊寧冷眼旁觀,不過看到馮若海一件一件地取出證據來,心下倒覺得這才是真正的硬仗,方才那趙邦耀紅口白牙,拿不出充足證據來,而且事涉江湖,齊寧打一開始就沒將這等人物放在眼。

    司馬嵐和淮南王蕭璋自始至終都顯得淡定從容,波瀾不驚,金刀候澹台煌似乎隻是為了來感受一下身在奉天殿的氣氛,眯著眼睛,若不細看,還以為他已經睡著。

    隆泰細細看了一遍,神情凝重,問道“馮若海,這些土地究竟是何人所占,竟然不必繳納賦稅”

    “皇上,這一千三百多頃土地之中,其中有八百傾是官田,另有五百情則是民田,俱都是水土豐沛的良田。”馮若海朗聲道“官田的收成,向來是直接納入官庫,而那五百頃民田,也一直都是足額繳賦,義安雖然地方不算大,但卻是風調雨順,收成頗豐。如今八百頃官田被人公然強占,那五百傾民田,也為人巧取豪奪,一點點吞噬過去,本來屬於朝廷的賦稅,因為被人所占,免了賦稅,也就無法收取,所以這兩年的賦稅驟然減半。”

    群臣心都很清楚,但凡田地不必繳納賦稅者,無非有三,一類是受賜封的食邑之地,其二則是取得功名之後私田不必繳賦,但卻有嚴格的畝數限製,朝廷重臣年老致仕,不必繳納賦稅的田地自然多一些,功名越低,數量自然越少。至若最後一類,則是對朝廷有功,朝廷特旨免去賦稅。

    除此之外,便是遭受天災,皇帝開恩,下旨免交賦稅。

    而馮若海所說的六百傾田地不必繳賦,遍觀整個義安,也隻有司馬家有如此能耐。

    不少人心中都是暗暗吃驚,心想司馬嵐當年被賜封為忠義候,所食封邑也隻有五百傾,在四大侯爵之中,已經是首屈一指,這一千三百傾田地,比之司馬嵐所受的食邑還要多出一倍不止,若事實果真如此,那一千三百頃良田是司馬家所吞占,今日這事情可就有的瞧了。

    齊寧心也清楚,這馮若海不似趙邦耀,他既然說有人吞了一千三百頃良田,那此事必然不假,而吞食良田之人,當然是司馬家。

    淮南王既然派出一位戶部侍郎出陣,而且準備充足,顯然是準備要從司馬家撕下一塊肉來,憑此扳倒鎮國公自然不可能,但是要拉下司馬常慎,卻並非不可能。

    朝堂之上,頓時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曉得,淮南王和鎮國公雙方醞釀已久,都是準備找機會向對方出手,隻是誰也沒有想到這一陣居然是來的這快,馮若海參劾司馬常慎,事先當然不會有任何人知道,因此也就顯得異常的突兀。

    這劍拔弩張的氣氛之下,誰都不輕動妄言。

    “你今日參劾忠義候,這霸占良田之人,你自然是指他。”一陣沉寂之後,小皇帝終於緩緩道。

    馮若海正色道“回皇上,侵占一千三百頃良田之人,正是司馬家。”他再次取出一遝子紙張,“皇上,這是臣派人往義安細細調查出來的口供,其中有當地的地方官吏,也有被侵占良田的百姓,人數眾多,臣錄了二十三道口供,俱都簽字畫押,這些人也都被帶入京城來,隨時可以作證。”呈上之後,才繼續道“臣派人調查得知,早在幾年前,司馬家就已經開始在義安以各項名義圈地占地,更強迫當地百姓免費徭役,耕種田地,這兩年更是尤盛,這些本該屬於朝廷的賦稅,如今卻都已經進入到司馬家手中。”

    小皇帝連連翻看口供,隨即將那些口供卷成一團,丟到司馬常慎麵前,道“司馬常慎,你自己瞧瞧,這些口供可否屬實”

    “皇上,鎮國公忠心為國,兢兢業業,乃是國之重臣。”臣列之中走出一人,身形微胖,高聲道“馮若海所言,純屬汙蔑,懇請皇上明察”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錦衣春秋》,方便以後閱讀錦衣春秋第五三六章 劍拔弩張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錦衣春秋第五三六章 劍拔弩張並對錦衣春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