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逢陣相刑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烽火戲諸侯 本章:第35章 逢陣相刑

        好一個新舊王座聚集的蠻荒戰場。

        好一座聲勢浩大的蠻荒賊窟。

        那條氣勢如虹的劍光,一斬再斬,一路追殺女冠柔荑,最終被兩頭舊王座打退,劍光原路返回,悉數歸攏於地麵戰場持劍者的劍尖一點。

        戰場上先後出現了三個“陳平安”。

        第一個青衫隱官,與郭金仙借鐵槍,下山陷陣,去了戰場,殺敵如刈草。

        第二個同樣是青衫長褂布鞋的市井裝束,但是他明顯是兩頭王座大妖的殺手,他也當真打殺了第一個陳平安……結果第三個白衣提劍,先去戰場打殺了王製,再逼迫柔荑瘋狂逃竄,期間又一劍戳死了第二個……

        別說是武夫郭金仙被這一連串眼花繚亂的景象,看得目瞪口呆,便是仙人境的丁遨遊都覺得如墜雲霧。

        黃莽笑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彈弓在下。”

        第一個現身山巔的陳平安,青衫布鞋,宛如一位落魄儒生的遊山裝束。

        若說隱官生平喜好玉簪青衫,即便置身沙場,依舊不願學武將披掛甲胄,那所穿“青衫”是一件品秩極高的法袍,實屬正常。但是陳平安腳上的那雙布鞋,就讓青年皇帝總覺得不對勁了,之後通過老國師的掌觀山河神通關注戰況,黃莽就在留心隱官的“布鞋”,何時出現破損。

        一國武運化身的神將靈曄出聲解釋,為他們道破天機,“第一個,是他借助那把古鏡觀照而出的分身。”

        “相較真身而言,屬於身弱神強。”

        “所以被王製和碩人‘請神’而出的第二個,才會被第三個隱官,也就是真身,一劍輕鬆刺穿假冒貨的心口,順帶攪碎了數條經絡的氣府,屬於有的放矢,所以顯得格外輕鬆。天底下的修道有成之士,還有屈指可數的武學宗師,總是他們自己最清楚自己的道法缺漏和人身軟肋。”

        說到這,她憂心忡忡,“如此一來,等同於泄露了人身天地的氣府秘密,要小心被那些大妖看了去。”

        黃莽笑道:“就不能又是隱官一種故布疑陣的障眼法?”

        靈曄思量片刻,無言以對。

        丁遨遊與郭金仙對視一眼,一仙人一武夫,也是無語。

        羅國鈺說道:“看來我們要小心再小心那個蠻荒綬臣了。”

        既然雙方齊名,那隱官如此……老道,想那綬臣也必然是城府深沉之輩。

        高礎幽幽歎息一聲,這就是雲詭波譎的真實戰場。

        郭金仙心中可惜未能劍光直斬彩衣女子,略有美中不足,隻是他們實在不能苛求隱官更多。

        曆史上從未有過點燃一盞本命燈的續命修士,轉身的成就能夠很高。隻因為此舉本就遭受無形的天厭,隻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總是活命要緊,明日的大道憂患,明日碰上了再說,何況說不定柳暗花明又一村。

        天幕就像破開了三個窟窿,毫無征兆打開了三道大門。

        其中一座門口那邊,緋妃頭戴通天冠,身穿絳紗袍,她微微皺眉,以心聲問道:“是本命飛劍別有妙用的手段?還是一把長劍即是那尊至高存在的顯化?”

        除非陳平安也已經偷摸躋身十四境,否則一條劍光的威勢,豈能誇張到這種匪夷所思的地步。

        雖說碩人懷中抱著一個雨籠,全無心思與之纏鬥,隻想要撤離戰場,但是那條如同附骨之疽的淩厲劍光,緋妃和朱厭都親自掂量過分量的輕重,當真強悍。

        可惜新舊王座當中,此刻並無劍修。沒有誰能夠給出確切的答案。

        一位來自舊托月山的女修,心中恨意猶勝緋妃,她沉聲道:“稍後由我來打頭陣。”

