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邙山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大阡 本章:113邙山

    第二天上午,朝堂之上。酈道元正在丹陛之下奏本徐州之行,最後他說道:“啟稟太後、萬歲,此本即為一應人等處置情況匯奏,其中謝垂、蘇侃等正法,其他人等已認罪。經查明元延明與此案無關,係失察之責,因前線吃緊,並未與我同回,望陛下準奏。”

    太後很滿意,看著奏折說:“酈卿辛苦了,就依愛卿之言準奏,酈愛卿,你從徐州來,見過那個江革了?他還是那硬骨頭?”

    酈道元說:“回太後,老臣見過他,也勸過他幾句,不過他依然不醒悟。”

    小皇帝說:“我聽說,那個江革很有聲望,留在徐州會不會是個隱患?”

    酈道元說:“江革聲威顯著,是個賢臣,處置他容易陷我大魏於不義,讓他遠途遷回京城,他的身體恐怕也吃不消,依臣所見還是暫留徐州,慢慢磨一磨,不讓他與外界接觸為好。”

    太後說:“就依酈卿的意思吧,著中書省按酈卿的奏折擬旨查辦,酈卿連日辛苦歸班吧。”

    眾人聽命,班中城陽王元徽氣憤以及,原來徐州主簿蘇舉是他的同窗,同時那邊相關產業也有他的幹股。蘇舉事發,不僅元徽的同窗叛逃,他的損失也巨大。不過此事已經證據確鑿,他也無計可施。退朝後,城陽王元徽先在尚書府呆了一會兒,不過越想越生氣,於是他安排人備馬,自己一個人出了門,單人獨騎向邙山而去。

    邙山又名北邙,古名太白原,橫臥於洛陽北側,東西綿亙400餘,最高峰為首陽山。登山遠望,伊洛二川之勝,盡收眼底。《水經注?穀水》說:“穀水東左會金穀水,水出太白原,東南流,曆金穀,謂之金穀水。”

    在首陽山上有舜帝廟,廟坐北朝南,前後幾層院落,供有舜帝、無極老母等塑像。廟前為峭壁,東北緩坡,西有伯夷叔齊墓,再西幾個山有薄太後廟、祖師廟等。相傳此廟曾在首陽山南平處,一夜之間不翼而飛到山巔,隻剩山門還立於原地。

    舜帝廟以及周邊廟宇住著不少道家之人,男女有幾十號。觀主正是大名鼎鼎的薑斌。薑斌原是本地人,早年不知在哪學了法術,先在清通觀做住持,他道行高深,善於陰陽五行,煉丹齋醮,驅鬼納福,周圍左右不少人敬拜請助。

    十年前的終南論劍,因為他不屬於北天師道,因此沒有被列入名門正派之中,加上他的清通觀經常收費過多,他本人做法手段爆裂,個人性格火爆,因而被排擠在魔榜中五魔、五怪、十惡、十煞的最末等十煞之中,名為怒煞。

    不過論劍之後,薑斌的道術更加爐火純青,名氣也與日俱增,被道教崇虛寺壇主、中嶽寺觀主趙靜通邀請做崇虛寺哥人,後來還做了副壇主。崇虛寺位於城南,是當時是管理北魏道士的總官署,同時負責每年正月初七、七月初七、十月十五等國家祭祀的儀式。崇虛寺滿編90人,可見現在當朝對道教已經開始壓抑。寺設置壇主、道士和哥人。哥人也叫名譽道士或者奇人,也就是道法高深的隱士,協助壇主管理民間道教團體。

    此間,薑斌開始結交達官貴人,比如清河王元懌、城陽王元徽、左將軍元子攸舅舅李延寔李彧父子等人。那個時候,元徽為人還算正派,為官廉潔,很有政治抱負,無論在京城為官,還是在外任,口碑都挺好。李彧是李延實的長子,元子攸的姐夫,任俠好友,仗義疏財,經常結交江湖異士,薑斌就是他結交的俠士之一。

    不想正光初始,北魏政壇大動蕩,元乂勾結劉騰軟禁胡太後,害死清河王。接著大赦天下,孝明帝邀請佛道兩家論議,結果薑斌代表道教與曇謨最代表佛教在明帝麵前辯論,被元乂陷害,幸虧道希菩提流支解圍,才保住薑斌的性命。菩提流支之所以保護薑斌,除了佛門慈悲、不願意佛道正麵血光衝突外,還因為薑斌的一個表妹正在永寧寺出家為尼,就是孫雲剛到洛陽見過的女尼覺空,因而薑斌和菩提流支不但認識,還算很熟悉。

    事後不久,薑斌找到元徽和李彧,二人和元子攸關係都非常不錯,便托元子攸與小皇帝說說情。元子攸與元詡是從小的玩伴,元詡稱帝封元子攸武城縣開國公,拜中書侍郎、城門校尉,遷散騎常侍,是與皇帝最親近的人。元子攸抽個空與小皇帝一說,便撤回了敕令,讓他回京。不過為了不讓元乂注意,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元子攸通過李彧轉告薑斌,不要公開在清通觀和崇虛寺公開露麵,不要以清通觀住持的身份對外做法事。

    這下可難為壞了薑斌,首先他的清通觀為了保持香火不斷,他已經請了他的師兄,江湖人稱舌惡的張遠遊來主持,他師兄的道法比他還高深,他再回道觀住持,也沒有意義。其次,崇虛寺的副壇主身份因為是管理整個官方道教的敏感位置,他也不便再回去。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劍破諸天》,方便以後閱讀劍破諸天113邙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劍破諸天113邙山並對劍破諸天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