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曇鸞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大阡 本章:249曇鸞

    二寇聽到是曇鸞來了,都大驚失色。怎曇鸞的名氣如此之高呢?甚至惠嶷法師、智藏方丈都對他極為尊敬呢?原來說起他的來曆,頗有神奇。

    曇鸞出生在一個士族家庭,從小開始學習儒道佛的經書。他家住在五台山附近,小時候經常到五台山瞻仰佛教佛像和道教的金像,耳濡目染佛道的神奇法事,自幼便與佛法道術有緣。稍微大點,他開始與士人僧眾道士習修武術氣功,加上他勤學苦練,天資聰穎,很快他超出普通人。佛法和道術相比,曇鸞更對佛法感興趣。

    尤其這個時候,五台山因為漢明帝主持的一場約期焚經、以別真偽的賽法中,道教經文全部焚毀,佛教經文卻烈火不燒,開始視佛教為正統開始,到現在已經佛事興盛。佛教的人才很多,曇鸞遇到的高人也不少,因此他對佛法越來越喜歡。而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所以諸佛之中曇鸞從小開始最崇敬文殊,對他的事跡極其崇拜。

    其實文殊菩薩在佛法十界中,僅排在六凡四聖的四聖第二界,即菩薩果位,不算自覺覺他、覺行共滿之境界,因此不是最頂級的大覺金仙。

    佛法果位中,六凡指六道輪回的凡夫迷界,包括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及地獄等六界。前段時間孫雲隨隱士趙逸進入的地獄密境中,看到的六個門就是指這些。這些輪回的六界,是低等的法界,生靈天生可以到達,不用修煉。

    四聖指佛、菩薩、緣覺、聲聞四種聖者的果位。按佛教的層次,菩薩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聖者,菩薩共分五十二個階位,隻有十二個階位是聖人,即從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覺、妙覺。妙覺菩薩就是準佛,等覺菩薩是即將成佛的大菩薩,像文殊、普賢、觀音、大勢至等左右脅侍。這些果位需要修行才能達到。

    曇鸞之所以崇敬文殊菩薩,一方麵因為菩薩是眾生成佛的必經身份,眾生要成佛,必須先發四大願心,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們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然後才覺有情,能覺悟一切眾生的痛苦,同情一切眾生的痛苦,進而解救一切眾生的痛苦。曇鸞從小心地善良,願意幫助別人解脫苦海,這和他幼小心靈的憧憬相一致。

    另一方麵,因為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文殊的佛像莊嚴一直普照著他,許多文殊施展異能與智慧的傳說一直感染著他,另他無限向往。

    相傳五台山原名五峰山,冬日冰封,春日風沙,夏日酷熱,秋日絕收。本地的百姓飽受折磨,不少人流離失所,遠走他鄉。

    有一天,文殊菩薩到這傳教,看到人們遭受苦難,慈悲心起,決心要改變這的氣候。他一打聽,知道離此不遠東海的海底有一個歇龍石可以改變此地的氣候,於是他變成一個化緣的和尚,到龍王那去借。歇龍石重達萬斤,清涼異常,是青龍歇息的地方。龍王本不願意借,不過料想一個老和尚無法運走,才假意放心地答應。結果文殊來到歇龍石跟前,口念咒語,使巨石變成了彈丸,然後塞進袖筒,飄然而回。

    菩薩把神石安放在山中間的一條山穀中,五峰山立刻變成清涼山並依此改名,這條山穀被命名為清涼穀,後又建一寺院,起名叫清涼寺。此後龍女白靈公主也來此布施甘露,使清涼山萬物萌生,百畜繁衍。龍王本來窩火,但不敢奈何文殊,便遷怒公主,盡燒萬物。為護性靈,白靈血液遂化作甘露抵火殞身,後被文殊點化入佛成為文殊弟子。文殊菩薩又用大圓鏡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體性智共五大法寶鎮住五峰山頂,驅魔護山,形成後來的五頂平台,也就成為後來的五台山。

    曇鸞在這種熏陶和浸潤中,不覺一晃兒長到十四歲。這期間他不僅學了不少佛經道法,同時四書五經無所不學,尤其他對樂律很有天賦,喜歡聽禪音聖歌。

    這一天,天空格外晴朗,豔陽高照。他又早早的上山問佛朝聖。他和許多僧眾弟子部眾來到佛光寺,一起聽經。主講的是佛光寺的方丈,講禪的內容為華嚴經法。曇鸞聽的如醉如癡,感覺完全投入進去,進入妙不可言的境地。接著眾人又跟著維那唱經,佛殿之中莊嚴之聲環繞,天籟之音充盈,曇鸞更覺得神聖無比,仿佛置身超脫之中,不再有一切煩惱。

    唱詩之中,曇鸞偶然抬頭,隨著禪聲繞梁,讚美不絕的和聲,忽覺正殿文殊法相麵帶微笑、圓覺相好。曇鸞不覺心動,他的思緒一下被帶到虛空神聖之中,覺得隻有遁入佛門普渡眾生,才是自己一生的夙願,隻有皈依佛門才是自己的歸宿。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劍破諸天》,方便以後閱讀劍破諸天249曇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劍破諸天249曇鸞並對劍破諸天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