        那頭化名袁首、真名朱厭的搬山老祖,聽聞新妝那婆姨有此心意,雖然她輩分小,做事卻是極為敞亮,老祖頓時大聲叫好。

        它揮動長棍,呼呼作響,“管他抖摟了什花樣,今天落在爺爺手上,總歸是棍下亡魂。”

        陳平安那小子承載大妖真名,對於它們這些王座而言,的確是個天大的隱患。

        故而不管新飛升還是新十四,那位年輕隱官,就是他們共同的大道之敵。

        例如緋妃先前合道之時,冥冥之中,便清清楚楚看到了一幅畫麵。

        天地鴻蒙恍恍惚惚,唯有一堵山崖峭壁最為接近真相和實物,隻見它孤零零懸在青天黃土之間。

        緋妃仰頭瞧見了她的妖族真名,被明明白白崖刻其上。

        那種“榜上有名”,任何蠻荒妖族瞧見了都要心驚膽戰。

        她有過一番嚐試,試圖摧毀整座峭壁,無果,緋妃隻好退而求其次,嚐試抹掉自己的真名字跡,可惜依舊無法成事。

        若是那個叛出蠻荒的遠古劍修,由他遞出此劍,才算合情合理。

        畢竟他在合道之時,就曾以一條肆意遊蕩於數座天下的恢弘劍光,好像告訴整座人間他的合道之路是什。

        不過他已經在那場天地通中跌境,此時該是在某地養傷才對。近期絕無可能趕來蠻荒戰場。

        莫非是他跟白景兩位遠古劍修,天地通過程中都曾遞劍,也都跌境了,返回人間之後,淪為雞肋,結果都被陳平安抓住機會,暗中嚼了他們兩位的真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精彩內容!

        順勢抹掉了兩個“大妖真名”?

        隻是轉念一想,緋妃自己也覺這種猜測過於荒誕。

        畢竟是在文廟當家作主的浩然天下,以陳平安的手段和心機,估計做得到,卻不敢也不宜這做。

        陳平安屬於“做得到卻做不出這類事”。

        整座浩然天下,既有本事做到這類事,也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恐怕就隻有白帝城那位了?

        朱厭將視線從隱官身上移開,轉去望向小若土垤的那座山巔,咦了一聲,驚訝道:“劉叉那個廢物,怎沒有跟著這條看門狗一起趕來。”

        緋妃臉色不悅,立即一拂袖子,將朱厭聲音打散,再以心聲提醒道:“別被劉叉聽了去。”

        朱厭嗤笑道:“被那種廢物聽了去,能奈我何,過過招練練手,就當給爺爺撓癢癢!”

        緋妃怒道:“朱厭!你再這口無遮攔,我就立即毀約,那樁謀劃休要再提!”

        朱厭隻好暫時閉嘴。畢竟密約關係到仰止能否返回蠻荒,隻好暫時忍了緋妃這婆娘。

        果然合道成功,便了不起,以前不見你敢如此跟爺爺造次。白澤實在是偏心!

        這位曳落河新主,先前被白澤親自指點一番,得以破開迷障,已經合道成功,躋身了十四境。

        站在蠻荒最高處的那一小撮大妖,如今分出了三個輩分。

        白澤領銜,晷刻坐鎮蠻荒,此外如朱厭、仰止,還有被白澤喚醒的離垢、官乙等,他們都屬於道齡最長的“遠古”一代。

        之後是大妖緋妃,官巷。再然後才是綬臣、王製和碩人這撥補位的新王座。

        新妝也在看那山巔景象,試圖確認劉叉有無隱藏在何處。

        劉叉如果當真投靠了落魄山,並且願意給陳平安當馬前卒,可就相當棘手了。

        不過輩分什的,隻能說明道齡長短,蠻荒天下真正看的,還是道力強弱,殺力高低。

        前不久精通觀天象的大妖初升,通過觀察劉叉那顆天外命星的移位,與斐然、緋妃他們給出了一個絕對不算好消息的真相。

        初升幾乎可以確定,那位曾經身居高位的舊王座,已經離開中土文廟的功德林,去了寶瓶洲,置身於落魄山地界。

        不過初升倒是並不如何緊張,理由是以劉叉的脾氣,絕對做不出重返蠻荒、倒戈一擊的舉動。

        並且初升由此推斷出,當那場天地通結束,年輕隱官雖然僥幸不死,卻也定然受傷極重。

        朱厭大罵不已,劉叉這廢物,做不得蠻荒叛徒,便有臉當得浩然的走狗了?

        按照這位搬山老祖的說法,一位十四境,還是個純粹劍修,竟然被個飛升境的儒生給打得跌境,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劉叉不是廢物是什?!

        朱厭真正忌憚的,不是已經跌境的劉叉,而是那個從明月皓彩中沉睡萬年之久的“老熟人”,是個腦子有坑的劍修。

        這位劍修,當初與遠古道士問劍,從不說理由,一見麵就砍。

        如果問劍輸了,就跑,也跑得掉。

        問題是他每次問劍贏了,從不就地進補飽餐一頓,不管自身受傷輕重,都會留下一具屍體。

        在遠古歲月,他就曾經追殺過仰止,如果不是朱厭出手相救,仰止早就身死道消。

        當然還有那個據說膽敢當著白澤的麵,將大妖離垢切割成無數塊的瘋婆娘,劍修白景!

        單說她能夠一路追殺,直到將前邊那個劍修趕到落寶灘碧霄洞附近,她才止步。

        就知道白景到底有多難纏了。

        幸好他們倆都去了浩然天下,也都在天地通中跌境了。

        否則與他們在蠻荒共事,朱厭真是隻是想一想就糟心。

        隻見一位眉發皆白的老者,身穿一件雪白法袍,端坐在一張極為寬大的碧綠蒲團上邊,宛如坐於如鏡湖麵之上,擱放在蒲團四角的席鎮,是那山嶽形製。

        正是飛升境圓滿的大妖官巷。是蠻荒極少數能夠稱之為帥才的存在。

        雨籠依舊裹著那幅畫卷作法袍,她臉色雪白,此刻已經落座蒲團角落,伸手按住一塊碧綠色席鎮,汲取其中蘊藏的精粹道意,用以修補一副破敗不堪的道身。

        雨籠的注意力,始終在隱官那邊。

        上次攻城大戰,她本來會是甲申帳成員之一,跟周清高、流白?灘他們這撥天才劍修成為袍澤。隻是爺爺不願她涉險,將她禁足在家族,等到劍氣長城戰事落幕,斷為兩截,成為一座銜接兩座天下的最重要“驛站”,她才能夠悄悄離開家族,帶著幾位閨閣好友,乘坐車輦,一起去“瞻仰”那位聲名赫赫的年輕隱官,寧姚的道侶。

        官巷與那女冠拱手朗聲笑道:“在此謝過碩人道友。”

        也不計柔荑賣了個乖。

        見機不妙,便果斷撤出戰場,絕不與隱官纏鬥分毫,吃定他們會出手相助。

        否則以她的真實修為,又豈會如此狼狽。

        她護住了孫女,總是千真萬確。他官巷總要承情。

        柔荑站在蒲團附近,與這位前輩打了個稽首,苦笑道:“這幅立軸花鳥卷就贈予雨籠了,就當是我這個長輩護道不利的補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不等雨籠出聲拒絕,官巷已經笑著答應下來,嘴上少不了幾句虛情假意的客套話。

        隨後官巷表麵訓斥、實則褒獎起了這個孫女,“讓你不知天高地厚,連祠堂一盞本命燈都不肯點燃。今天不就差點被人陣斬,以後還敢不敢如此托大了?”

        雨籠眼神堅毅,依舊搖頭道:“不點燈!”

        官巷倍感無奈,“看看我這孫女,真是教不了半點!”

        對於雨籠不曾點燃本命燈一事,緋妃頗為意外,眼神讚賞,笑道:“大魄力。”

        朱厭也難得說句好話,“小姑娘有出息。”

        不知為何,官巷好像隻要見著了年輕隱官,這頭道齡極長的王座大妖就喜歡老調重彈,與之說些掏心窩的體己話,大妖嗓音如雷,回蕩在天地間。

        “文廟連一根肉骨頭都不肯打賞,也吃不著什殘羹冷炙,隱官大人何等功高蓋世,大戰結束,得手什了,屁都沒有吧?我替你覺得痛心啊。更怕隱官哪天就會落得個走兔死走狗烹的下場,隱官,聽我一句勸,你該好好謀劃退路了。”

        說來說去,還是一語雙關,既罵了中土文廟的刻薄寡恩、吝嗇封賞,也算是含沙射影,與那句劍氣長城膾炙人口的話語,“遠看是阿良,近看是隱官,湊到跟前一瞧原來是條狗”,不就正好呼應上了?

        天上眾多渡船上邊的蠻荒妖族哄然大笑。

        原本壯烈厚重的肅殺之氣,瞬間淺淡了幾分。

        劍氣長城先後兩任“隱官”,蕭愻也好,陳平安也罷,都是硬生生打出來的名聲。

        山巔靈曄說道:“陛下,這個就是官巷了。”

        黃莽點頭道:“找機會。”

        蠻荒大妖分三類,朱厭之流,喜歡單槍匹馬,孑然一身橫行天下,至多就是有幾個山巔盟友。

        之後就是類似舊曳落河的仰止,她精心經營的這處道場,曆來就是蠻荒水族精銳最重要的兵源之一。還有仙簪城的玄圃,曾經為蠻荒輸送了大量的兵器甲胄。此外例如煉製法袍的金翠城,城主清嘉,道號鴛湖,是位女子仙人。再就是締造了雲紋王朝的皇帝葉瀑……他們都擅長經營道場,或是創建王朝。

        第三種就是官巷這種存在,在山上有威望,能夠服眾,也會用兵。

        不過仙簪城的老飛升玄圃已經被斬首,金翠城曾經是曳落河的附庸,如今反而成了顧璨那個扶搖宗的“下院”,蠻荒女仙連那譜牒,都有了個新的姓氏,“鄭”。

        官巷視線在地麵戰場遊曳,猜測那位前輩大概會藏身於其中。

        隻因為這場戰役,就是初升親自製定,從框架到細節,從謀劃初衷到勝負結果,初升都為他們有過一番仔細的推演。

        初升上次露麵,還是在白澤跟陳清流那場凶險對峙的尾聲。

        當時他帶著蕭愻去對付鄭居中,但是被蕭愻突然反水,一拳砸中胸膛,被迫負傷遠遁。

        初升在那之後就杳無音信。

        雖說凶多吉少,但還是沒有幾個王座,認為活了一萬多年的初升會就此隕落。

        就算是喜歡濫殺和跋扈如朱厭,也不得不承認,初升就是那個對蠻荒最舍得付出,對妖族最給予厚望的純粹存在。

        所以朱厭唯獨在初升這邊,還肯誠心尊敬幾分,說話不那直來直往。

        朱厭冷笑不已,出言譏諷道:“王製這家夥還是太軟,做起事情也是婆婆媽媽,為何出兵之前,不先去屠幾座城?或是血洗幾個宗字頭道場?抑或是與本座幾個打個商量,由著他宰掉幾萬幾十萬兵馬好了。這廝果真能夠憑此合道,些許代價,咱們蠻荒還是承受得起的。”

        柔荑搖頭歎息道:“必須是這種兩軍對壘的戰場,與浩然為敵,才算是王製的道場。”

        朱厭一時語噎,默然許久,碩人這句“與浩然為敵”,的確讓朱厭高看了王製一眼。

        柔荑扼腕痛惜,功虧一簣,陣斬隱官不成,反而讓王製落個生死不明的下場。

        如此說來,是率先決定要殺隱官的她連累王製,誤了大殉道友的前程。

        官巷察覺到女冠一顆道心起伏不定,笑著以心聲提醒道:“碩人道友,事已至此,就不要反複糾結了,於道心全無益處。”

        女冠柔荑有苦自知。

        道心一物,最是玄妙,也最難……伺候。

        一滴墨汁之於一池清水,凡夫俗子當然可以忽略不計,墨汁滴入池水的景象,也瞧不真切。

        但是修道之士,隻要身在半山腰之上,就要曉得“道心微瑕”一語的分量所在。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劍來》,方便以後閱讀劍來第35章 逢陣相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劍來第35章 逢陣相刑並對劍來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